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貫徹執行題之公文類彙報材料如何寫作

  在事業單位申論考試中,面對公文類中的彙報材料文章寫作,我們該怎麼讀懂題型,流暢寫作呢?下面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

  首先了解下彙報材料的定義。一般來說,彙報材料是指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負責人在一些比較正規的場合向上級領導或機關進行工作彙報時所用的文稿。工作彙報的好壞,直接反映出彙報人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關係到能否贏得上級領導或機關對有關工作的認可和支援。

  一、圍繞主旨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上級領導到所屬單位調研或檢查指導工作,一般會事前打招呼,會提出要聽取某項工作或全面工作情況彙報,有時還會提出具體要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彙報材料“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

  要圍繞上級領導聽彙報的意圖、要求來寫。上級領導聽取下級工作彙報,總有一定的目的性,對於聽什麼情況、聽多長時間、採取什麼形式、在多大範圍彙報等都有明確要求。因此,撰寫彙報材料必須緊緊圍繞上級領導聽彙報的意圖和要求來準備。

  要圍繞上級領導的關注點來寫。如果上級領導或機關對聽取工作彙報沒有具體要求,是不是就無法準備彙報材料呢?當然不是。一個有效的做法,就是緊緊抓住上級領導的關注點來起草彙報材料。這就要求在起草彙報材料前,認真研究和了解聽彙報的領導人以往和近期最關注什麼、當前在抓什麼、強調最多的是什麼,進而把握其關注點,搞清“最想聽什麼”這個基本問題,並以此準備材料。

  二、突出工作重點,切忌面面俱到

  突出工作重點,就是堅持重點論。重點論告訴我們,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個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草彙報材料,也必須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點。突不出重點,一則浪費領導時間,二則讓領導在短時間內難以把握其核心所在。

  那麼,在起草彙報材料過程中,如何突出重點呢?首先要明確什麼是重點。一般來說,凡是能反映事物本質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重要問題、主要任務、關鍵環節、工作做法、經驗教訓、辦法措施等都是重點。

  三、展現特色亮點,避免平淡乏味

  特色就是個性,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優勢。亮點就是工作閃光點,就是突出的成績。聽彙報的領導總是喜歡聽有內容、有特色、閃亮點的工作彙報,不喜歡聽毫無特點、平淡乏味、“一般化”的彙報。

  那麼,怎樣才能抓住特色亮點呢?一是要把最鮮亮、最感人的內容放到最前邊,放到最顯眼的位置上,越是有特色、閃亮點的工作越要濃墨重彩,集中反映,使之成為整個材料的重頭戲,而對於一般化的、共性的東西則要儘量少彙報,或一筆帶過,點到為止。二是要把閃現亮點、最有特色的做法、制度、措施等說清說透,把最得意、最主要的工作成績儘量展現出來,把最具個性、最鮮活的經驗體會充分挖掘出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三是要把那些有話可說、有思想可挖、有經驗可總結的內容,作為出彩的地方努力把它寫實、寫好、寫到位。

  四、認真提煉概括,寫出思想深度

  起草彙報材料不但是一個蒐集資料、積累資料的過程,而且是一個研究工作、總結經驗、昇華理論的過程。彙報材料的思想性,體現在材料、事例、情況和闡述的道理之中。彙報工作是要適當發議論的。“發議論”就是要通過對一系列材料的解釋、分析、綜合、提煉,更清晰、更系統、全面地說明情況,從而讓上級領導瞭解事情的真相和來龍去脈,並從事實背後找出本質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得出規律性的結論。

  那麼,怎樣在彙報材料中體現出思想性呢?主要應把握三點:一是要善於理性分析。二是要善於深入挖掘。三是要善於綜合概括。

  五、講究結構層次,注意語言得體

  彙報材料一般包括工作開展情況、做法成效、經驗啟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今後打算等內容。在結構上首先脈絡要十分清晰,其次是線條要單一,再次層次不要過多。

  彙報材料主要是說給人聽的,這就要求彙報語言要實在、簡明,要客觀、翔實,有血有肉,有鮮活的東西,不能老是乾巴巴的,就幾個觀點、幾根筋,該用事例、數字說話時就要用事例、數字說話,該量化的就要量化。需要虛化時也得“虛”,該歸納的就要歸納,該概括的就要概括。

  六、首尾相應,請領導指出錯誤和紕漏

  提示一點:在整個彙報過程中需備錄音裝置,便於事後整理領導指示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