著名的寓言故事欣賞

  看寓言故事當然要欣賞著名的啦,因為他們更富含哲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烏鴉兄弟

  烏鴉兄弟倆同住在一個窠裡。

  有一天,窠破了一個洞。

  大烏鴉想:“老二會去修的。”

  小烏鴉想:“老大會去修的。”

  結果誰也沒有去修。後來洞越來越大了。

  大烏鴉想:“這一下老二一定會去修了,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小烏鴉想:“這一下老大一定會去修了,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結果又是誰也沒有去修。

  一直到了嚴寒的冬天,西北風呼呼地颳著,大雪紛紛地飄落。烏鴉兄弟倆都蜷縮在破窠裡,哆嗦地叫著:“冷啊!冷啊!”

  大烏鴉想:“這樣冷的天氣,老二一定耐不住,它會去修了。”

  小烏鴉想:“這樣冷的天氣,老大還耐得住嗎?它一定會去修了。”

  可是誰也沒有動手,只是把身子蜷縮得更緊些。

  風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結果,窠被風吹到地上,兩隻烏鴉都凍僵了。

  篇2:麻雀的評論

  麻雀嘰嘰喳喳,遇事愛發表評論,有什麼法兒?它歷來如此。

  這天,麻雀看見地面冒出了一個嫩綠的小點兒,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來,便好奇地飛近問道:“你是什麼?”

  “竹筍。”一個細弱的聲音應道:“我想冒出來……”

  “冒出來?嘰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後合,“你有多大能耐?我屙一兜屎就可以蓋上你。識趣點,乖乖兒地躺著吧!”

  麻雀飛到一株桃樹枝丫上,見一隻蜜蜂“嗡嗡”地在花間飛動,還從花蕊裡鑽進鑽出。

  “咦,這是幹什麼?”

  “我想採集花蜜,和大夥釀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嘰!小鴨子想生大鵝蛋哩!”麻雀邊叫邊笑,“這肯定是燈草搭橋白費勁兒,有眼前爛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機逛一逛,樂一樂,而去幹這等蠢事兒?”

  它評論一番以後,又快快活活地飛走了。飛著飛著,快靠近屋簷邊的時候,猛地見一個灰團兒從鴿子籠邊掉了下去。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麻雀撲下去急問。

  “我想飛上藍天,”一隻羽毛沒長滿的小鴿子回答,“哎,沒想到……”

  “嘰,喳喳,嘰嘰嘰!”麻雀的喉嚨裡頓時滾出了一陣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著玩好了,喳喳,想飛上藍天,幸虧沒有把屁股摔成兩半兒,快死了這條心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經過這一帶。它見到了什麼?——一根新竹挺立著指向天空;一隻灰鴿在白雲間翻飛;還有,在蜂巢邊擺著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隻小蜜蜂飛在缸邊甜甜地笑呢!

  “嘰喳喳,這難道是事實?”麻雀睜著圓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們莫不是在玩什麼魔術,用來戲弄我這老實巴交的麻雀吧?”

  篇3:萬字難寫

  汝州農村有個老翁,家道殷實,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輩輩都是文盲,連“之乎者也”等最簡單的字都不認識。不識字幹很多事都極不方便,老翁嘗夠了苦頭,決心讓兒子唸書識字。

  有一年,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第一天上學,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告訴他兒子說:“這是個‘一’字。”他兒子學得很認真,牢牢地記住了,回去後就寫給老翁看:“我學了一個字——‘一’。”老翁見兒子學得用功,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第二天上學,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個‘二’字。”這回,兒子不覺得有什麼新鮮了,記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個‘三’字。”兒子眼珠一轉,彷彿悟到了什麼,學也不上了,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認字實在簡單,孩兒已經學成了。現在不用麻煩先生了,免得花費這麼多的聘金請先生,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見到兒子這麼聰明,老翁高興地準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

  過了幾天,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帖。兒子滿口答應了:“行,這還不容易嗎?看我的吧。”

  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時間慢慢地過去,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還不見兒子寫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兒子這是怎麼了?”等了又等,老翁終於不耐煩了,親自到兒子房裡去催促。

  進得門來,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紙在地上拖得老長,上面盡是黑道道。兒子正拿著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著,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麼多,他為什麼偏偏姓萬呢?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一次可以寫20多劃,從一大早寫到現在,手都酸了,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萬字真難寫呀!”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學習只滿足於一知半解,那和這個笨兒子又有什麼兩樣呢?

  
猜你喜歡:

1.著名寓言故事

2.有名寓言故事

3.有名的寓言故事

4.著名的寓言故事

5.寓言故事的名稱及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