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雀鎮讀後感範文

  人物真誠,語言樸實,這是烏雀鎮最大的寫作特點。讀完此書後,你有哪些閱讀感受,來分享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語言簡潔明瞭卻令人深思;人物樸實、真誠,卻讓人潸然淚下。其中,怪鳥“哇哇”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哇哇是一隻誰也不認識的鳥,被捕魚老人救上岸後,便留在了烏雀鎮,守護著人們。剛剛讀完這一部分,我在心裡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對它十分佩服。僅僅是因為捕魚老人的恩情 ,它便對他們十分關心,不肯讓他們受傷。我想:這便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吧!

  回首社會,知恩圖報的人寥若晨星,反咬一口的人 卻是一抓一大把。就拿現在社會上的重點問題來說吧。有多少好心人在扶過老太太、老大爺後被冤枉!被訛去錢財是小事,但從此在這個世界上便又少了一個熱心腸的好人,多了一個冷漠無情的人。這些老人的行為讓我感到很憤怒,還有些許的不解,他們沒有一句簡單的“謝謝!”也就算了,還反過來倒咬一口,甚至理直氣壯的說的有理有據!這與哇哇是多麼明顯的對比啊!難道人還不如動物嗎?事情不大影響惡劣!這使多少在“扶”與“不扶”之間苦苦掙扎?這使多少人在助人為樂面前望而卻步?

  我想起了一則新聞:兩位中學生救了一位突發腦溢血的老人,老人要道謝,家長卻因為擔心被訛死活不肯讓孩子承認,弄的局面一度十分尷尬,最後才勉強承認。這不是對這個社會極度的諷刺嗎?

  許多人嘲笑動物智商低,可是誰曾想過動物的品性比人類高出不知多少倍。在人類與哇哇行為強烈的對比下,我們全社會,甚至全世界都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篇二

  讀完 《烏雀鎮》之後,我的心靈又一次被震撼了,被一隻叫“哇哇”的鳥所震撼。被它的聰明、善良、俠義、知恩圖報所震撼。

  人們經常用“人面獸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這樣的詞語來形容具有壞品質的人,或許在人們心中動物是無情的,自古以來很多故事都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可是哇哇卻顛覆了動物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讀後給人以美的享受,我想只要讀過《烏雀鎮》的小朋友就不可能不喜歡哇哇這隻可愛的大鳥。

  哇哇受傷的時候為烏雀鎮的捕魚老人所救,當老人的地被惡霸“馬禿子”給搶佔了,老人的心那是一個痛啊!自己辛辛苦苦開墾的地,自己付出了無數心血和感情的地就這樣被人搶佔了!可是年老的,勢單力薄的捕魚老人面對“惡霸”卻是無言以對,無可奈何!這種憤慨我們讀者都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何況是當事人呢?哇哇默默地陪伴著捕魚老人,它或許懂得:沉默就是最好的安慰!但是哇哇卻不是就此了之,他要為善良、勤勞的老人主持公道。作為一隻鳥,哇哇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率領著群鳥,一次又一次的與馬禿子作鬥爭,不屈不撓。它的智慧與勇敢也得以再現。它用自己的行動回報了曾經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捕魚老人。動物尚且懂得感恩,何況我們人呢?

  我們的父母從小把我們拉扯大,付出了多少,他們臉上的皺紋裡有,他們頭上的白髮裡有!可是我們又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前幾天我的婆婆在那裡給我兒子做棉襖,老人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但是她卻在那裡一個針腳一個針腳的縫,即使戴著老花鏡有時也很費力,她的身體也不是很好,抗癌的藥物副作用很大,弄得她渾身疼痛,可是她卻為了自己的孫子在那裡堅持著,她把滿滿的愛都縫進了衣服裡。當她給我看的時候,我卻說:“太大了,這麼大還不讓孩子穿到上幼兒園嗎?”有時我又願她做的針腳太小,太細,我拆的時候太費力,太難。老公有時候也是對自己的父母呵斥——哎,我們在說這話的時候何曾想過父母幾十年來無怨無悔的付出?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要懂得感恩,可是與哇哇這隻鳥比起來,我們有時候做的遠遠不夠。知恩圖報,感恩父母,對待我們的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這就是以後我要做的!這是我們班裡的每一個孩子要做的!哇哇不僅用自己的行動回報了捕魚老人,它還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拯救了烏雀鎮所有的人,拖延了強盜掠奪烏雀鎮的時間,懲治了強盜“破帽子”。

  哇哇還是一隻善良、有愛心的鳥,當烏雀鎮的娃娃被陌生人抱走後,哇哇就一直在儘自己的所能跟蹤那個陌生人,儘自己最大的力氣阻止陌生人偷走孩子。在這一節有一個細節特別感人,那就是哇哇在把陌生人關到地窖之後,它就默默地守候在娃娃身邊,看到娃娃因為冷睡得不踏實,它就堅持不懈的把樹枝叼到火堆裡,一直讓娃娃處於溫暖與熟睡中。看到這裡我的眼睛微微溼潤了,多麼可愛的哇哇,多麼富有人情味的哇哇啊!因為它的善良,我們又怎能不喜歡它呢?動物尚且知道救助弱小,懲惡揚善。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更要把這種思想傳授給我們的學生,把善良的種子種在每個孩子的心裡,並讓它發芽,生長。

  哇哇替黃雀和小母雞報仇的故事也體現了哇哇是一隻俠義,嫉惡如仇的大鳥。

  掩卷沉思,其實人物一理,我們都應該儘自己的所能去做好事,做好人。使我們的世界充滿愛,使世界上的人都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中。

  篇三

  我見同學們津津有味地讀著《烏雀鎮》,便不由自主的把它捧在了手心裡。

  讓我最敬佩的是哇哇。書中的哇哇是生活在烏雀鎮上空的一隻大鳥 ,它幫助人們抓住了強盜;哇哇愛憎分明,為了保好朋友黃雀報仇,絕不寬恕罪魁禍首——一隻黑貓;娃娃被偷走了,大家還不知道,還是哇哇警惕性高,反應急速,及時救回了孩子。要是沒有它,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哇哇絞盡腦汁對付一隻鷹,因為它趁哇哇喝醉酒的時候抓走了哇哇的好朋友——一隻白色的小母雞;有愛心的哇哇還幫助瘦弱的捕魚老人對付惡霸馬禿子。

  通過這些小事,使我對動物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是家裡的獨生子,什麼事情爸爸媽媽 都順著我,我每天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只要稍有不順心就大吵大鬧,耍起小脾氣,逼迫他們就範。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覺得我們從現在開始不僅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更應該學會理解爸爸、媽媽,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為一個勇敢、善良、知恩圖報的好孩子。

  通過作家用乾淨、純美的文字,透過主人公的執著,把美好的事情帶到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