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職院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論文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培養良好的學風、教風,形成優良的傳統,發揮著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論高職院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論高職院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全文如下

  摘要:論述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和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現狀,並提出了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圖書館如何提高管理方法和服務途徑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文化建設 圖書館

  隨著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提出,全國各高等院校深入開展了校風、學風、教風建設,大力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而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具有高等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共性,必須突出高職院校“職”的特點。對於高職院校來說,校園文化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中建設中是必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對高職院校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的積澱和提煉,以學校辦學宗旨、價值觀念、辦學作風和道德行為準則為核心,能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學校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應該是:以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為核心,從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四個方面著手,以優美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藝術情趣、濃厚的學術氛圍、科學的人文精神,形成催人奮進、學以致用的學校精神和科學、民主、實用的價值理念。高職院校的特點決定了辦學方向,培養的學生是面向社會生產的技術應用型和複合型人才,這就需要行業拉動和社會參與,而不是孤立地生存發展。以石家莊資訊工程職業學院為例,經過多年的發展,學院由早期的場館建設轉到內涵建設,形成了以“重技善學、恆信自強”為院訓、以“專案教學、單元設計”為教學方法、以“優秀員工的搖籃、職業經理的基地”為辦學理念的特色校園文化。

  2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2.1 知識儲備中心

  圖書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館內有大量的文獻資源,有彙集古今中外、諸子百家的思想和學說,是各類科學、歷史和藝術的集散中心,是內涵豐富、知識多樣的第二課堂。豐富的專業書籍也為教師教學科研和學術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圖書館為高職院校當之無愧的知識儲備中心,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援。。

  2.2 文化傳播中心

  學校教育是現代人成長曆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確立和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校園文化陶冶的氛圍正是實現教育作用的最好手段,從而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與既定文化發生認同。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體現的校園文化是經過歷史沉澱、凝練和發展而形成的,直接反映了學校的教育價值觀。圖書館為學生汲取正確的書籍和資訊,通過各種活動如開展讀書節、舉辦徵文比賽、召開專業講座、與學生社團聯合開展互動等,傳播學校校園文化的精髓,提高學生文化品味,增強團體凝聚力,改善學風,引導學生將來能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2.3 全面人才培養基地

  圖書館是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重要基地。教學過程是一種知識的傳授和文化的傳遞過程,圖書館的閱讀活動和其他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則是一種思想影響和薰陶過程,她對學生的全面能力發展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

  3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現狀

  近年來高職院校蓬勃發展,但是其基礎是薄弱的,發展中許多問題需要重視。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處於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過渡的階段,在網路環境下,圖書館的現狀有以下幾點:

  3.1 傳統高職院校圖書館觀念封閉

  傳統的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觀念“重藏輕用”,只是重視藏書量。館藏結構嚴重不合理,如圖書既有中專層次的也有大專層次的;有的專業發生變化,內涵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圖書的結構沒有改變;有的新開專業圖書量很少等等。單一的藏書量成為評估高校圖書館的標準,忽檢視書利用率,這也造成一些高校圖書館為了達到藏書指標,盲目採購圖書,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給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帶來了很大麻煩,付出了很多無效勞動。

  3.2 傳統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管理方法守舊

  傳統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是“重物輕人”,主要是認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是靠資金投入,看重圖書館館舍的建設規模、裝置和館藏,輕視對人員培訓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圖書館靠行政人員和圖書館學專業人員已經明顯不能滿足資訊化社會發展和圖書館工作需要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資金大部分投入到物質資源,加重了物質所佔的比例,使人力資本和資訊科技開發資本所需資金相對短缺。

  3.3 數字館藏落後,與飛速發展的資訊社會及高職高專院校發展的需求不協調

  資訊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巨大變化,從紙質本跨越到電子資源、數字資源。而高職高專圖書館的使用者也從對紙質資源的利用度高變成更多的以數字資源的利用為主,特別對是網路資源的需求與移動終端裝置相結合的資源依賴更強。目前高職高專圖書館面臨的現狀一方面是圖書館的資源相對陳舊和落後,而另一方面卻是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得不到滿足。建設和發展數字圖書館必須有客觀現實基礎和經濟基礎作保證,數字圖書館是一項投入大、涉及面廣、耗時長、技術含量高的系統工程,必須腳踏實地,通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立足現實,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關鍵環節,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益。

  4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建議

  4.1 圖書館的場館建設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舍建築也屬於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如今,很多學校的圖書館都建在校園中央,氣勢巨集偉、典雅大氣,是校園文化的集中體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場館建設要正確把握圖書館的基本定位,以“靈活、適用、安全、美觀、高效、溫馨”等為設計原則,以“以人為本”為設計理念,體現出以“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創造出最靈活、最適用、最理想的空間,便於讀者、便於服務、便於管理。現代和未來的圖書館服務功能的綜合性和多樣性要求場館建設必須有合理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4.2 加強環境建設

  圖書館建設要重視與環境的和諧溝通,環境氛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由圖書館的地理位置、自然形態、光線設計等構成,人文環境則包括圖書館的建築造型、及周邊園林綠化佈置、室內外的裝飾燈等。圖書館的環境要具有高層次的文化底蘊、高格調的藝術情趣。鮮明的文化主題要滲透於室內裝飾、環境佈局、造型藝術、功能佈局等各個環節中。館內還要放置一定數量的綠植,以及名言警句和名人字畫,通過合理的配置更具有科學性、教育性和藝術性。為讀者提供文明健康的閱讀方式,讀者置身於其中,感受著現代特色的建築風格,體驗著先進的檢索裝置,享受著豐富的館藏資源,心靈得到了淨化,體驗著“人在書中,書在人中”的感受,從而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提高圖書館的使用效率。

  4.3 擴大館藏文獻的廣度和深度

  高職院校由於生源層次發生變化,讀者的知識結構也相應發生變化,對圖書的需求就發生了根本轉變,這就需要圖書館有大的投入,經常採購新的圖書以滿足新層次讀者的需要。圖書館首先要深入調查專業教師和學生對圖書的需求情況,再擬定相應的購書計劃。針對不同專業確立重點專業的採書標準,同時把內容健康向上的、有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的精神文化食糧提供給讀者。高職院校圖書館今後要在館藏資源配置中考慮到學科設定的專業性和科學性,增加專業圖書和特色文獻的數量,向專業性、學術性靠近,實行資源優配、及時更新。以石家莊資訊工程圖書館為例,適度增加相關專業職業資格鑑定類的書籍,為讀者考取本專業的資格證書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就業砝碼。

  4.4 提高館員素質

  館員是圖書館的形象代言人,是圖書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扮演著知識資訊管理者與傳播者的角色,引導讀者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既是終身學習的倡導者,又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者。館員必須樹立服務育人的意識,牢記“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關心讀者、愛崗敬業、微笑待人、周到服務。館員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能,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圖書館應該積極鼓勵館員外出學習及參加培訓,學習新的資訊知識和圖書管理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不斷髮展的技術需要。圖書館館員不僅僅要掌握圖書情報知識,還要定期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讀書節、讀書討論會等,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利用圖書的能力,強化學習的效果。各種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會對大學生有一種無形的正能量支配著他們的意識和行為,陶冶了情操,優化了心靈。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必將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