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品牌定位是什麼

  品牌定位是企業在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的基礎上,對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個性差異上的商業性決策,它是建立一個與目標市場有關的品牌形象過程和結果。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將產品轉化為品牌,以利於潛在顧客的正確認識。接下來我們去看?

  4年時間,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公司,發展為估值近100億的知名大公司,小米的成功也被稱為傳奇,而小米創始人雷軍也被大家親切的成為“雷布斯”,奉為同喬布斯一樣的傳奇人物。小米為什麼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功?呢?

  中國人口多,手機的使用群體數量大,手機的品牌眾多,如何在這樣的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脫穎而出?

  小米的品牌定位:為發燒而生

  正如小米的廣告詞,“小米手機 為發燒而生”,小米的品牌定位:為發燒而生。這樣的品牌定位來源於上面所講的對消費群體的精準細分。“為發燒而生”,不僅是一句宣傳口號,更深刻體現在小米的產品上。“低價格”、“高性價比”這兩個特點被小米完美的集於一身。

  米2打的是發燒級四核高效能晶片,首款28奈米晶片,並在當時主流機器1G記憶體的時候,米2將記憶體標準提升為2G。作為當時的“最高配置”,價格依然是親民的1999元的中檔價位。高階的配置,只是“外在”硬體的一個表現,更好用的MIUI系統便是小米“內在修為”,小米做到了內外兼修。從“為發燒而生”到“讓使用者尖叫”,以至於後來的紅米、米3、小米機頂盒、小米電視等一個個新品,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雷軍讀定位

  與米粉結緣從線上到線下

  “為發燒而生”,不僅體現在產品上。米粉文化,類似車友會的性質,因小米手機結緣。小米的使用者不是用手機,而是玩手機。線上的“爆米花獎”、米粉節,線下的同城會等等將米粉精密的聯絡在一起。可稱為“米粉經濟學”。

  細分市場,找準消費人群

  小米在細分市場方面做得非常精準,通過對市場的調研,首先是對消費者的年齡進行細分,把年齡界定在25-3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經濟獨立,正處於事業的發展期,也易於接受新事物,具有時尚和超前性的消費觀,願意接受新事物,喜歡嘗試,這個群體數量龐大,消費能力強。

  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並沒有成為小米真正的目標群體,在這個基礎上小米繼續細分,找到對手機作為工具使用偏愛的群體,那就是手機的發燒友。之所以選擇這個群體,是因為他們代表消費的最前沿,對其他消費群體有示範作用,隨之帶來的是群體的跟風。目標全體的精準定位為小米找到了市場上的空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