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範文和批閱評語

  作文是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的,但直到現在為止,職業高中的作文教學和學習都是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有人說,我的文字太淒涼。

  也許,這就是宿命。

  我不信命,午夜,從分針與時針重合的那一刻開始舞蹈,去撫平心上的傷痕,輕輕躍起;伴以對這塵世不屑的眼神,輕輕觸地。感到心也在隨之顫動,沒有什麼羈絆,就連久已苦悶的心情也隨之飄揚起來,我開始舞起……

  ***一***

  舞起,也許已進入夢裡。身披那薄如蟬翼的紗衣。愁餘,眼角微微翹起。不經意,養父與那白衣已飲畢。也許,從我舞起的那一剎那,我便該哭泣,沉默是我報養父養育之恩的全部話語,一切華美的文字都已無力。我只知在這單純的世界裡,為我的成長舞一次完美的終結,以後我終究不再是我,只是一個挑撥離間的工具,此刻的我,一陣眩暈,我的舞步在此跳躍,在此昇華,在此紛飛,在此凝結。客散畢,剩養父無奈的話語。

  單純盡逝,只遇繁華。

  ***二***

  舞起,已不知這是哪裡。瑰麗的宮殿伴著如詩的音律。怨無聲,又何苦悲悲慼慼?絲制金履,沉甸甸地墜地,如何讓我盡情舞起?抬頭仰望,望不見蒼穹,只剩下瓊樓玉宇,我只配暗自哭泣。背叛非我願,貴妃非我意。唯有這舞,能訴盡我所有的委屈。腳尖觸地,深知再無法與瑁相知相許,天何意,讓我落得如此悲慘境地?

  繁華落盡,只為新生。

  ***三***

  舞起,殿外的鑼鼓聲已響徹天地。不急,讓我為我愛著的這大漢王朝最後一次舞起。長安的天,永遠都是那麼藍,長安的日,永遠都是那麼溫暖。金碧輝煌的宮殿鱗次櫛比,讓人眼花繚亂。繁花似錦,總訴不盡四季的爛漫,這一切的一切又開始在眼前旋轉。舞到累了,便隨意在華麗的地毯上,明天,我就要離開你了,不,我永遠會和你在一起,我愛著的長安。一切都為了你,長安。

  新生荒蕪,情繫寂寞。

  ***四***

  舞起,已不記得第幾次舞起。越王的亭臺,吳王的樓閣又有何稀奇?只願為你,哪怕舞起在田地。以雀為歌,以天為景,以花為毯,以林為伴,只願為你,和風舞起。微微吸入這清晨的空氣,是泥土的芳香伴著你的氣息,此際,心清如許。

  寂寞殆盡,終成眷屬。

  每一次舞起都承載了數不盡的寂寞與繁華,每一次的舞起都付出了幸福的代價。她們都一樣,因美麗而舞,是舞讓她們輝煌。所以我總會選擇在深夜裡獨舞,為逝而舞,舞到生命之顛,舞到生命的盡頭,無論付出什麼代價,終無怨無悔!

  點評:如果說故事中的女子身披薄如蟬翼的紗衣輕舞一曲,那麼作者則用他靈動的筆尖在夜深人靜時為我們譜寫了一首悽美的輓歌。這樣的文字,美到極致,這樣的感情,浸入骨髓。

  二

  你曾極度自信,我引以為榮的華夏文化!

  你的一襲長衫,歷經千載風塵,堅守著“謙謙君子”的信念,履行著“非禮勿動”的公約,終贏得“禮儀之邦”的聲譽!然而有一天,魯迅先生以尖刻的語調,講述了一幕鬧劇:電車裡,幾個儒生謙和有禮,為一個空位揖首相讓。

  開車時,這些依舊站立的“君子”在謙讓中摔倒。魯迅的指責,刺中了千百年不曾治癒的沉痾!

  你的一紙錦繡,唱出過“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纏綿,吟出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悲悽,終薰陶出精通音律、擅長書畫的後主,斷送了一國江山。直到有一天,蘇軾的“大江東去”撲面而來,洗滌了詞曲中酸澀的腐朽,開闢了雄渾豪邁的新天地。這才是華夏攝人心魄的大氣。

  你的精美八股,沿襲數朝,淘出精英無數,他們滿腹經綸,妙筆生花。面對前來朝拜的洋人,他們以“異類”相待;面對精良的炮艦,他們不屑一顧。終於有一天,噴火的槍炮擊落了他們的花翎,這才生出“洋務救國”的念頭。近代的恥辱,在無上的自信里拉開帷幕。

  近乎固執的堅持,近乎盲目的壅塞,使你在近代落伍,所以,汲取教訓的你廣開言路,以海納百川的大度接納著各式外來文化。

  你粗暴地推倒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屋,粗大的柱子裡露出鮮紅的檀木。一位老人頹然蹲下,用手撫摸著花紋精緻的磚瓦,用哽咽的語調講述著關於老屋的故事和歷史一樣綿長,和畫簷一樣精美的故事。你的勇氣,是否來自於一張有著“現代化”標題的城市規劃圖呢?

  你堅決地將發黃的古籍投入烈火,似乎要焚燒掉這百年的恥辱。你取下黑山白水的丹青,換成印刷考究的廣告;你合上沉重的史書,轉而品玩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所以,孩子們不知“孔融讓梨”的典故,愈加驕縱,愈加頑劣。你的取捨,是否源於一張有著“現代化”標題的參考說明?

  你仍然錯了。

  先賢朱熹有詩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種文化若要有長久的生命力,就必得吐故納新;一種文化若要延綿不絕,更需要堅守自己。

  過分相信自我使你腐朽,盲目追隨他人使你迷失。渠清如許,我深愛的華夏文化,在與外界的交流中,你能否清澈如許,流淌依舊呢?

  點評:這篇散文立意深刻,富有哲理。本文以新奇的切入角度和厚重的文化底蘊見長。面對話題“相信自己”,作者想到的竟然是“華夏文化”既不能“過分相信自我”,也不能“盲目追隨他人”。如此立意,恰合題意而又不同凡響,體現出高人一籌的認識水平和銳意創新的可貴意識。在作者筆下,魯迅、蘇軾、柳永、李煜、朱熹等文人紛至沓來;從“禮儀之邦”的遠古到所謂“現代化”的規劃,縱論古今,縱橫捭闔,寫得很有陽剛之美。文題“渠清如許”化用精當,結尾點題自然,結構安排合理。“你的一襲長衫”“你的一紙錦繡”“你的精美八股”等等,詞句齊整勻稱。

  三

  已是深秋季節了,心底還惦記著秋天。我喜歡秋天,一如我喜歡寂寞,喜歡孤寂的你……

  簾外夜雨瀟瀟,我在屋內就這樣傾聽著雨聲,任思緒飛揚,我知道你即將走遠……

  ——題記

  冷風過境,雨總是來的很遲。“哦!是秋的最後一場雨吧!”心中不時的感嘆。晚秋清涼如水,寂寥的雨在嘆息中自天空垂落下來,敲打著秋葉,輕擊著窗櫺。我放下手中的筆走到窗臺,看著窗外飄零的雨滴,思緒漫漫浸潤開來。

  信步走下樓梯,欣賞這蒼涼的雨幕。聯想起:“斜月朦朧,雨過殘花落地紅”的情景,今夜的雨也許遜色了許多。如今夜雨翩翩而至如天使般落在我的懷裡,我不曾想過你是怎樣穿越時空的隧道而來,又怎樣輕輕入夢。是雨的到來,還是雨的悽美?我的思緒如凌亂的雨。

  夜雨瀟湘處,無端入夢時。雨是屬於我的,而我卻屬於寂寞。很多時候,我都是一人,獨自穿梭於雨中,聆聽它跳動的脈搏,感受著它春秋四季的變遷。我漠然,緩緩踏過,不再留戀。

  細細傾聽,彷彿此聲勝有聲。我等待許久,總以為會有一個熟悉的身影穿過雨露,伴著風的節拍翩翩起舞。可是直到悄然滑落,我依然隻身獨步。

  久久無語寧喧的泠泠輕響,一場寫意揮灑的筆墨。遠處,淡淡的古樂隨細雨飄來,悠揚聲中,彷彿讓我置身於夢幻般的往事之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不須歸,不須歸。我淺吟低唱,怎奈心緒使然。愁緒還是悲歌?我也茫然!年華似水匆匆一瞥,落雨匆匆一逝。落葉還是飛花?駐步凝望。蘸溼的心情。是誰曾在遼遠的天際寫滿了相思?於是聲也寂靜,雨也寂靜,夜遙遠無期……

  夜寂靜,聲聲寒萃

  林微動,葉葉紛飛

  花開花落,季節的芬芳已經遠去,我又何必悵然若失的懷念,雲捲雲舒的寧靜,離去吧,還是離去吧,這裡有我無以名狀的遐思,即使我孑然一身!

  忽然想起張潮《幽夢影》裡的句子“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點評:此文意境優美,詩意濃厚。秋涼如水,夜雨瀟瀟,置身其中,作者寫出了他無以名狀的遐思。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語言,如“久久無語寧喧的泠泠輕響,一場寫意揮灑的筆墨”等等,這樣的表層文字與情思內涵完美融合,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