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與管理研究論文

  最早的體育俱樂部產生於17~18世紀。1608年出現的英國 高爾夫球俱樂部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體育俱樂部。在歐、美工業發達國家,體育俱樂部分為業餘的和職業的兩種。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與管理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與管理研究全文如下:

  1 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概述

  目前,高職學生身體健康叫人擔憂,據調查結果中顯示,約27%的學生經常性鍛鍊,身體素質健康強壯,而且還拓寬了人際交際能力起到很好作用,被調查學生中約有47%認為體育運動對交往能力並不影響;另有約20%的學生並沒有注意到這方面問題;其餘6%被調查者對此不發表看法。學校體育俱樂部是以體育鍛煉者自願結合為基礎,以各種體育場館為依託,圍繞著各種運動專案,以俱樂部為主體將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和群體競賽等融合為一體的體育教學課堂模式。

  2 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現狀

  2.1 體育俱樂部的組織方式

  ***1***體育教學工作部

  這種組織主要是根據高職院校自身的情況在場地器材、師資條件、經費數量及優勢傳統專案等方面組織起來的俱樂部。

  ***2***學生團體組織

  這種組織以豐富學生業餘文化活動為目的, 學生骨幹負責組成的俱樂部活動。

  ***3***愛好者自願組織

  這種組織以學生個人自身特長愛好為目標, 組織有籃球,、排球、健美操等,這些單項體育專案大多數以健身娛樂為主。這類體育俱樂部採用會員制,經費來源於學生參加者交納會費、和來自社會贊助等形式籌集。

  2.2 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管理現狀

  ***1*** 管理體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體育健身俱樂部的管理體系還不健全、用途不十分明確。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和體育實踐訓練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和落實,教師在實踐中指導學生參加俱樂部進行體育鍛煉難度交大。因此,學生體育健身俱樂部只能依靠自己對學生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理解並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學生俱樂部管理辦法。管理體系的混亂阻礙了高職院校體育健身俱樂部的向前發展,對此,出臺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

  ***2*** 體育理論時數不足

  目前大部分體育健身俱樂部都還是沿用體育課堂教學的方式,一般都比較注重學生技能的傳授忽視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被調查的學生中瞭解到在俱樂部活動中,大多是進行身體運動健身很少有教練或者老師給學生講解有關健身理論方面的知識;學生在體育技能提高的同時卻不能同步得到體育理論知識的提高。因此學生在鍛鍊過程中就存在練習的盲目性,也無法進行自身評估學習效果,得不到理論的支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3***師資力量不足

  在一些俱樂部還存在體育師資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展程序。俱樂部教學實行的是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的去選擇自己所喜歡、所擅長的體育專案,打破了傳統的、原有的體育教學計劃體育課課時。


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與管理研究
 

  3 構建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組織管理體系的新路徑

  ***1***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

  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組織管理機構,合理劃分、管理機構和各部門的職權建立、健全組織工作。首先必須建立一個健全合理的組織管理機構,組織機構設定要以“目標、任務”為中心不以人為中心,要職、權、責對等,管與辦相分離。

  ***2***加強對體育管理人員、指導員的培養與場地、器材建設

  首先,體育管理人員綜合素質還有待培養,目前大部分俱樂部的主要體育負責人員是行業出身缺乏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憑經驗管理。所以應不斷加強經濟、管理知識的學習利用培訓班、外出參觀學習、參加交流活動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來提高俱樂部的管理水平。其次,對指導員進行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指導員隊伍,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和理論水平、專業技術能力,如通過參加各級培訓班的形式提高他們的思想作風和業務能力。

  4 提高體育俱樂部管理健康發展的對策:

  ***1***開展新的健身專案

  體育健身俱樂部的真正魅力源泉在於要充分的利用體育活動所具有的對抗、競爭的特點,要以休閒健身為出發點,面對大學生要根據院校的具體實際情況,開設具有豐富多彩的體育專案,培養和激發大學生參與體育專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根據學生喜愛的專案增設課程,有科學合理的開展現代熱點健身專案,拓展有特色的體育文化專案。

  ***2*** 理論教學合理設計

  把傳統的體育教學理論方法向創新型理論教學轉變,要結合學生自生條件。以簡單易懂,由淺入深,以自學為主學習方式。體育理論知識要應靈活多樣,比如在校園網開闢體育理論教學專欄採用"問答"形式,把學生在運動中常見的問題和運動技術視訊掛在校園網師生活動平臺進行學習和解決。

  ***3***轉變領導思想觀念

  可成立院校領導掛帥、體育部領導和學生骨幹分子組成的體育俱樂部管委會, 對專案開展形式、制度、指導師配備、經費收支進行合理化制度管理。

  ***4***加強體育俱樂部的科學管理

  增強體育俱樂部的凝聚力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對學生體育俱樂部的骨幹人員進行培訓和校際俱樂部之間的交流, 使他們能夠更多的去掌握體育俱樂部的基礎知識和管理制度, 提高他們的組織工作能力。

  5 結論

  在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組織與管理中我們應該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多借鑑國內外先進的體育俱樂部的管理經驗,學校領導要對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加強重視和從新思想定位,加強課外體育俱樂部的組織和管理,完善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執行模式。

  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強化體育場地育人環境,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基礎。學校領導要把體育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納入學校整體建設和發展的規劃中,切實改善學校的體育設施和配套服務,真正為學生著想,創造良好的體育學習和鍛鍊氛圍。高等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符合現代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它既為開展體育活動創造了條件,又培養和選拔了優秀競技體育人才,使學校體育與社會聯網,進一步增強全民的體質。從這一點分析,學校體育俱樂部的建立,是體育改革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