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研究論文

  資產管理業務是指資產管理人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基金及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的行為。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更多的資源向職業教育傾注,職業院校的資產日益增長,如何摒棄舊的管理弊端,開拓新的管理體系,有效配置、合理使用學校資產,使國有資產不流失,保值增值,成為各職業院校管理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本校資產管理實際為基礎,就高職院校的資產管理進行了探討,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

職業院校 資產管理 研究討論

  0 引言

  強化資產管理意識,理順產權關係,實行資產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益是所有資產管理人員共同面臨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資產管理人員應創新管理理念,利用資訊化技術,建立行之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等手段,促進資產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保障教育事業的平穩發展。

  1 高等學校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家底不清,賬目不明。高職院校是高校教育新形勢下的產物,起步晚,發展快,因此高職院校資產管理普遍存在管理問題。很多高職院校的子部門管理著本部門的資,資產處置手續不嚴,疏於管理,致使有賬無物。固定資產登記賬目不全,無形資產無管理狀態。各部門缺少協調溝通,導致資產配置不合理,資產閒置,隨著退休人員調離而“物隨人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造成固定資產的流失。

  2管理落後,制度缺失。很多高職院校的資產管理仍停留在財務管理的層面上,“重財輕物”的現象明顯,資產管理等同於財產管理。資產登記、入庫歸口管理方法陳舊,資訊化程度差,效率極低。資產管理制度缺失,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無制度可依。

  3機構設定不合理,內控力量不足。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機構配置薄弱,人員配置不齊的問題。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職人員,只由其它部門兼職。而資產管理本身任務繁重,驗收、入庫、清查、轉移一項不能少,一項不能錯,使得很多高職院校的資產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層次,沒有細化,沒有創新。資產管理激勵與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也是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沒有制定嚴格的固定資產管理獎懲措施,對固定資產管理不善、處理不當、損壞和盲目購置造成浪費的行為無約束力。

  4分散處置,監管薄弱。各高校的資產分散處置,不利於發現報廢資產的價值,由於需要上繳的是淨殘值收入,甚至出現乾脆隱瞞處置收入,從而形成了“小金庫”的來源;報廢管理與預算編審不銜接,如果報廢的資產銷賬後繼續在用,而又能再申請採購新資產,從而導致公用經費持續膨脹。

  2 對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計劃經濟”體制是造成資產閒置、賬目的根本原因。高等院校的體制改革相對滯後,計劃經濟色彩較濃厚。特別是對固定資產的投入一直是重購買輕管理,追求對固定資產的規模與檔次,忽視對固定資產的充分利用。部分單位對資產管理的認識不足,領導重視不夠,責任意識不強。有些同志認為,高職院校不搞成本核算,也無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只要自己不謀私利,反正都是學校的。因而產權清不清,權證齊不齊,使用當不當,賬物符不符等等,都無所謂。這種無所謂的態度導致管理混亂,賬目不清。

  2“處置的隨意性”是導致公用經費持續膨脹的主要原因。在固定資產處置方面,國家對高等校園有一套複雜的審批程式,各高校自身並沒有多少自主權。因此就會造成各院校僅是履行相關職責,而不去或少去關心資產的使用效益。

  3管理者權責不清。高職院校資產管理資產管理本應秉承“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但是實際操作中難度很大。由於機構設定調整、人事變動,使用者變換頻繁,內部挑撥、交接程式缺失,導致最後沒人負責,也無人追責。

  4缺少監督機制體制。高職院校資產管理工作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監督管理機制,監督機制的滯後直接影響資產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沒有問責機制,缺乏對資產管理的考核、激勵使得資產管理工作停滯不前,缺乏動力,廉政風險極大。

  3 提高高校資產管理水平的對策

  1以網路化管理為手段,建立現代資產管理資訊系統。各高等院校固定資產名目繁多,分佈廣泛,固定資產的管理自然是一項情況複雜、工作量龐大的工作。為了能夠及時和準確地掌握固定資產的流動性,合理調配資源,建立以校園網為基礎,搭建資產網路管理平臺,實現資產管理的資訊化,可以創新管理環境,縮短管理鏈條,全面、準確、客觀、及時地反映資產分佈、使用情況及相應的資訊資料,有利於學院資產的合理配置和資源共享,有效增強資產管理的過程監督和控制力,全面提升高職院校資產的監督管理水平;實現資產管理的資訊化,可以避免重複勞動,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減少管理人員的配備,從而減少綜合管理成本。同時運用資訊條碼技術、FRID身份識別技術簡化資產入庫、管理的程式,減少操作中的失誤,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資產管理的資訊化,現代化建設也是骨幹院校後示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內涵建設的標誌。

  2基於資產管理過程,建立資產管理績效評估體系。固定資產是各高等院校的主要資產之一,要從思想上重視資產管理的作用與地位,加大采購前的論證力度,樹立節約意識,防止盲目投資,實現保值與增值。因此,需要設計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根據各單位的資產佔有、使用和管理情況,按照一定的條件和原則,建立統一、全面、可比的評估指標體系,採用科學、規範的績效評估方法,對高校資產管理的綜合績效進行分析研究,來實現對高校資產的管理成果和服務水平的客觀、公正和真實的評估,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從而推動高校資產管理績效水平的提升。同時將它可以作為學院各部門的預算的依據,合理支援高校領導決策,不斷改善高校資產管理以及切實提高資產投入產出效益水平。

  3完善資產管理機構、加強管理力度。建立屬於非常設機構的資產清查領導小組或資產管理委員會,下設資產管理處辦公室,同時在全校各部門設兼職資產管理員,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部門資產的責任人,實行資產的“二級管理”,分擔專職人員的工作壓力。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相結合,研究配置標準,嚴控固定資產,建立資產調劑機制,減少盲目與重複配製;堅持資產管理與採購相結合,減少資金浪費現象;建立資產管理聯絡群,架起兼職資產管理員與資產管理部門的之間的橋樑,及時反饋政策、資訊以及建立定期的培訓制度。條件成熟的高校,可以設定資產運營公司,資產服務社會、收益服務學校

  4加強對資產管理工作的審計,降低廉政風險。開展對資產管理工作的審計有利於降低資產管理工作的風險,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資產管理工作的審計主要是對資產入庫、轉移、報廢及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專項審計;是針對涉及的相關程式的及時性、合法性的定期檢查。通過對資產管理工作的審計,梳理資產管理工作,排查管理漏洞,建章立制,規範管理,提高業務水平,促進資產管理的良性迴圈。

  4 結束語

  加強高職院校資產管理,提高資源投資效益,是高職院校管理工作中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思考的一個話題,加強高職院校資產管理,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地把各個環節的工作做好,及時修正和改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只要我們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勤奮紮實、勇於探索地工作,高職院校資產管理工作一定能夠在高職院校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其巨大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資產規模會不斷地擴大,加強資產管理不僅是學校正常執行的基礎,也是高校適應時代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高校要從自身的條件出發,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