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和活著的意義的記敘作文

  有人說只要活著就要懂得奉獻,我覺得這句話是很對的,活著的意義有很多。你想知道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快樂王子》中的王子全身是寶,但為了解救勞苦大眾,他把劍柄上的紅寶石給了瘦弱多病的婦人。把兩隻眼睛分別給了勤奮的年輕人和賣火柴的小女孩,把全身的貼金送給那些窮人,而自己竟爆裂身死。

  王子是想死嗎?如果不是,為什麼把知己身上的所有東西送給別人,而使知己爆裂身死呢?有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因為王子傻。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王子把知己身上的東西,送給那些比他更需要這一切的人,他為了救助別人,連自己最珍貴的生命也奉獻出去了,難道這樣做有錯嗎?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吧!

  但至少楊大蘭覺得不是。楊大蘭,是湖南省宜昌市技江縣枝花信用社炊事員,她看到兩名歹徒揪門扭鎖,同歹徒搏鬥,不幸被歹徒用匕首連扎十七,光榮獻身!事後被全國農行系統授予“多融衛士”的光榮稱號,追認為烈士。許多人稱讚楊大蘭,這們年僅18歲的女青年度過了轟轟烈烈的一生,是當代青年的楷模。

  但對於楊大蘭的奉獻,更多的人認為楊大蘭不值了,參加工作才8個月,拿工資還不到時一千無,但為信用社集體別餵豬各菜創收就達兩千元,這就已很不值了,而金庫又不是炊事負管,歹徒搶金庫,躲躲就是啦!

  唉,可悲啊!為了大眾,無辜的獻上了一條生命,換來的則是更多的不理解。

  如果人們只知道索取,而無人去奉獻,那麼世界將會變成怎麼樣。相信無人喜歡生活在冷漠無情,到處橫走肉的世界裡。

  你要知道,索取是渺小的,可恥的,並無幸福與快樂而言,而奉獻,則是偉大的,快樂的,幸福的。願我們擁有一個奉獻的人生。

  篇2

  怎麼才是為社會作貢獻呢?掃地?剪草?……開始,我以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就要像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一樣壯烈犧牲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奉獻”。然而,我錯了。是他,讓我知道了有一種精神叫奉獻,他的背影,他的笑容,至今使我難忘。

  那是上小學時的一個冬日,我起來遲了,在媽媽百般勸說下才披著大衣,戴著厚厚的手套去上學。路上,我看見前方有一個灰濛濛的身影。我心裡一緊,他是誰?他在幹什麼?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原來是一個通化糞池的工人。

  只見他濃濃的眉毛下面襯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蓬亂的頭髮,黝黑的面板。我站在他面前,疑惑地停留了幾分鐘,在這幾分鐘裡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走過去的時候是捂著鼻子的,因為那裡臭氣熏天,讓人難以忍受。可在他面前,我不由自主的放下緊捂的手。只見他專注地用膠桶打撈著糞池裡的汙水。他一桶一桶地打撈著糞池裡的汙水,神情是那樣的專注,乃至一些泛著惡臭的汙水濺到他的身上也沒有察覺。他不經意的抬頭看見我,臉上出現一絲的笑意,和藹的對我說:“小同學,還不去上學?”我沒有作聲,只感到鼻子酸酸的,奇怪,我竟然在這個毫不相關的人面前哭了。

  那個通化糞池的叔叔見此,放下手中的活,哄我道“小孩子,出了什麼事?”我二話沒說,邁開大步就跑了起來。我一邊跑一邊想:“天這麼冷,通化糞池的叔叔要起這麼早,而且要幹別人都不願乾的髒活,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環境裡卻不懂珍惜,連上學也拖拖拉拉的……”

  等我回頭看時,那個叔叔的身影依然在遠處可見。我望著那個模糊的身影,心裡既激動又擔憂,為他的所做而激動,為他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勞作而擔憂――他會受涼嗎?

  在趕去學校的途中,我深深地為通化糞池的工人的精神感到驕傲,我佩服他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佩服他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走近社會我明白了什麼是奉獻!

  篇3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為了尋找那種被世人所定義著的幸福,我在通往夢想的旅途中尋尋覓覓,錯過了無數美麗的風景與停泊的驛站。但始終堅信只要能擁有一次轟轟烈烈、舉世無雙的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身心俱疲,直到驀然發現人性也有醜惡的一面,直到忽然明白我所追求的東西並非是我向往的,我才真正開始去思考—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工作、生活、責任、義務、親情之類的嗎?我陷入了一度的迷茫和絕望之中。

  直到我品讀了餘華的大作《活著》,居然產生了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我才意識到我開始明白活著的真諦了。

  《活著》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他不幸被國民黨捉壯丁歷經死難而倖免於世,但母親卻因病去世;在接著兒子有慶被抽血至幹而死,女兒鳳霞產後的敗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繼而女婿二喜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後,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當生命中異常珍貴的溫情隨時間的流淌被死亡一點點撕得粉碎,福貴自始至終選擇堅持與忍受。雖然他無力拒絕生活賜給他的每一個苦難,但他能夠把他們看成檢驗靈魂深度的考驗,他能夠憑藉自己生命的韌性和頑強去堅持努力地活著。這讓我想起了美國民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他一樣也承受著家人都先離他而去的巨大悲痛,但他依舊讓自己的生命站立著,沒有倒下。人生在世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挫折與苦難,選擇勇敢面對才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正價值。畢竟,活著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或著。

  餘華在書中告訴我們,生命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靜靜地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的確,工作、生活、責任、義務、親情等都是因為“活著”才能像花兒一樣綻放。人也只有活著才有意義,才有希望,才能創造奇蹟與輝煌。

  行走在生命的消逝中,我不再迷茫,也不再絕望。即使這片土地上不曾留下一絲我的痕跡,但這又何妨?重要的是我已經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