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硬碟維護論文

  確保計算機硬碟的正常工作和執行是計算機正常工作和執行的基礎和前提,對計算機硬碟故障檢測、維護進行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對我們認識和了解計算機硬碟,對硬碟進行檢測和故障清除有所幫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硬碟維護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硬碟維護論文範文一:計算機硬體組成裝置維護技術探析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對計算機硬體裝置的維護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計算機操作與維護人員需根據計算機的實際執行情況對裝置出現的故障進行及時分析和處理,利用所掌握的最實用技術進行維修,有效提升計算機硬體維護的整體技術水平。本文在計算機硬體組成裝置的基本維護原則基礎上對計算機硬體裝置的維護技術做深入探析。

  計算機硬體組成裝置的維護問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計算機;硬體組成;裝置維護;技術;探究

  中圖分類號 TP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35-0117-01

  伴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電子資訊科技也獲得了高速發展,其中尤以計算機的發展最為迅速。就目前來看,計算機已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使用工具,而不僅僅只是高階人士所擁有的一種高科技產品。計算機的出現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實時共享和快速傳遞,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由於內外界因素造成計算機硬體故障問題,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和執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而強化對計算機硬體的維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計算機硬體組成裝置的基本維護原則

  1.1 預防為主的原則

  首先需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計算機使用中最常進行的操作是開關機,在計算機開機前需先開啟電源,並在電源接通、電壓穩定後再進行開機啟動.相關研究發現,規範操作能夠延長計算機電源等相關硬體裝置的使用壽命。我國生活用電電壓通常為22OV,而計算機裝置電源電壓通常為110V,因而倘若電源啟動後直接開啟計算機開機系統,極易由於計算機電壓突增導致計算機硬體壽命降低或硬體損壞。計算機關機時倘若遇到宕機等特殊情況,首先需要考慮利用系統進行關機,而不是直接按主機開關,以免造成作業系統損壞。二是強化計算機使用常識。如計算機應擺放在靠近視窗的通風位置,利於計算機硬體散熱;倘若遇到雷雨天氣,應儘量減少計算機使用時間,以避免雷擊產生的感應電流匯入計算機裝置,造成硬體損壞[1]。

  1.2 做好環境控制工作

  一般情況下,適宜的計算機硬體裝置工作環境溫度在18-3OC之間,長期處於溫度較高的工作環境之中,極易造成硬體裝置老化。因而通常情況下,計算機裝置通常存放於視窗等空氣流通好且乾燥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應儘量減少陽光直射計算機裝置,尤其是夏季環境溫度整體較高時更應避免陽光直射。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硬體裝置工作環境溼度在40%-70%之間,環境溼度較低,極易引發裝置故障。如受靜電影響,產生錯誤資訊等,造成元器件損壞;環境溼度較大時,極易使計算機裝置表面出現結露,從而使電路板元器件等出現鏽蝕問題,導致硬體裝置電路出現故障。

  2 計算機硬體裝置的維護技術

  2.1 計算機整機的維護技術

  在進行計算機整機維護時,應將其放置在通風條件較好、環境相對潔淨的區域,因為通風條件較好、環境相對清潔的環境可降低灰塵過多、裝置溫度過高等因素對計算機硬體裝置產生的影響。對於停用時間較長的計算機,應切斷電源,為保證裝置以後使用時可正常運轉需定期開機執行***儘量保持開機執行時間在2小時以上***,通過開機執行,可將裝置中存留的潮氣通過執行散熱的方式清除,減少室內潮氣對計算機硬體裝置造成的損壞。

  2.2 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的維護技術

  中央處理器***CPU***是計算機硬體組成中的控制裝置,對CPU進行維護,首要的一點是確保其在具有一定額定頻率的條件下運轉,長時間處在頻率較高的條件下會縮短中央處理器的使用壽命,使CPU的效能下降。再者,還需營造通風順暢的CPU工作環境,倘若散熱不暢極易導致CPU執行異常,這種條件下計算機極有可能出現原因不明重啟,嚴重時會損壞計算機的CPU。因而,在進行CPU維護時,應選用效能較好的CPU風扇,並定期對散熱風扇和CPU散熱片進行除塵,減少灰塵累積過多引起的通風不暢,造成計算機CPU故障[2]。

  2.3 計算機電源的維護技術

  計算機裝置的主要供電裝置便是計算機電源,通過配備獨立電源插座減少由於長時間使用電源造成線路過熱問題。在實際選購電源時,應選擇具有較好質量的電源,並定期對計算機主機箱內配備的電源盒進行深度清潔,減少由於灰塵長時間聚積,產生的計算機電源使用安全隱患。

  2.4 計算機顯示器的維護技術

  計算機的主要輸出裝置便是顯示器,顯示器對環境清潔度要求較高,因而對顯示進行定期清潔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的清晰擦拭過程中,應儘量不選用含有酒精的清洗劑,因為酒精會腐蝕計算機的顯示器外表塗層,特別是對於目前常見的液晶顯示器腐蝕更為嚴重。因而在清潔顯示器時通常選用專用擦拭紙,該擦拭紙在擦拭顯示器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絨毛,因而具有較好的顯示器清潔效果。再者,對顯示器進行維護時,還應當加強對顯示器的防強靜電維護工作,強靜電的產生通常是由於灰塵過多而引起的;顯示器自身對比度和亮度的設定應相對較暗,降低顯示亮度可有效減緩熒光粉、映象管燈絲的老化速度,可使顯示器磷光粉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應依據顯示效能合理設定顯示器解析度,解析度過大會使顯示器使用壽命降低。

  2.5 計算機硬碟的維護技術

  相對而言,硬碟是計算機硬體系統中較為脆弱的一個重要部件,通常明顯振動便會對硬碟產生致命損壞。因而在計算機的使用執行過程中,應儘量減少移動,從而避免由於振動造成的硬碟損壞。再者,硬碟是計算機的一種儲存介質,日常使用時硬碟超負荷運轉會對計算機的整體執行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長時間不間斷的進行PZP技術下載、看清晰度較高的影片等,都會造成計算機超負荷運轉,從而增加了硬碟損壞的機率。

  2.6 計算機主機板的維護技術

  計算機主機系統的關鍵硬體是主機板,主機板效能的好壞會對計算機能否正常執行產生直接的影響。倘若計算機主機板出現故障,通常會使整個計算機系統癱瘓,無法正常運轉。因而,在實際的計算機硬體維護過程中,應強化對主機板的維護工作。進行主機板維護時,首先須做好主機板清潔工作,拔下各部件進行灰塵清理,使用羊毛刷將各部件上存留的灰塵進行清掃,清掃過程中應注意不可碰觸主機板以外的其他部件。主機板清潔結束後,應使用烘乾機進行徹底烘乾或是遮蓋進行陰乾,以避免積塵附著在溼度過高的主機板上,造成主機板鏽蝕[3]。

  2.7 計算機記憶體條的維護技術

  在進行記憶體條維護時,如發現記憶體條表面發生氧化,造成接觸不良時,應使用橡皮擦進行擦拭,不可使用砂紙等進行擦拭,以免損傷記憶體條鍍層。

  3 結論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計算機的使用頻率也不斷增大。計算機硬體管理和維護工作的好壞不僅會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產生直接的影響,還會影響儲存檔案和資料資訊的安全。因而,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為了確保其正常穩定、安全執行,應做好定期維護工作,運用先進的維護技術,定期對計算機進行保養,確保計算機裝置的穩定正常執行,消除其在人們生活、學習、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童.計算機硬體組成裝置維護淺析[J].矽谷,2012,20:30-31.

  [2]閆巖.計算機硬體故障分析與維護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3:312,319.

  [3]朱力牧.計算機硬體故障分析與維護處理策略研究[J].電子製作,2014,6:101.

  計算機硬碟維護論文範文二:計算機硬碟故障檢測、維護探討

  摘 要:本文通過介紹計算機硬碟故障,包括系統不認硬碟、主載入程式損壞、分割槽表錯誤、分割槽有效標誌錯誤、FAT表讀寫錯誤和目錄表錯誤等常見錯誤,以及硬碟其他一些故障,並結合計算機硬碟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和探究計算機硬碟故障的檢測和維護,提高人們對計算機硬碟的日常維護工作,給予一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硬碟;硬碟故障;檢測技術;硬碟維護;分析和探究

  中圖分類號:TP307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科技的蓬勃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生產發展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大力支援。計算機硬碟作為計算機大量資料的重要儲存裝置,在計算機系統中充當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一旦計算機硬碟發生故障,很容易給人們帶來不同程度上的損失和影響。為此,本文重點講述的是計算機硬碟故障檢測和維護的相關知識,分別從計算機硬碟的常見故障和其他一些較少見的硬碟故障入手,尤其是在日常計算機硬碟的維護工作中,大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1 計算機硬碟故障檢測及排除

  1.1 硬碟常見故障

  ***1***系統不認硬碟

  系統不認硬碟,即系統從硬碟、光碟都無法啟動,使用CMOS的自動監測功能沒有發現硬碟的故障,多是由於連線電纜或IDE埠故障引起的。通過重新插接硬碟連線電纜,改用IDE口或電纜,能夠排除故障。當換用新電纜之後,故障仍未排除,則很可能是硬碟上的主從跳線原因,通過區分硬碟上的主從關係,重新接上電纜可以排除。

  另外,也有可能是CMOS的硬碟設定引數丟失,或是由於硬碟的型別設定錯誤引起。開機進入CMOS模式,檢查是否發生硬碟設定引數丟失,確定硬碟型別設定是否有更改,可以採用備份的CMOS資訊對引數進行恢復,或是通過CMOS設定中的“HDD AUTO DETECTION”選項,自動檢測引數。若上述兩種都沒有,則需要開啟機箱檢視硬碟引數資訊。

  ***2***主載入程式損壞

  主載入程式是檢測硬碟分割槽是否正確、確定活動分割槽,並將引導權轉移到活動分割槽的作業系統,通常位於硬碟的主引導扇區。當主載入程式損壞時,只能通過光碟引導啟動,並執行硬碟讀寫操作。可以採用FDISK中的硬碟主載入程式直接替換。

  ***3***分割槽表錯誤

  分割槽表錯誤會造成較大程度的損失,當硬碟中沒有活動分割槽標誌時,計算機將無法正常啟動。此時,可以通過光碟機引導系統,在此基礎上執行硬碟讀寫操作,並採用FDISK等進行活動分割槽的修復或重置。

  ***4***分割槽有效標誌錯誤

  主引導記錄是在FDISK進行硬碟分割槽時形成的,主要位於0磁頭0柱面1扇區。主引導記錄主要由主載入程式、分割槽表以及結束標誌55AAH等幾個部分構成,僅佔用一個扇區。內建檢查硬碟分割槽表的程式程式碼、出錯資訊內容以及出錯處理內容等。自舉分割槽標誌為80H,否則則為00H。當發生分割槽表存在多個自舉標誌時,會引起主載入程式錯誤,並給出“Invalid partion table”提示。

  ***5***FAT表讀寫錯誤

  硬碟資料的儲存地址主要記錄在FAT表中,當FAT表損壞時,會導致檔案內容丟失。針對此種情況,一般系統都自帶有兩個FAT表,當其中一個損壞時,另一個可以對其覆蓋和修復。使用者可以採用NU、DEBUG等軟體來完成修復工作。

  ***6***目錄表損壞

  目錄表主要用於記錄檔名的相關資料,尤其是檔名的起始簇號。受目錄表沒有自動備份功能的影響,當目錄表損壞時,會導致大量檔案丟失,給使用者造成嚴重損失。不過,採用CHKDSK、SCANDISK等程式,對硬碟中的*.CHK檔案進行搜尋,並將查詢到的*.DHK檔案的檔名進行更改,從而可以起到修復目錄表的作用。

  1.2 其他故障

  除了上述計算機硬碟中經常出現的故障之外,計算機硬碟故障還包括硬碟聲響較大或異常、BIOS無法正確識別硬碟、硬碟指示燈常亮或不亮,無法對硬碟實行分割槽或格式化、硬碟容量顯示錯誤、硬碟磁軌存在壞道等方面,以及邏輯驅動器碟符丟失或被更改、訪問硬碟時出現報錯現象。此外,第三方軟體的使用有時也會引起硬碟故障,或是由於硬碟保護卡錯誤而引起故障。在計算機硬碟的日常維護和故障處理中,使用者應該加以注意和防範。

  2 計算機硬碟維護

  2.1 注意防塵、防靜電

  在硬碟的日常維護工作中,使用者應該注意對硬碟進行防塵方面的工作,以免大量灰塵被吸附到碟片表面、主軸電機內或是堵塞硬碟呼吸過濾器,造成計算機硬碟故障。另外,使用者在維護計算機硬碟時,應該加強計算機硬碟在防靜電方面的能力,通過禁止在硬碟機加電啟動後隨意插拔,或是採用硬碟機加設接地的方式,進一步防止靜電致使硬碟上的微電子器件的損壞。

  2.2 減少硬碟移動及拆卸

  當計算機硬碟在工作時受到輕微震動,很容易促使碟片與讀寫頭摩擦,導致磁片壞軌或損壞讀寫頭。為此,計算機硬碟應該儘量避免震動和拆卸,若實在需要行動硬碟時,最好在關機半分鐘硬碟完全停止轉動後再移動。此外,由於計算機硬碟通常是在絕對無塵的環境下製造和裝配的,使用者最好不要私自拆卸硬碟,以免灰塵進入盤內造成損壞,致使資料丟失。

  2.3 定期整理和防護硬碟

  計算機硬碟使用久了,會產生大量的硬碟碎片,若沒有及時進行硬碟碎片整理,很容易影響到計算機硬碟的讀寫時間,同時,由於碎片增加了磁頭的移動頻率,致使CPU的換頁動作相應增加,虛擬檔案的讀寫也趨於頻繁,給硬碟磁頭尋道帶來了極大的負荷。

  此外,定期整理和防護計算機硬碟,還表現在對硬碟的病毒防護工作上。由於病毒主要攻擊的是計算機硬碟,而硬碟又是儲存使用者資料的主要場所,因此,使用者在日常的維護上,應該注意硬碟病毒的防範。通過使用最新防毒軟體,定期對硬碟進行防毒,並採用備份方式,以避免重要資料丟失。

  2.4 讓硬碟適當休息

  在當前的IT市場上,計算機硬碟的連續無故障時間在3-5萬小時左右。當硬碟長時間工作時,不但由於磁頭移動頻繁,會造成其工作溫度相應增加,而且也會縮短硬碟的使用壽命。為讓硬碟有適當的時間休息,使用者可以通過儘量減少長時間使用計算機的頻率,同時,可以在控制面板的“電源管理”中,將其中“關閉硬碟”一項設定固定時間,一般為15min左右。

  2.5 注意壞道檢測及修復

  硬碟的壞道具有擴散的破壞性,甚至是硬碟的一個簇出現壞道時,也很有可能會擴散並對硬碟造成整體上的損壞,尤其是在硬碟出現壞道後,使用者時不時地對硬碟進行格式化,更增加了硬碟壞簇的擴散。針對這種情況,若是硬碟仍在保修期內,使用者應該儘早進行硬碟的更換或維修,否則應儘量避免硬碟格式化,以免壞簇進一步擴散。

  3 結束語

  通過對計算機硬碟故障檢測、維護的探討,瞭解計算機硬碟存在的系統不認硬碟、主載入程式損壞、分割槽表錯誤、分割槽有效標誌錯誤、FAT表讀寫錯誤和目錄表錯誤以及其他方面的故障等知識,同時瞭解計算機硬碟的日常維護工作,幫助使用者加強計算機硬碟的維護工作,養成備份資料的習慣,最大限度減少硬碟故障的發生,並在處理故障時,能夠做到及時快速排除硬碟故障,將資料丟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馬俊.計算機硬碟故障檢測、維護探討[J].矽谷,2008,04***05***.

  [2]李樑.計算機硬碟常見故障處理方法及維護保養[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11***05***.

  [3]楊習勳.計算機硬碟常見故障處理及維護[J].華章,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