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論文

  相對於理論教學而言,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絡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有利於學生素養的提高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相關論文。文章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在總結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作用的基礎上,以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為例,對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目前高職旅遊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問題存在於教學內容、形式、條件、考核和管理等幾個方面。基於此分析及對我國旅遊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的典型模式進行梳理,主要從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內容體系、條件體系、管理體系及評價體系五個方面構建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一、高職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實踐教學作用

  1.高職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能夠適應旅遊服務業第一線需要,掌握現階段國際上有關旅遊、外事、金融等知識的應用型高階技術人才。而“第一線”的實現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使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生產、學習與工作充分結合;最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人才規格相對接,人才培養過程與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相對接,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實訓條件和環境與企業實際條件和環境相對接。

  2.實踐教學在高職旅遊管理專業中的作用

  隨著我國旅遊及延伸產業的發展,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要求其既要有豐富的理論又要懂得實踐操作。旅遊實踐教學本身可以起到調動學生好奇心、求知慾,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形成職業興趣,也可以提高職業能力,實踐過程中的有效管理對於學生形成一定的職業道德,增加實踐經驗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由中等專業學校升格而成的,旅遊管理專業開設時間更晚,是在旅遊業逐漸興旺的近幾年才陸續開設的相關的專業,直到2011年才從經濟貿易系分離出來,師資和辦學能力都有待提高,造成目前旅遊實踐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實踐教學的內容陳舊過時,以景區看一看,旅行社走一走為主,缺乏適應現階段旅遊需求的茶藝、調酒、才藝展示等求知性內容。

        2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旅遊教研室的六位老師只有酒店實踐教學經驗,沒有旅行社和景區的實踐和頂崗經歷,要上好相關課程很難。

        3實踐教學的實訓室及設施裝置落後,客房和餐飲實訓室無法滿足正常的實踐教學的需求。旅遊景區和旅行社實踐教學基地幾乎沒有。

        4實踐教學管理不規範,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監督和考核機制。對學生的考核標準不統一,無法真正體現學生的實踐效果。
 

  三、我國旅遊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的典型模式

  我國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典型模式主要有: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全面落實“合作辦學”的模式,體現以能力為中心的“旅遊能人模式”,面向市場,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從總體上分析,這兩所學校在辦學方面最值得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遊專業辦學借鑑和學習的是:1在辦學理念上充分考慮到旅遊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2加強校內外的合作辦學,發揮社會上多方面的辦學優勢。3辦學的一切出發點是面向社會市場需求,積極創造辦學條件。4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四、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分析

  1.結合學院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現狀設定合適的實踐教學目標

  現階段旅遊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是不僅要有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更要具備實踐能力和經驗。但受學院招收的生源條件限制,大部分旅遊管理專業的基礎文化課素質比較薄弱,英語基礎很低。雖然平時這些學生不愛學習,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比較強,採用“訂單”培養方式,學院老師負責理論課程講授,企業老師負責實踐課程講授,也可以選擇或組織自己老師編寫實訓教材,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前沿性和科學性。

  2.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要求目前旅遊產業的發展以及旅遊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知識結構相吻合。結合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導遊、旅行社管理和飯店管理實踐模組對學生的專業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通過旅遊禮儀與形體訓練、市場營銷和旅遊資源調研使學生的專業技能進一步擴充套件,提高其職業素質;最後通過專業頂崗和畢業設計使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3.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條件體系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高素質的師資結構是培養合格的旅遊管理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必備條件。結合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的實際情況,一方面我們不僅要加強校內實訓室的硬體建設,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相關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另一方面是現階段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頂崗實踐多以旅遊飯店為主,旅遊景區和旅行社較少,幾乎沒有,這就成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最大“瓶頸”,我們必須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多與知名景區和旅行社溝通交流,建立產學研教育模式,形成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比較穩定和規範的校外實習基地。

  4.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為了更好地開展實踐教學,就必須有相應的管理制度,這是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的前提。如前所述,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旅遊專業實踐教學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沒有相應的《實習管理制度》《實習教學規範》和《實習大綱》等,每學年初安排本學期的實習科目,而且只有任課教師參與,缺少相關專業老師的參與和協調,使實踐教學效果並不理想,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現有的管理制度基礎上修訂和完善包括旅遊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實訓室管理辦法、旅遊實訓考核辦法等相關規定。

  旅遊管理實踐教學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校外頂崗實習過程的管理。學校一般不會派老師全程監控校外頂崗實踐,這就造成許多問題無法及時妥善地處理。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採取的“6+6”模式雖然有助於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和學生就業,但有一部分學生為了“完成”第一個“6”的集中頂崗實習,在校外實習過程中多次出現工作失誤,這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形象,不利於學校和實習單位的長期合作。學院應當選派專業實踐輔導老師在各實習單位進行頂崗鍛鍊,一方面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實習狀況,做好及時協調,保證頂崗實習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我們瞭解旅遊行業的變化和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學實踐水平。

  5.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具有激勵功能、導向功能、改進功能、決策功能,而且也是考查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成果最有效的方法,併為實踐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如果能夠讓專業和實訓老師、學生代表、企業代表參與到考核中,採取統一標準,集中考核,也可以採取形式多樣的技能比賽代替考核,不僅讓學生更加重視教學實踐的操作訓練,也讓考核更加公正合理,對於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對於校外進行的各種形式的教學實踐要改變以往的以實習報告為主的終結性考評方式,讓企業參與進來,校企共管教學過程,共監教學質量。

  實踐教學是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只有立足旅遊行業的特點和本專業的性質,不斷進行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構建以能力本位教育為導向的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才能夠推動旅遊管理專業和旅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