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高考的觀後感

  《我的高考》展示了那段艱苦奮鬥的歲月,那麼你們看過這部電影了嗎?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高考觀後感

  高考,似乎離我們很遠,遠在千里之外,又似乎離我們很近,近在咫尺之間。

  “沒有上過高中我也要考大學”十五歲的安永全輟學後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高考》這部影片回憶了安永全十五歲輟學後為了上大學而付出艱辛努力的點點滴滴。短短的三十二分鐘,卻展示了一段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表現出安永全不甘心做一輩子苦力,當一輩子農民,過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決心。

  看完這部僅僅三十二分鐘的電影,迸入腦海的第一個詞是慘烈。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農民不求孩子學習有多好,只要能幹活。母親的一句能認錢就好,幹苦力時的艱苦,遇見初中同學時那最後的自尊,在飽受人間痛苦之後,安永全選擇了自修考大學。學習路上遇到的困難,早上拉人力晚上卻要用功讀書到深夜,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這樣的學習又有幾個人能承受的住!考試報名時的一縷辛酸,直到坐在考場上無奈,無一不表現出考大學的不易與艱難。可這又能怎樣?這一切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是啊!不經其事,不知其難。又有什麼事能是一帆風順的呢?他悲壯而又光榮的求學歲月,幾乎讓我落淚。

  昔日的考上高中卻不讓上與今日的考不上高中拿錢塞進去,形成極大的反差。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那是不注重學習,社會風氣有問題。我想,安永全如果生活在當今社會中,就不會為考大學遭受那麼多苦難。但如果沒有舊社會的磨練,安永全也不會那麼執著的要考大學。可能在第一次失敗後就放棄了。是舊社會的磨練是安永全知道的上學的好處,考大學的優勢——不必一輩子當苦力。可今天寬敞明亮的教室,優秀的教師,又有誰能想安永全一樣用功學習讀書呢?回顧我自己的學習態度再看看安永全,能不感到羞恥嗎?安永全在短短二十七天內完成了自己“最後的磨礪”。可見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習***教導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作為一名學生,我們雖不能奔赴在一線,但是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學”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電影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高考考的不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和信念”我覺得生活就是磨鍊你的意志和處事能力!

  人生,就應該擁有高考,應該轟轟烈烈的為它奮鬥一次,應該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極限!

  我的高考觀後感800字

  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向成功的殿堂,不論出身,不論地位,僅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輝煌。可就是因為出身,就是因為地位,使一個渴望學習的人不能夠得償所願。

  在那個時候,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很多孩子不得已才放棄了學業,被迫回家種田幹活,就是因為窮,他們從小就吃著粗茶淡飯;因為窮,他們就要低人一等;因為窮,他們就要放棄自己。窮是放棄自己的理由嗎?不,這不是理由,就算窮,就算沒有讀高中,安永全還是做到了,一步一步走到現在,他僅僅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每天從雞鳴就開始拉人力車,一滴滴汗水打溼了眼睛,直到日落才匆忙回家,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到書桌前,開啟書本,開始學習。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歷了兩次高考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焦急的等待中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儘管只是一張紙,它的分量卻無比沉重。這當中凝聚著他多少的努力與付出,又凝聚著多少母親的愛,感動天地,撼動人心!他,就是安永全,他考上了,他考上了,他終於考上了!

  是他的努力,是他的堅持,是他每天每夜不辭辛苦的奮鬥,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要怕得不到,勇敢地去面對,努力地付出。你種下一棵樹種,日日精心栽培,它終會成為一棵參天大樹,這就是收穫。播種的越多,付出的越多,收穫也就越多,只要肯播下種子,就能開花結果。這說明了什麼?只要努力,只要堅持,成功就會在不遠處。即使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當你回首時,也不會後悔,畢竟曾經努力過。

  人生,需要我們去決定;未來,需要我們來選擇。就我們鼓起勇氣,運用智慧,把握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創造出一個更加精彩的人生吧!

  康曉菡老師推薦語:文如其人,具有強大的氣場和超凡的魄力,未來需要你的勇敢、拼搏和執著。加油吧,少年,未來風光無限。

  《高考》觀後感800字

  12級3班郝睿瑩

  前幾天一部名叫《高考》的紀錄片,前兩集令我感慨頗深。

  前兩集講述的是高三生一年的複習生活,其中詳細追蹤了幾位學生一年來的學習生活他們大都進入了自己理想的院校,說明他們的辛苦並沒有白費。

  我很喜歡紀錄片裡的程老師,他說的一句話使我深思:"哪怕你是倒數第一,只要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也一定能考上學。"是啊,聽老師的話比自己盲目去做要好。但是有的人偏偏要和老師唱反調,那麼他的結果也可想而知。就像紀錄片裡有一個學生,他因不喜歡自己的物理老師,導致自己的物理成績很差,所以我想,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尊師重教,對於老師教導應該虛心接受,而不是厭惡,不是抵制,因為沒有任何一位老師會把自己的學生推進火坑,老師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你好。

  程老師也說過這樣一句話:"高三複讀生剛來報名時,他們的目標都是一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有些人的目標就由一本變二本,甚至由二本變三本。"也就是在一點一點地降低自己日後的生活質量。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能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最終的結果只有一無所獲。

  我在紀錄片裡發現了班級中有這樣一句話"流血流汗不留悔".青春就是拿來拼搏的,"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這句話說的便是如此。現在不努力,多年之後一定會追悔莫及,但如果努力了,即使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也不會留下遺憾。

  紀錄片中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我想,這大概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通俗說法吧!三年的奮發圖強就只為了那九個小時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這也可以說成"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吧?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認真對待學習,成績自然不會敷衍你,佝若對學習不聞不問,那麼理想的大學也會對你不聞不問。

  《高考》這部紀錄片使我學到了很多,程老師對他的學生說,"你們不一定睡得比我晚,也不一定起得比我早,況且你們只需辛苦這一年,而我卻每年都是這種狀態。"是啊,只有一年而已,有什麼挺不住的?初四比起高三壓力要小了很多,輕鬆了很多,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學習,為自己的明天而奮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