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汙染科技論文

  在城市化程序中,光汙染已成為繼大氣汙染、水汙染、噪聲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之後的一類新興環境汙染。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城市光汙染相關問題

  摘要:在城市化程序中,光汙染已成為繼大氣汙染、水汙染、噪聲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之後的一類新興環境汙染。雖然它的危害顯而易見但目前還未列入環境汙染防治範疇。隨著光汙染的危害愈演愈烈,光汙染已引起科學家們的重視。針對城市光汙染的現狀分析其對人類的危害,立法情況,討論應對措施十分重要。

  關鍵詞:城市光汙染光汙染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立法現狀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前言:光汙染通常是指過量的光輻射, 包括可見光、紫外與紅外輻射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的總稱。溢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在現代城市建築中所產生的光都可以定義為光汙染。***邵力剛,2006***

  但是, 由於人們的忽略,我國許多城市不能合理利用燈光照明,有關光汙染的研究還停留在光汙染概念探討階段,沒有構建城市光汙染綜合延緩體系。城市光汙染防治是一個系統工程, 不僅涉及政府、企業和廣大公眾, 而且還需要從規劃設計、行政監管、法律法規、技術創新、教育宣傳等多層面來研究。

  1光汙染分類

  國際上將光汙染分為3 類:

  1*** 白亮汙染:是指陽光照射強烈時, 城市裡的玻璃幕牆等反射的光線, 眩眼白亮, 這稱為白亮汙染。

  2*** 人工白晝汙染:指夜間的室外照明,如商場、酒店的照明等所造成的汙染。

  3*** 彩光汙染是指舞廳、夜總會安裝的黑光燈、旋轉燈以及閃爍的彩色光源即彩光汙染。***王偉武,2008***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型光汙染層出不窮。光汙染也不僅僅指對人生理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的光害,也包括有害於環境和其它生物的光害現象,以及城市中雜亂的視覺環境汙染。***代楊,2011***

  2光汙染的產生原因

  光汙染的社會化是現階段的普遍問題,然而光汙染的產生原因是因為點光源的大量應用。所以如何治理光汙染可以從產生原因著手。

  2.1 城市建設中的光汙染原因

  社會上為了使建築物美觀,過多使用玻璃牆,使得建築”閃閃發亮”,但是牆壁反射的光線比陽光更加刺眼,給人的危害可想而知。據測定:白色的粉刷面反射係數為69%~80%、鏡面玻璃反射係數為82%~88%,比毛面磚石外裝修築物反射係數大10 倍左右,這就大大超過人們生理上的適應範圍。***黃小錦,2011***

  刺眼的廣告燈、河堤的夜景燈遍佈城市的各個角落。奪目的廣告燈、夜景燈等將夜空變成了白晝,星空的美景慢慢離人們遠去。尤其是大型音樂噴泉的高射燈燈光過於強,像西安、鳳縣、漢中等地都設有這樣的燈具。

  路燈使用不當。過多的路燈使得路面燈光過強,有些路燈的位置不當造成人眼的盲區,導致車禍。

  建築工地上高亮度的大燈存在過多。建築工地所用燈亮度太強,管理不當,影響居民休息。

  2.2 人們生活的文化觀念方面的原因

  由於人們對光汙染還不是特別瞭解,所以在人們的意識裡並沒有對光汙染採取防範措施的觀念。對於照明人們,人們更多的是關注燈光的美化效果。為了讓居室看起來更加“富麗堂皇”,一些家庭選用顏色較亮的瓷磚裝修,甚至在室內安裝多個鏡面、刷白粉牆等,以上這些都是產生光汙染的原因。***郝歡,2011***

  3光汙染的危害與增長

  光汙染是繼四大汙染物之後的又一大汙染源,並且這一汙染源有可能成為21世紀直接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又一環境殺手。

  3.1光汙染的危害

  研究發現, 光汙染使天文觀測的“視力”下降, 誤導飛機和候鳥的飛行, 影響視覺辨識, 產生眩光與過熱。長時間在光汙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視力急劇下降, 同時產生頭昏、心煩、失眠、食慾下降、情緒低落、身體乏力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光汙染使數量巨大的城市昆蟲和鳥類死於非命, 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

  3.1.1光汙染對人們健康的影響

  刺眼眩目的燈光危害人的視覺功能、擾亂大腦神經的功能。孩子對光的刺激格外敏感,受到光的刺激時大腦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一些年輕父母,在孩子臥室裝上長明燈,讓孩子“亮睡”,這不僅不會助於孩子睡眠,而且會妨礙孩子鈣質吸收,誘發近視甚至白血病等疾患。

  3.1.2光汙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光汙染給居民生活帶來麻煩。夏天玻璃幕牆強烈的反射光進入附近居民樓房內,增加室內溫度,影響正常生活。

  有些玻璃幕牆是半圓形的,反射光匯聚容易引起火災。在德國柏林,1987年曾發生一場火災,元凶就是對面高層玻璃幕牆產生的聚光。

  3.1.3光汙染對生態的影響

  光汙染不僅危害人類健康,而且影響動植物的繁殖,造成數量巨大的城市昆蟲死於非命。

  大多數動物在晚上不喜歡強光照射,大多會選擇黑暗時刻出來覓食,可是夜間室外照明產生的光往往打亂了動物生物鐘的節律,通過破壞昆蟲在夜間的正常繁殖從而破壞生態平衡。

  3.1.4光汙染影響城市環境和氣候。

  城市照明中的人工白晝光汙染,不僅耗電過多,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全國很多地方依然實行拉閘限電的措施來控制用電,而多度的人工白晝卻使得這些措施變得毫無意義。據統計,全球每年照明耗電約20 000億度,生產這些電力產生的CO2 和SO2 等廢棄物更是造成嚴重的汙染,也加劇了城市的“熱島現象”。

  3.2光汙染的增長

  由於各國對光汙染的狀況尚沒有精確測量和統計, 使得多達99%的人生活在光汙染中還依然不知不覺。例如發達國家,德國光汙染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 義大利和日本的增長率估計為10%和12%。近年來, 基於我國城市建築和照明的大規模增長, 預計光汙染增長速度不會低於發達國家,。

  4光汙染對駕駛安全的影響

  4.1光汙染對駕駛安全性影響概述

  光汙染對駕駛安全性影響主要表現在晝光光汙染中的白亮汙染和夜光光汙染中的彩光汙染。白天,城市道路兩側建築物的玻璃幕牆等如鏡子般反射陽光,會在瞬間遮住司機的視野,使駕駛員感到頭昏目眩,對駕駛員的視覺和心理產生強烈刺激,很容易造成意外交通事故。當夜幕降臨時,城市道路兩側五彩繽紛的瀑布燈、廣告燈、霓虹燈以及其它汽車燈等也會把駕駛員照得眼花繚亂,引起駕駛員錯覺和視覺疲勞。

  城市光汙染對駕駛安全性影響評價就是建立在對道路光汙染狀況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安全性評價指標的建立對產生光汙染的因素進行量化,運用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對道路光汙染進行分析和評價,將定性的分析轉化為定量的分析。根據評價結果判定道路關於光汙染的安全等級,可以得出現有的管理措施是否能夠滿足安全行車的需要。如果不能達到要求,就需要針對在評價過程中所發現的光汙染控制的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以改善狀況,同時為相關部門光汙染管理政策的提出和實施提供了理論支援。

  城市中光汙染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由許多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因素構成。同時,由於沒有法律約束,缺乏有效的管理。隨著城市現代化的飛速發展,致使光汙染對駕駛安全性的影響更加多樣和複雜。

  4.2幕牆玻璃光汙染已成為都市交通事故隱患

  不少高層建築為追求美觀,外圍多采用玻璃幕牆設計。但在陽光比較好的時候,玻璃反射太陽光,就造成了光汙染。在濟南一些路段的某些時間段,駕駛員能被強光刺得睜不開眼睛,行車安全受到影響。比如當建築物的反射光十分強烈時,駕駛員和副駕駛座上的人都會產生了眩暈感,然後下意識地把頭扭到一邊,嚴重時,光汙染會對司機造成眩光,導致短暫“失明”,幾秒鐘後,視覺才慢慢恢復。但這時如果汽車還在行駛,就很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

  適度的道路照明能夠增加行人的安全感,放鬆人們的神經,提高交通安全。但是過度的或者不適當的道路照明則會帶來眩光,引起眼部不適,影響行人和司機的視覺和情緒,進而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率。

  5我國光汙染的立法現狀

  從司法實踐和理論層面來看,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光汙染在我國環境保護法領域尚屬於立法空白點。但事實上,我國現行民事法律法規中已經具有了處理光汙染案件的法律依據,只是民法中對光汙染侵害的救濟條款尚存在侷限性,因此需進一步完善立法以及解決司法實踐中具體實施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的有關光汙染規定《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係。給相鄰各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汙染的規定,汙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83條是規範相鄰關係的,雖未直接使用光汙染一詞,但立法應隨著社會發展而完善,該條在列舉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之後又加上的“等方面”的相鄰關係。“採光”是相鄰關係的一種,採光權作為一種傳統的與財產所有權相關的民事權利,是指相鄰各方有權獲得生產、生活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線,因此相鄰各方應彼此給予對方方便,以實現各自的權利。光線不足雖然也能引起人們的各種不便,但它畢竟不是由於“人為向環境排入超過環境自淨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傳統意義上的採光權遭破壞不能算是環境汙染。因此有必要對傳統民法中的採光權做擴大解釋。

  光汙染侵害並不僅限於相鄰的不動產之間,光汙染可能因玻璃幕牆、拋光金屬板、霓虹燈等建築物附屬物產生,也可能因車燈、探照燈、電焊等流動光線產生。前者由於建築物為不動產,可採用相鄰理論;後者因附屬於動產則無法採用該理論。因而運用相鄰權理論解決光汙染侵害存在侷限性。我國現行立法中對光汙染侵害的法律適用僅有“相鄰關係”的規定,針對造成光汙染侵害的行為,受害人可根據鄰地利用權的規定主張賠償其損失***包括精神及人身損失***。鑑於光汙染對人身心及精神的損害極大,立法中應賦予公民或法人提起光汙染精神損害賠償訴訟的權利。

  6光汙染的防治對策與建議

  6.1儘快制訂我國防治光汙染的標準和規範

  在規劃和建設城市建築與照明時加入光汙染防治內容;加強對建築材料和照明產品的光汙染控制和檢測;建立光汙染研究、評價和檢測體系;學習環保發達國家建立光環境保護區***如黑天空公園***。頒佈相關法律措施,減少夜景燈使用,對路燈的燈光強度進行具體規定,儘量減少盲區。廈門市也曾頒佈條例“對周圍環境會產生光照汙染的玻璃幕牆,應採用低輻射率鍍膜玻璃或非拋光金屬板,不得采用鏡面玻璃或拋光金屬板等材料”。

  6.2宣傳光汙染的相關知識及其危害

  在街頭小巷及社群張貼海報,分期擺攤設點展示有關圖片。也可以將其編入課本,將學生的知識觀念加強,使其對父母產生二次影響。使其對室內燈具裝飾謹慎選擇,儘量減少對身體的影響。

  6.3技術改革

  雖然現階段沒有規範技術可以根治光汙染,但可以從以下方面規避光汙染:例如儘量不用大面積的玻璃幕牆採光,減少汙染源;多建綠地,實施綠化工程,改平面綠為立體綠化,大力植樹種草,將反射光改為漫反射;是限定夜景照明時間,改造已有照明設施;採用新型節能照明技術;合理選擇光源等***張淑琴,2008***

  ***建立和健全監管機制

  認真做好防治光汙染監督與管理工作,通過相關規章制度做好照明工程的光汙染審查、鑑定和驗收工作,減少光汙染。***邵力剛,2006***。以政府為主導建立監管體系, 從工程實施主體、工程參與客體、工程監管主體等方面構建光汙染防控監管體系, 制定相應的管理和監控辦法,達到減少光汙染的目的。***王偉武,2008***

  6.5利用林木減少光汙染

  林木的作用有很多:減少地表徑流風險、改善空氣汙染。同時,林木作為公路中的綠化帶可以減少空氣中的汽車尾氣含量,形成阻隔避免相向而行的汽車之間的燈光干擾,減少交通事故。可以通過加大林木建設來減少光汙染。***袁德華,2010***

  結語

  人們熟知水、氣、聲等環境汙染,但卻忽略對人體有害的光汙染。目前,光汙染的危害程度有逐漸加劇的趨勢,所以每個人都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我們要從根源處杜絕“光汙染”的發生。城市的建設應該以人為本,應該控制和揚棄干擾人類健康的建設。追求城市的現代化非一個“亮”字所能概括。正如羅馬哲言云:“一座城市既然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製造明亮。”

  參考文獻

  [1] 邵力剛,劉蓓.城市光汙染及其防治措施[J].燈與照明,2006,30***1***:13-15.

  [2] 王偉武,周賢賓. 城市光汙染防控與減緩的綜合對策體系[J].城市問題,2008***10***:71-74.

  [3] 代楊.城市光汙染對駕駛安全性影響評價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2,38***3***:87-90.

  [4] 黃小錦. 光汙染影響我們的生活[J].北方環境,2011,23***11***:255-256.

  [5] 郝歡,王紅陽,夏強,任立,周妍.城市景觀建築光汙染問題芻議[J].現代園藝,2011***17***:13.

  [6] 張淑琴,張彭.淺議光汙染的危害與防護[J].內蒙古環境科學, 2008,20***1***:100-102.

  [7]袁德華. 樹木:以低成本緩解城市汙染[N].中國綠色時報,2010-7-12***3***.

  [8]楊建中.淺談城市汙染及其防治[J].前沿,1994***8***:47-48.

  篇二

  城市中的光汙染

  摘要 文章首先針對目前廣泛存在與城市環境中的光汙染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其來源以及對於環境和人類的影響,而後進一步根據分析得到的結論提出了治理光汙染的若干方法和可行途徑,對於城市中的光汙染治理有著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 城市;光汙染;治理;對策

  科技的發展,在極力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在從多個側面對人們的生活狀態施加著各種各樣的影響。尤其是在城市中,為了追求良好的照明效果以及裝飾效果,各種光源以及鏡面在城市中層出不窮,然而所有這些,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和美感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以及健康帶來了不利影響。光汙染目前已經成為城市中重要的汙染源之一,必須受到重視並加以治理。

  1 光汙染的來源與影響

  就目前的狀況看,所有違揹人類生理與心理需求或有損於生理與心理健康的人工光源都屬於光汙染的範疇,主要包括眩光汙染、射線汙染、光氾濫、視單調、視遮蔽、頻閃等多個方面。在現今社會中,光汙染主要來源於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白亮汙染。隨著建築科技的發展,城市美觀越來越在建築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玻璃以及陶瓷幕牆的種類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城市環境光汙染也日趨嚴重。所謂白亮汙染,就是城市建築物中使用的各種具有反射特質的建築材料對日光進行反射形成,經過反射的光線耀眼奪目,並且在城市中呈現出多角度特徵,使得這種光汙染充滿於城市環境中。相關研究發現,長期處於此種環境之下,對於視網膜和虹膜都有著極大地損傷,視力將隨之下降,並且白內障的發病率亦可增長到45%之多,同時白亮汙染還能夠造成人體亞健康狀態,導致食慾下降、情緒低落、身體乏力等問題。除此以外,對於日光的反射還有可能造成室內溫度變化,雖然處於特殊功能玻璃幕牆保護之下的建築會呈現出一定的室內恆溫特徵,但是經過反射而進入室內的陽光會造成室內溫度上升;而如果玻璃幕牆隨著建築物的設計呈現出一定弧度,還有可能造成太陽光的反射匯聚引發火災;同時,玻璃幕牆對於光的反射作用,也常常會成為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

  其次是人工白晝。這主要是指在夜間,人造光源將城市夜空照亮的現象。本來人造光源只會照亮地面附近景物,而照向天空的探照燈雖然在城市中相對不算密集,但因為城市大氣中存在的大量粉塵和水蒸汽等懸浮微粒造成的光線漫射作用,使得整個城市夜空都被照亮,最終形成城市上空發亮的現象稱作人工白晝。人工白晝對於人類並沒有直接的危害,但是對於生物鐘存在很大影響。不僅僅城市中生活的昆蟲和鳥類的生物鐘都會受到影響,就連人類的生物鐘也會受到影響,總體而言對於整個生態環境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

  最後是彩光汙染。城市中無論是照明景觀還是娛樂場所,都會重點考慮其觀賞性而安裝多種顏色的燈,這一類的燈具通常都由充滿稀有氣體的燈管來實現對於色澤的控制。但是此類燈發出的光線,其中不僅僅包括各種顏色的可見光,更可能包括一定成分不可見光,對於這一部分不可見光線,有可能存在對於人體有害的光成分。如果長時間收到這些彩光照射,輕則造成亞健康,出現噁心、嘔吐、頭暈以及失眠等症狀,重則甚至有可能導致白血病、白內障、癌症以及其他中樞神經病變。

  2 城市光汙染治理

  關於上文中提到的城市諸多光汙染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考察並且提出相應的改善方案。具體而言,可以才去的行動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2.1合理選擇建築材料

  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建築材料,其選用都是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在對室外幕牆進行選用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考慮到建築本身內部環境對於幕牆功能的需求以外,還應當注意建築物本身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的需求。建築處於城市環境中,其存在必然能會對城市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於光汙染方面必須做出必要考慮。對於這一層面而言,一方面樓宇的設計人員應當對相應的環境做出必要考慮,合理選用幕牆;另一方面也應當積極發展幕牆材料,降低白亮汙染。同時,對於室內建築材料的選用,諸如瓷磚等材料,也應當適當進行考慮,避免在居室大面積使用,確保生活環境的合理營造。

  2.2注重夜間環境打造

  雖然人工白晝對於人類的影響相對比較小,但是當城市中人工白晝的光汙染達到一定程度時,窗簾以及百葉窗就無法做到有效遮蔽光源,從而對人體造成影響。在有光的環境下,人類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因此體內激素以及內臟工作都會受到影響,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對於這種問題,早有國際黑暗天空協會***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對城市問題進行關注。城市相關部門也應當積極採取措施,對城市中的人工白晝汙染源進行控制,對於夜間照明光源進行登記核查,並且對探照燈嚴格控制。對於夜間照明以及裝飾用電進行時段稽核,在打造城市夜間環境的同時為節能做出適當考慮。

  2.3落實安全照明

  首先需要對目前在使用的照明以及裝飾用燈,尤其是彩燈進行核查,確保其安全性,並且對於可能存在健康隱患的燈具進行登記控制,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設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配合控制。此外,還應當積極發展替代的安全照明以及裝飾燈具,確保彩光照明的安全。與此同時,應當儘量將光線狀態進行量化,加強對於光強度的可控性以及依據。

  3 結論

  城市中的光汙染問題,已經到了危害人類健康的地步,有鑑於此,必須對你其進行正視。對於光汙染的治理,一方面需要政府積極出臺相應政策進行糾正,另一方面還需要社會範圍大力度的宣傳,全民參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瀟,何書喜.光汙染對人眼視覺質量的影響[J].國際眼科雜誌,2010,10***3***.

  [2]張麗娟.光汙染的危害與防治[J].山西建築,2004,30***12***.

  [3]霍海波,譚波.城市中的光汙染及防護措施[J].科技資訊,2009***10***.

  [4]王亞軍.光汙染及其防治.安全與環境學報,2004,4***1***.

  [5]樑紅山.光汙染對人體危害及預防.勞動醫學,20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