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致家長一封信

  寶貝們將告別幼兒園生活,從大班的小朋友變成一名小學生,這個階段,家長們應該如何做呢?這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尊敬的各位家長:

  感謝你們對XX鎮學前教育工作的理解與支援,感謝你們對幼兒園老師的信任。下半年,大多數符合條件的大班幼兒將要進入一年級就讀。在此,鎮中學就相關事宜告知各位家長,敬請各位家長給予配合和支援。

  1、所有進入一年級就讀的學生必須在2014年8月31日前年滿6週歲。在此請各位家長明白:***1***、義務教育階段,原則上不准許留級。***2***、留級對孩子有害無益。***3***、小學的學習任務相當重,一年級開始要學習語文、數學、科學、社會與思品等七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的課程達到十門,要考試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和思品。***4***、到初中後,年齡小的,成績優秀的幾乎沒有,並且厭學情緒相當嚴重。***5***、專家說:孩子六週歲半到七週歲上小學最好,現在小學生作業多,這個年齡的孩子手、腕部的肌肉發育成熟了;從心理上講,更能夠輕鬆接受小學的內容,從而形成他的自信心,他的學習也就更積極,在班裡也會得到同伴的尊重,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年紀小的孩子與適齡上學的孩子在一、二年級時也許看不出有什麼差異。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習難度突然加大,很多小齡上學的孩子會出現一種"馬鞍現象",即在學習成績上出現一個低谷。希望各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不要過早的讓孩子進入小學就讀,不要讓本該遊戲的孩子過早的背上重擔,不要揠苗助長,苦了孩子,甚至害了孩子。

  2、沒滿6週歲的幼兒,家長可以選擇繼續在幼兒大班就讀,或者到中心完小學前班就讀。對幼兒來說,在幼兒大班就讀是最好的。

  3、凡是符合條件的幼兒將進入一年級就讀。就讀學校安排如下:

  ***1***、由於中心完小的場地和教室有限,只能辦四個一年級班,能接受一年級的學生數是220名。因此凡是戶口所在地屬於街道居委會、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農貿市場,XX村,方可到中心完小就讀一年級。***這些地方都沒有村級小學***

  ***2***、其他***她***幼兒,將在本村小學就讀一年級。XX村的到XX書院就讀。XX家莊的沒有村小的可到XX完小就讀一年級。北山林場的學生在XX完小就讀。

  敬請各位家長,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按照鎮中學的要求,將自己的孩子送往合適的學校***或者幼兒園***就讀。

  祝:各位家長身體健康,生活安康!

  祝:各位幼兒生活愉快,健康成長!

  XX鎮中學

  X.X

  篇二

  親愛的大班畢業班小朋友家長:

  大家好!

  寶貝們將告別幼兒園生活,從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一名小學生,這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為“第二個斷奶期”,我知道,家長比寶貝們更興奮、更看重它。但從幼兒園“邊學邊玩”的生活過渡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小學生,很多孩子並沒有準備好!!!這是幼小銜接的一個難點,也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很多要求,我們應該為畢業班的小朋友入小學做好充分準備,下面我們先根據以往經驗剖析一下最初的“小學生活”給孩子們帶來哪些不適,根據這些不適應我們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為孩子們順利接受小學生活做好一系列充分準備。

  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大的飛躍。從幼兒園“小朋友”成為一名小學生,許多幼升小兒童在上學之初,會覺得無所適從,那麼,為什麼孩子不能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呢?是這六個方面的“變化“造成的。

  1.教師的變化

  從幼兒園慈母般的老師變為了要求嚴格、期望值很高的老師,並且孩子一下子要面對至少5門功課的學習。

  2.行為規範的變化

  在幼兒園,孩子們沒有壓力很自由,可以無憂無慮的玩耍,更可以隨意在區角活動;而小學課堂裡,孩子必須安靜地坐在位子上面,有了紀律要求的約束。

  3.學習方式的變化

  上幼兒園,孩子們是在遊戲中學習,而上了小學是在正規的聽、說、讀、寫的環境下,按照各科目的要求來學習,並且一節課40分鐘、一天至少6節課的學習時間,對孩子來說太長了。

  4.夥伴朋友的變化

  孩子上小學,需要面對原來的夥伴分離,還要認識新朋友,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在新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被大家認同和接納。

  5.環境的變化

  在幼兒園學習比較自由活潑,也比較輕鬆,沒有壓力和負擔;而到小學則有考試、評比的具體要求,學習環境變為受教師支配,有作業、有考試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容易使孩子陷入無主意狀態,而出現學習障礙。

  6.目標的變化

  幼兒園沒有最終的學習目標。小學每科都有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目標,學習好是老師和家長一致的心願,這種期望和壓力,使每個孩子將面對、揹負這個壓力而行動。

  終上所述,孩子們來自這些變化而帶來的壓力所產生的不適是一種正常的表現,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們更自然、更快樂的適應小學生活,更好的與小學生活接軌呢?我們將為升小學的幼兒做一個幼小銜接的全方位素質訓練安排!

  一、首先培養孩子入學意識

  1、我們會組織孩子參觀附近小學,萌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憧憬和愛上學的願望。

  2、帶領孩子體驗一次“小學升旗儀式”,使孩子從喜歡到了解進入小學,意識到成為合格的學生必須要加倍努力。

  3、教師提出相應的要求和家長配合為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如生活要求必須按時睡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學習要求獨立完成作業固定的時間學習等。

  4、系統地對孩子做一個畢業的教育,為寶貝舉行畢業典禮,照畢業照,製作畢業紀念冊,用實際行動去體驗成長的快樂!

  二、 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

  ⑴學習的規則。如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上課認真聽講做作業時專心致志積極動手腦對幼兒進行正確坐姿。舉手姿勢的訓練要求幼兒愛護文具等。

  ⑵一日活動的規則。如遊戲時要求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玩玩具時輪流玩站隊一個跟著一個上下樓梯,靠右行過馬路走人行橫道等,幫助他們養成習慣提高遵守規則的能力。

  2、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和完成任務的能力。

  首先要讓孩子理解學習是一種任務是為了學到更多本領。然後有意識對孩子提出任務要孩子在指定的時間必須完成,要求幼兒清楚記住教師要求做的事不懂就問。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慢慢知道“一定要完成”的道理和“怎樣快速完成”的方法即要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隨便玩耍。我們在大班特地開展了“今天我是值日生”的活動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值日生去接受任務和完成任務,體驗到完整做一件事的快樂感和滿足感。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要求孩子能夠自己正確穿脫衣褲鞋襪,能夠大小便自理,知道課間先小便自己整理並保管衣物和學習用品,會用鑰匙開門懂得自我保護。在遇到困難時會尋求幫助,學會計劃和控制自己的活動和需要有時間觀念和一定的獨立意識。為此我們對幼兒多次進行穿衣服等生活技能比賽,在競爭的氛圍中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4、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交往包括與幼兒交往和與教師交流兩個方面。開學初我們每天抽一定的時間讓孩子進行自我介紹進行以“我們都是好朋友”為主題的教育周活動在日常教育中組織“以大帶小”的活動有意識將內向的孩子與開朗的孩子安排在一起創設與同伴合作交往的機會,把與同伴合作變成一種需求如在遊戲過程中通過與同伴協商玩具的玩法和規則孩子們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人合作的意識,也不斷提高教師把內向的孩子帶在自己身邊使這些孩子從被動接受過渡到主動接近。以達到教育幼兒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與他人友好相處的目的。

  三、培養孩子適應學習的能力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歸根到底就是幼兒自我控制力的培養,學會遵守學習規則參照學習的規則培養堅持性培養注意力能夠按老師的指令行動。

  2、培養孩子口語的表達能力和聽的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我們除在日常教育中注重發展幼兒的語言外還利用各種途徑進行強化訓練。如舉行講故事比賽定期根據孩子關注的問題擬定話題讓幼兒充分提問自由發表意見並組織幼兒進行論如“吃零食是好還是不好衣服穿多好還是穿少好”等。幼兒之間、師生之間有交往、討論的機會激發了幼兒說話的勇氣和興趣增強了幼兒口語表達的自信心提高了表達能力。在日常教育中我們對幼兒聽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是同等的學會傾聽他人談話並理解也是語言教育中必須達到的目標之一。首先要培養孩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如將各種不同的聲音錄在磁帶上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感受其中的樂趣要求幼兒聽完故事後再提問。然後要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老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任務進行簡化如傳話遊戲。等幼兒熟悉後再提高要求同時發出多重指令或學習用多種方法表達同種內容。聽說相結合以達到訓練幼兒聽能力的目的。

  3、教給孩子一種閱讀的興趣。

  我們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能夠安靜閱讀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如能按順序觀察畫面理解它們內在的關係培養一定的讀書技能如按頁碼翻書等。教育孩子愛護圖書不撕不折看完書後放回原處並給孩子提供閱讀的機會和條件準備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佈置幼兒閱讀的相應環境等。

  4、要發展孩子手的小肌肉的協調。

  必須加強幼兒手的小肌肉協調性的訓練培養正確的握筆姿勢。如通過繪畫活動提高幼兒劃線條的流暢性,提高對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協調的能力通過日常生活中幼兒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鍛鍊手的靈活性。

  5、培養孩子生活的適應能力。

  要求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如按時睡眠按時起床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席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等。

  四、幼小銜接文化課

  1、幼小銜接拼音練習;

  2、漢字書寫認詞練習;

  3、數學生活應用練習;

  4、古詩理解背誦練習;

  五、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著重培養自信寶寶,鍛鍊孩子善於表達的勇氣,積累必要的安全意識。

  伴隨夏天的到來,幼兒園的孩子們即將畢業,作為老師,更是不捨,帶著這份不捨送上對孩子們的祝福:可愛的小寶貝們,恭喜你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在這即將離別的日子裡,想說的話很多很多,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儘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好好學習,從一個天真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成為健康快樂優秀的小學生,我們希望你們是一隻只小鳥,從這裡騰飛,希望你們是一艘艘小船,從這裡起航;希望你們是一匹匹駿馬,從這裡揚鞭,願你們將來能用勤勞和智慧去成就未來!

  XXX

  X.X

  篇三

  親愛的大班家長朋友:

  再過兩個半月孩子們就要走出幼兒園踏進小學的校門,我們可以一起為孩子們的入學前期做好哪些事情呢?幼兒園為大家整理了近期活動和家庭教育事項,請跟隨我們一起認真瀏覽以下內容!

  幼兒園開展的系列活動

  1.“我心中的小學”—— 6月8日上午9:30幼兒園組織大班級部幼兒走進溫泉小學、看看小學、瞭解小學,開展畫畫小學、談談小學活動。家長朋友關注班級QQ群,根據班級教師的整理和總結有針對性的進行家庭教育。

  2. 家長專題會——6月13日下午3:00由溫泉小學教師在幼兒園四樓功能廳召開大班“幼小銜接”家長專題會,向家長傳遞幼兒入學前應做好哪些家庭指導和習慣養成。請大班家長帶好筆、本,提前10分鐘到園;建議爸爸或媽媽一人蔘加即可,不得缺席!

  3. 小學教師進幼兒園課堂——6月14日上午邀請小學教師走進幼兒園大班課堂,給大班孩子上一節課,既可以掌握孩子的現有水平又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與小學教師課堂接觸的平臺。活動後班級教師會在QQ群上傳照片和課堂小結,家長注意查收並做好家庭後期指導。

  4. “我們共同約定”——培養孩子的按時到園、珍惜時間、完成任務的習慣和意識。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們討論確定“班級還有哪些規則我們要遵守”,確定後製作上牆。

  5.“我是值日生”——培養孩子的自我+++++++++6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值日生”職責的不斷變化形成孩子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6.“溫泉中心週報”——在班級區角中開設“溫泉中心週報”,通過小朋友擔當小記者、根據週報內容進行採訪,將採訪內容記錄、呈現,提前培養孩子做板報的能力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表達能力。

  7. 堅持常規性、養成性習慣的培養——堅持做好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整理;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適當延長一次活動的時間,鼓勵孩子有始有終做完一件事情;關注孩子同伴間的社會交往,讓孩子學會基本的交往技巧,能處理相互間的矛盾;培養孩子遵守群體生活規則的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增強孩子的責任意識;重點培養孩子的課堂紀律。***家長朋友在家庭中需要和幼兒園同步實行***

  入學前家庭的教育工作

  1.檢視“溫泉中心幼兒園”微信公眾平臺近期每日第三版和第四版教育部發布的“幼小銜接”教育視訊,內容很有針對性、教育性,教育專家融入其中開展,建議家長觀看。

  2. “幼小銜接應該是孩子、家庭、幼兒園、小學四位一體的共同努力。有些家長會認為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和學校,自己的任務就完成了,頂多再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或者輔導班,反正不差錢,很顯然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在孩子任何一個階段的成長過程中,家庭都有重要的影響,父母的角色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選自董旭花《幼小銜接究竟要接什麼》

  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入學前以下習慣:

  作息規律。

  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鼓勵孩子多交新朋友。

  陪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滿足孩子好奇心的探索。

  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學校和學習。

  對孩子有適當的約束。

  給予孩子適度關注。

  做個好榜樣。

  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儘量不包辦代替

  希望以上內容家長朋友認真瀏覽並落實,我們一起為孩子入學前的習慣和行為養成銜接!

  XXX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