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隨筆範文參考

  班主任寫的隨筆總是融哲理、詩意、紀實、生活學於一體,既有紀實的準確性,又有充溢著深邃思想的抒情性。以下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篇一

  又是悶熱的一天,休息了一個上午,發現自己精神特別好,吃好飯就直接去了實驗小學上劍橋英語。雖然在說週六下午上課有點累,但是我一點也沒有害怕,因為我很喜歡那一群二年級的小朋友,他們雖然也很吵也很鬧,但是總體上還是很聽我的話的。

  一到那裡他們就熱情地和我打著招呼,由於上個星期沒空叫別的老師代上的,這次他們好像對我特別好。上課的時候我對他們也是特別嚴格的,下課就和他們一起玩,一起說話,這種感受很好。今天由於很熱,我下課就坐在位置上看著他們玩。突然我看到兩個學生在對拍著手嘴裡還念著:“上學苦,上學累,他媽的還要交學費。不如加入黑社會,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睡,還有漂亮美妹聯陪!”  真的是嚇了我一跳,雖然說很壓韻,但是這個的內容出自兩年級小朋友的口中,我真的有點嚇呆了。於是我叫了他們過來,問:“這些兒歌是誰教你們的呀?” “我們自己編的!我們還編了好多了!”雖然有點不敢相信,但我也頓時不知道該表揚他們好還是批評他們好。只是好奇地問了問他們還編了什麼兒歌,讓我聽聽。於是他們說了一大堆,由於記性已經有點衰退,只記住了一首:“2008,火山爆發,爆發地點,高老師的家,高老師為了保護家,自己變成燒烤鴨!”  聽了還真覺得好笑,但是心中還是很矛盾的。

  記得以前上一年級的英語課時,他們就給我編了一首兒歌,可能是哪裡聽來的吧:“高老師,高老師,高樂高,高老師帶我們做體操,體操做得亂七八糟,高老師氣得發高燒!”

  看著兒童口中的兒歌,我真的感慨萬千,但又無從說起,是該制止,還是?

  篇二

  每一次去聽課學習,都會有所收穫,感嘆上課老師那近乎完美的教學設計和令人為之振奮的教學方法。教師從熱身活動,複習,到引人,到學習新知,到重難點的突破,到開展小組活動,到知識拓展,到小結等等,每一步都經過了老師的深思熟慮,使整節課思路清晰,過度流暢,課堂在高潮跌出中進行,學生在快樂和近乎玩遊戲狀態中完成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在老師精心設計的引導下,掌握了新知識,思維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一節課下來,學生身心愉悅,教師也為自己的付出得到學生的認可而感動滿足和快樂,師生關係融洽,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然而對許多學生來說,這只是難得一見的表演課,只有在上公開課時才可以享受到。上完課後會聽到學生這樣的感嘆“如果每一節課都能這麼上就好了”。

  一位教師,特別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上課、聽課、評課之後,對如何上一節優秀的展示課已胸有成竹,每一個環節如何處理都瞭如指掌,而且已意識到上完這一節課後評委如何評論了,因此要給他上一節優秀的公開課並不難。上週輪到我上中心組活動的展示課,上完課後,得到各評委和各校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但突然醒悟:這只是一節表演課,平時我可不是這麼上。許多老師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知道如何上一節優秀的表演課,但平時的常態課很少會這樣上。如果我把這樣的表演課放到平時的常態課中,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這麼差嗎?學生還會這麼厭學嗎?我們還會這麼生氣嗎?師生關係還會這麼僵嗎?一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不可否認,由於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要把每一節課都設計得如此的完美,每一環節都深思熟慮是不可能的,但每一節課的精華我們不應該省掉,像英語課中的熱身活動,小組活動,學生表演等等因時間關係我們常常會省掉,但這樣會造成課堂的單調和失去活力,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隨之就會出現許多問題。讓我們把每一節常態課都上成表演課吧,這樣一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篇三

  在我市班主任德育研討班上,王局長給我們作了一個有關德育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了我們現在的教育要德、智、體、美、勞五項並舉,並將德育放在首位,還舉了河北衡水中學這個中國教育界的教育神話的例子,讓我們深深得感悟到了德育是何等的重要,我們的班級管理也要將德育放在首位,讓德育的活水承載起學生學習與習慣的提高。聽了王局長的報告,讓我的心中也燃燒起了一番激情,我在想:我要帶著我的激情,儘自己的一切力量將自己的班級帶好。

  帶著滿腔熱情,我回到學校,迎接我的不是整齊的隊伍,而是一張兩分的扣分單,有兩位學生因為沒有認真做眼操,而扣掉了兩份,如果我在,是絕對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我顧不得吃飯,就先到班級當中查問,又是幾個思想表現不好的學生趁老師不在,就乘機搗亂,還沒有一絲歉意。記得上次我去海寧聽課,也是如此。真是讓我有些大失所望。為什麼平時這麼遵守紀律的學生,在我每次外出的時候,總會做出一些違反規定的事情來呢?為此我陷入了深深得思考當中。

  通過這一個多月以來,我與學生近距離地接觸,認為我們四***3***班的學生集體主義的觀念還是很強的,特別是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經常想著為班級做好事,比如打掃衛生之類的活,他們總是槍著幹,這一點,我感覺很是欣慰。但是另外的學習優等生卻對他們表現出對學困生的忽視與不予理睬,不想幫助他們,更沒有人願意和他們做朋友,常此下去,班級缺乏凝聚力,團結友愛也成了一句空話,這些行為極不利於班集體的健康成長。

  為了克服班級中出現的問題,我也好好地動了一番腦筋。我首先就拿學習成績好,但總是不願意幫助班級作貢獻的侯志明開刀了。利用放晚學後的一段時間,我與他來了一次正面接觸,對他的思想做了一番瞭解,得知他的學習觀就是隻要學習成績好,就是萬能的,其他的什麼都不重要。而且他父母也是這麼一致認為的。看來我真得該和他促膝長談一番了。我沒有批評他的這種價值觀,而且也不是我一次苦口婆心的教導就能改過來的,我只是輕聲問他,有沒有聽說過馬家爵,他說沒有,我說我們一起上網找找吧。馬家爵,一個大學生,你說他的學習成績好嗎?毫無疑問,能考進大學的,成績一定非常不錯,可這麼學習優異的學生,就因為思想上存在問題,你看,他還是沒有給我們國家和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我又問他,知道劉翔嗎?我們先不去管他學習成績如何,但他卻備受世人矚目,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如果他的父母也象你的父母一樣,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了,那還哪來的體育健將啊。你的學習成績確實好,但如果思想表現差,不肯為

  班級、學校、或是社會作貢獻的話,那還有什麼價值可言!!

  看得出,侯志明的心靈也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滌盪,一次心靈深處猛烈地撞擊。這個向來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傢伙哭了!實實在在、真心誠意地哭了,而在我看來,他哭得值得。至少他終於明白了,原來自己除了學習好還得有美好的心靈、正確的思想,這樣,自己才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成長的路途上少走彎路。對他的教育之路還很長,而這只是其中的一瞬間,我也把這一瞬間記錄了下來,當作記錄他的一點成長瞬間吧。而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作為一線班主任,讓我們都伸出雙手,拿出全部的愛,扶好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礎教育的德育理念昇華,教是為了不教,讓我們和同學們一起去享受成長的幸福、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