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觀後感範文

  看完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我覺得家風雖小,卻連著黨風、政風、民風。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觀後感篇一

  電視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展示出孟子如何主張自己的思想,培養弟子怎麼做人,怎麼做事。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黨員幹部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其實就是一項夯實國之基與家之業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自年初以來,xx區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以“領導幹部立家規、共產黨員正家風”為主題的“黨員幹部好家風”培育工程,積極探索黨員幹部家庭美德建設的新實踐,以好家風帶動好民風,進而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

  開展經常性教育,提升好家風培育自覺意識。良好的家風是整個社會風清氣正的基礎,共產黨人的“好家風”更是整個黨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聯著黨風、政風的建設。培育好家風,意識提升是根本。為此,xx區注重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對於領導幹部開展“立家規”系列教育,重在以知促型;對於基層黨員開展“樹家風”系列活動,重在以型促知;對於年輕幹部,開展“做表率”系列活動,重在樹立標杆,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推動家風意識在黨員幹部心中生根發芽,進而形成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的思想自覺。

  開展經常性管理,強化好家風培育的典型引領。弘揚好家風,黨員先行做表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泉山區在全區2.9萬名黨員中組織開展“培育好家風、黨員當先鋒”主題實踐活動,將家風建設與徐州市爭創國家級“文明城市”建立活動相結合,把“文明家庭”、“文明業戶”與“黨員示範崗”和“黨員示範戶”建立融於一體,作為“先鋒黨員”、“黨員先鋒崗”的考量重要標準,取得了“家風濃、民風淳、政風清、黨風優”的良好成效。

  開展經常性監督,加強好家風培育的制度建設。建設好家風,制度規範是關鍵。泉山區先後制定和實施了《關於加強幹部德的考核試行辦法》和《關於推動幹部‘能下’的若干規定》,開展了幹部家庭美德考評工作,引導和推動黨員幹部美德考評工作,引導和推動黨員幹部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

  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觀後感篇二

  看完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我覺得家風雖小,卻連著黨風、政風、民風。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黨員幹部是群眾的風向標,其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黨員幹部家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用好家風涵養黨員幹部好作風,浙江金華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金華建城2200多年,文化底蘊深厚,婺城區盤溪何氏家訓、金東區瑣園村嚴氏家訓、浦江鄭義門《鄭氏規範》等傳統家規家訓熠熠生輝。基於此,金華將家風建設作為“兩學一做”的有力抓手,引導全市黨員幹部“學家風、立家規、行家訓”,將踐行家規家訓與做合格黨員相結合,以好家風提振精氣神。

  養成好家風非一日之功。為讓黨員幹部群眾對好家風可看可學可感,金華藉助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集中展示“八婺大地”上的黨員幹部好家風;並將家風建設落實到黨員日常教育管理,融入幹部培養選拔、監督管理全過程,以健康家風造就優良作風。

  專題片山東鄒城孟子觀後感篇三

  在專題片中可以看出,家規對孟子影響頗深,孟子跟他的弟子談,跟其他的人論辯,怎麼做人,怎麼做事,怎麼修養道德,怎麼養浩然之氣,我覺得這些既是他思想主張的宣揚,也是他的家風家訓的一種體現。

  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後怎能成才呢?”孟子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

  正家風的首要問題是明理,然後是修身、齊家。

  首先談明理。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那明理就是修身、齊家的糧草。如果一個人不明理,那他靠什麼修身,又何以齊家呢?但理不是我們說明就明,揮手可得的,而是需要我們努力學習、躬身實踐才能得到一二的。要學習基本的科學知識等間接經驗;要努力踐行,勤奮做事,與人真誠交往,形成自己的直接經驗並及時進行總結。學會止境,理遠未明,明理的過程不是純粹的簡單的學習過程,而是主觀與客觀、主體與環境反覆進行的互動過程。應該明白的理有許多,但總有先後,主次,現舉如下,如有不足,請各位批評指正。基本的道理之一,應該是明白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方向,不然,就難免隨波逐流,又怎麼談得上引領潮流呢?基本的道理之二,應該明白科學道理,不然,王大師、氣功大師等所謂的特異功能之人大行其道,還有正氣可言嗎?基本的道理之三,人的學習、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防止某些人廢止的工作,被所謂的“勞模”等“榮譽”給累壞,更要防止某些領導以工作需要為名惡意報復,以“你是一個共產黨員”之義來逼迫你加班還不給你加班費,還讓你犧牲休息時間,不得與家人團聚享受生活。

  其次是修身。一言以蔽之,就是健康,包括身體的健康、心靈的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身體的健康是充分的營養、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的結合,是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習慣的體現。心靈的健康,符合邏輯的思維素質、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對環境的正確認知。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對當前及過去的社會歷史的事實瞭解和恰當認知、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適當預測、對自己在其中作用的正確評估。有許多人狂妄自大,象尼采,象“與天鬥,其樂無窮”,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也有許多有妄自菲薄,如有些人說:“你能改變得了這個社會?”之後就一點努力也不做,還有人說“蚍蜉撼大樹”對改革及至革命的先鋒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如此等等,修身極差。

  再次是齊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當前社會中,不象以前的一家那麼大——人口多,都是三五口的小家庭。但即使如此,家庭成員卻未必好齊,甚至更難齊了。因此齊家,只能是我們的理想,而不是齊才是現狀與常態。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在齊家問題上鬥個你死我活,許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採取“中庸”之道,得過且過。對待家庭生活,我們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可能這才是最好的狀態。至於家庭與工作的關係,有時難免交叉,只要不太過分,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儘管如此,自己一定要做好表率,並多瞭解家庭其他成員,提前做好相關工作,防止出現不良現象以及儘早糾正不良傾向。齊家不是一時之功,而是與修身、治國、平天下一樣,是永無止境的。齊家最主要的問題,自己的不斷努力,能夠滿足家庭成員多方面的需求。如果自己無能,家庭成員的需要無法滿足,而自制能力又較弱或者外界出現了足夠強的誘惑時,這個家很可能就分崩離析,不用齊了。當然,齊不齊得了,是能力問題。如果看待齊與不齊的結果,是態度。這種態度,是更高層次上的齊家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