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作文加教師評語

  敘事作文既可以寫幾件事,也可以寫一件事,還可以擷取事件的某個片段、瞬間。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清晨踏著朝陽而來,朝陽踏著雲朵而來,雲朵踏著晨風而來;我們在朝陽的照耀中來到學校,耳邊聽著那美妙的晨樂,笑嘻嘻地走進知識的世界——學校。

  ——風——

  早修後,大家餓得飢腸淋淋,待老師離開後,如風般衝向了食堂,在食堂裡釋放著自己的能量,席捲著食堂。霎時,食堂成了戰場,瘋狂的掠奪著各自的戰利品。過了一會,音樂響起,多好聽!只是那美妙的音樂頓時在學生的眼裡變成了瘟疫。“快呀!初x***x***班的兄弟姐妹呀!快衝啊!已經上課啦,快遲到了,遲到了要捱罵的”不知是誰喊的,話音剛落地,大家趕忙捲起戰利品衝向了教室,掉下來的,快撿,來不及了,算了,咬咬牙,又衝向了教室,待狂風離去後,只留下滿屋的狼籍和老闆的數錢聲,老闆娘的罵聲,夥計的打掃聲還有那歪歪扭扭的躺在桌子上的未喝完的飲料瓶的滴水聲。

  ——雨——

  體育課上“同學們!Let’sgo!衝啊!”“快跑!跑慢的話,老班要罰圈的”“佇列佇列,整齊整齊啊!”不知是誰說的,原本拖拖拉拉的隊伍,一下,變得比正規軍隊還要整齊!令人刮目相待,讓人有種錯覺,剛剛那拖拉的隊伍存在嗎?跑完以後!大家額頭上那個叫下雨啊!滿頭大汗!我們班的搗蛋鬼說:“老師,下雨了!不容易啊!這總算下雨了!”老師聽後,老臉一紅,不吭聲!大家也笑嘻嘻的鬧開了!

  ——雷——

  午休後,大家一個個困得倒在座位上,打著哈欠,趁課間補補眠,突然,我們的小班長,走了進來,說:“準備一下,下節課老師要測試!”“不是吧!”“耍人呢”“老天爺,讓不讓人活了”頓時,教室裡,叫苦連天!“老師這個雷也打得太突然了吧!”同桌支著頭說。“沒辦法。”我笑著說,音樂聲響起,上課了,同學們只能埋頭考試,在心裡暗歎:“沒辦法!誰讓咱是學生呢!”

  ——電——

  班會上,我們那位可愛的老學究——班主任老師,又開始唸經了,大家互相瞅瞅,聳聳肩,“沒法呀!這日子何時是個頭!老師,你別念了!”“救命啊!”班主任眉頭一皺,說:“上一週,某某同學表現不好,學習退步,明天把你家長叫來,多大了,還不好好學習,知道不知道,你們上學的錢是家長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要懂得珍惜啊!班長,彙報以下上週工作……,勞動委員說說衛生情況……”“誒,總算說完了!”我們不禁在心裡一嘆,互相一看,搖搖頭,“下來是……”老師說道。“又來了,老師要放電了,打氣啊!”大家用眼睛傳遞資訊,眼裡那個叫無奈啊!“嗯!還有多少天啊!你們就剩幾天的時間了,要中考了,你們要努力啊,學習好的幫幫學習壞的!知道嗎?大家要彼此鼓勵,共同迎戰中考!這樣才對得起家長啊!”音樂響起“媽呀!總算下課了!”我們在心裡說道,老師說“好了,我就不對說了,今天說的,聽見了嗎?記住了嗎?”“是,Teacher。”大家齊聲回答到。

  別樣的校園生活,給了我別樣的感受,不管怎樣,我都愛我的校園,因為它是我的第二個家,那裡有我的老師,朋友,同學!笑嘻嘻的騎著單車,乘著晚霞,踏上歸家的路,在心裡默默期待明天的校園生活!

  【簡評】這篇記敘文的特色一,以進校園開頭,踏上歸家路結束,首尾遙相呼應;二,“笑嘻嘻”的情感領起和結束,一線貫之;三,從四個角度描寫,突出校園生活的“別樣”特徵,形式活潑,人物描寫生動。

  二

  春天的夜晚,淡月朧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了額前幾縷碎髮。月光如水,平靜柔和。一把古樸的木梳靜靜的躺在我的手中,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而思緒,早已在風中遠揚。

  那時,我大概五六歲,住在鄉下外婆家。那是一間古老的小屋,窗子很小,光線不足,屋內顯得很暗,就連那把木梳也染上了小屋灰暗的顏色。兒時的我覺得這把木梳一點也不好看。

  那時的我還是一頭長髮,外婆會在每天清晨幫我梳頭。外婆用來給我梳頭的就是那把舊梳子,梳子上已有三四個缺口,就像外婆那一口七零八落的牙齒。

  外婆從屋裡搬出一把椅子,我搬了一個小凳子跟在外婆身後。外婆坐了下來,我便將凳子放在外婆跟前,披散著一頭凌亂的長髮,坐在外婆跟前,向後靠了靠。外婆就開始給我梳頭了,從頭頂一下一下的往下梳,很有節奏。

  上小學了,我便不住在外婆家了,也很少有機會去看望外婆。

  有一次,我在放學的路上碰到了一位賣梳子的老奶奶。她佝僂著身子,頭髮凌亂,很可憐。我摸出口袋裡所剩無幾的零花錢,買了一把梳子,一來是出於對老奶奶的同情,二來是因為我想起了外婆,也想起了那把該“退休”的破木梳。我想把這把木梳送給外婆。

  那個星期天,我去了外婆家。小屋一點也沒有變,依舊顯得昏暗。那把木梳除了有多了兩個缺口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就像外婆只是比先前多了些白髮卻依然泛著慈祥的笑。我把梳子給外婆時,外婆笑了,口裡卻說:“我現在用不著,那把舊梳子還能用,挺好!”

  暑假時,我又去了一趟外婆家。這時的外婆顯得愈發的蒼白了,頭髮也從花白變成了雪白。稀稀疏疏的,凌亂極了。

  進入小屋,我竟然有看見了那把熟悉的舊梳子,就是六年前外婆用來給我梳頭的那把。不知怎的,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湧遍全身。我伸手拿起那把梳子,它如今已經面目全非了,只剩寥寥無幾的幾根梳齒突兀的立著。

  “你送我的那把梳子我至今未用,還藏著呢。還是喜歡這把舊梳子,畢竟用了十多年了,丟了還真的捨不得。”不知何時,外婆早已含笑站在我的身旁。

  “外婆,讓我也替你梳一次頭吧!”我轉過頭,巧笑嫣然的望著外婆。

  外婆先是一愣,隨後高興的點了點頭。就像七年前那樣,只是被梳頭者和執梳者的角色早已在時光的河流中悄然轉換。外婆啊!外婆!兒時,給我梳頭的總是你,如今,孫女終於可以給你梳頭了。我含笑看著外婆從屋子裡搬出了椅子,她坐了下來,椅子便跟隨著“嘎吱”響了一下,她嘆了口氣。

  金色的夕陽灑在她佈滿皺紋的臉上,我看見了陽光沿著她的皺紋在流淌。外婆看起來格外安詳。我摘下外婆頭頂上的帽子,用那把參差不齊的木梳給外婆梳頭,一下一下,很有節奏。

  忽然,一陣微風吹來,滿頭的銀髮便隨風飄起來。透過發隙,我看見了七彩的陽光,完美的沒有一絲瑕疵。

  我連忙拿梳子去梳被風吹亂的銀髮,銀髮纏住了梳子,越纏越緊,似乎銀髮與木梳之間纏繞著特殊的情感。

  猛然間,我似乎明白了外婆為什麼捨不得扔掉這把梳子的原因了。因為這把梳子梳過我的頭髮,也梳過外婆的頭髮,與它纏著的哪是頭髮呀!分明是那連綿的愛呀!

  風靜了,外婆的頭髮也垂了下來。取下梳子,模糊間,我發現在夕陽照耀下這把梳子竟閃著太陽的金光。

  從回憶中驚醒,才發覺把木梳握得太緊,手上已有了數齒印,在充滿無限眷戀的眼神中,無比溫柔的撫上了木梳。

  【簡評】這是一篇寫人敘事的散文,題目新穎靚麗,構思巧妙精緻。人物形象突出,活靈活現,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敘事條理,娓娓道來。豐富的意蘊盡在其中。結尾點題,自然而然,整篇文章無論從哪個方面都熠熠生輝。

  三

  親切的懷戀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題記

  學習之餘,我坐在窗邊遐想,想我那遙遠的未來、我那充實的現實和那往日的點點滴滴。回憶湧現出的都是那親切的懷戀。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姥姥教我騎自行車。笨拙的我卻駕馭不了這高傲的自行車。我一次次地從自行車上摔落,姥姥一次次將我扶起。她不厭其煩地教我騎自行車的方法,又一次次的給我示範。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學會了。當我能夠自己獨自駕馭這自行車時,姥姥看著我那滿身的塵土慈祥地笑了。那笑容至今留在我的腦海中,多麼慈祥,多麼親切。

  那是一個烈日當空的晌午,姥姥給我洗衣服。我坐在姥姥身旁,看著她用那滿是皺紋的手費力地給我洗衣服時,我的心裡很酸、很痛。我不會用華麗的語言感謝姥姥,也不會用一個甜甜的吻感謝姥姥,我只會撲進姥姥的懷抱,在她那迷惘的眼神中大哭一場,表達我對她的愛。那個情形令我多麼懷戀。

  那是一個沉悶昏暗的黃昏,姥姥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視著我。全家人都在這兒,可姥姥始終拉著我的手。可能是姥姥與我的感情不是別人所能比的吧!她那昏黃的臉色顯得是那樣的刺眼,使我閉上眼睛默默地抽泣。姥姥用那僅於的一點力氣撫摸我的臉頰,好像在傾訴我們曾經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她大限將至的時刻,我們就這樣在一段段親切地懷戀中度過。姥姥最終如一株耗盡生機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在那一刻,我懂了,她留給我的只是那數不清的回憶。有心酸的、有快樂的、有痛苦的、有幸福的,可是不論是什麼樣的回憶,都是我那深愛的姥姥留給我的,都是那親切的懷戀。

  【簡評】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平實而飽含深情的語言回憶了與姥姥發生的種種事情,感人至深。文章結構條理清晰,作者運用三個典型事例,表達對姥姥的深切懷念。特別是題記起到了統領全篇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