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木黴拮抗黃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

  摘要木黴是一種重要的生防菌,對黃瓜枯萎病菌有很強的拮抗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有:競爭、重寄生、抗生、溶菌作用。溫室盆栽試驗顯示,木黴可顯著防治黃瓜枯萎病菌。
  關鍵詞木黴;黃瓜枯萎病菌;生防
  
  木黴***Trichoderma spp.***屬真菌界、雙核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綱、叢梗孢目、叢梗孢科、真菌屬,是迄今為止研究和應用最多的一類生防菌[1]。木黴的生防機制複雜,主要包括競爭、重寄生、抗生、溶菌等[2]。研究木黴對病原菌的作用機制及防治效果,可以優選木黴菌株,從而提高生防效率。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以病株上分離的黃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為拮抗物件,土壤中分離的木黴菌株為拮抗菌。
  
  1.2試驗方法
  1.2.1競爭作用。採用對峙培養法[3],在直徑為9cm的PDA平板一側接種直徑為5mm的病原真菌菌絲塊,在平板另一側接種拮抗菌,28℃共培養,觀察兩菌的生長情況。
  1.2.2重寄生作用。在PDA培養基中央放置1塊20mm×20 mm無菌蓋玻片,在左側距蓋玻片40mm處接種木黴,右側距蓋玻片20mm處接種黃瓜枯萎病菌,28℃恆溫培養。取下蓋玻片,於顯微鏡下觀察菌絲體的作用方式。
  1.2.3抗生作用。在裝有100mL PDB的三角瓶中接入直徑5mm的木黴菌塊,28℃、150rpm培養6d,取濾液離心後過0.22μm細菌濾器。在90mL、45℃的PDA中加入10mL上述濾液,搖勻倒成平板,接種直徑為5mm的黃瓜枯萎病菌菌塊。28℃恆溫培養,觀察生長情況。
  1.2.4溶菌作用。將培養4d的木黴發酵液8 000rpm離心10min。取15mL上清液倒入培養皿中,接入黃瓜枯萎病菌菌塊。淺層培養5d後觀察生長情況。以高溫滅菌的木黴上清液中培養的病菌菌塊為對照。
  1.2.5盆栽試驗。將黃瓜種子經70%乙醇消毒1min,2% NaClO消毒5min,55℃溫水浸15~20min,25℃浸泡2~3h,無菌水沖洗3次,25~30℃下催芽1~2d。將黃瓜枯萎病菌接種到麩皮∶玉米粉為3∶1的培養基中,28℃恆溫箱中培養至長滿整個三角瓶。將催芽基本一致的黃瓜苗在木黴菌懸液***約1×108cfu/mL***中浸1h,取出於滅菌濾紙片上乾燥1h後,播種於拌有黃瓜枯萎病菌製劑的土壤中。以無菌水浸種處理為對照。
  2結果與分析
  
  2.1競爭作用
  平皿對峙試驗顯示,木黴生長迅速,可快速佔據空間,有很強的生長競爭優勢,能有效抑制黃瓜枯萎病菌的生長。
  
  2.2重寄生作用
  顯微鏡下觀察到木黴菌絲體纏繞著黃瓜枯萎菌絲生長,並在病菌菌絲上產生大量分枝,產生寄生作用。
  
  2.3抗生作用
  在PDA培養基中加入10%的木黴發酵液後,黃瓜枯萎病菌菌絲生長不旺盛,與對照有顯著的差異。
  
  2.4溶菌作用
  在未滅菌的木黴上清液中培養的黃瓜枯萎菌塊,僅有細小菌絲的生長,數量較少;而在滅菌後的上清液中,黃瓜枯萎菌生長旺盛,形成大塊菌絲團。
  
  2.5盆栽防效試驗
  盆栽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木黴浸種處理的黃瓜幼苗死亡率為25.0%,顯著低於對照的66.7%。
  
  3結論與討論
  
  作為安全而環境友好的生防因子,木黴在田間的施用可有效地防治作物病害,從而避免大量使用農藥導致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作物農藥含量超標及環境汙染等問題[4-6]。因此,對木黴生防機制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將對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4參考文獻
  
  [1] 辛雅芬,商金傑,高克詳.拮抗木黴菌的生防機制研究進展[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5,33***4***:88-91.
  [2] HARMAN G,HOWELL C R,VITERBO A,et al.Trichoderma species-opportunistic,avirulent plant symbionts[J].Nature,2004***2***:43-56.
  [3] 蒲金基,曾會才.綠色木黴LTR12-1對黃瓜枯萎病菌防治作用機制的初步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02,22***4***:22-25.
  [4] 呂天曉,徐鳳花,李世貴,等.生防木黴菌原生質體的製備及再生研究[J].生物技術通報,2009***4***:130-134.
  [5] 莊敬華,陳捷,楊長成,等.生防木黴菌生物安全性評價[J].中國農業科學,2006,39***4***:715-720.
  [6] 王勇,王萬立,劉春豔,等.生防木黴菌Tr9701的鑑定及其生物學特性[J].華北農學報,2006,21***1***: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