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防治論文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等。它是學校體育實現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防治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防治全文如下:

  【摘 要】高等職業體育教學當中,由於體育的場地、教學器材以及教師和學生的個人因素等方面,經常會使學生在運動時受到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需要對體育中運動損傷採取相應的防治手段,通過對學生體育中運動損傷的瞭解和分析,找到防治的方法,目的是將運動損傷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文針對高等職業體育中運動損傷的防治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等職業;體育;運動損傷;防治

  體育教學是高等教學的重要教學課程,體育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可以學習到運動技能,強身健體。然而在體育課上,學生經常會因為動作不規範,或者意外的出現扭傷、拉傷、骨折等運動損傷,學生在收到運動損傷後悔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並且會給身體帶來痛苦。所以要提前預防體育中的運動損傷,及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體育課堂上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1 體育課運動損傷的原因

  造成體育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主導作用,而大部分的學運動損傷都是由於教師方面原因引起的。

  1.1 教師方面

  教師對體育課運動損傷的原因有:

  ***1***教師對運動損傷的認識不足,沒有能夠正確的指導學生進行運動鍛鍊,這個問題大多數是因為教師沒用重視體育課堂的運動損傷,缺乏運動損傷的知識,只是口頭上簡單的告訴學生注意運動安全,而不是積極的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來保障學生的運動安全。

  ***2***在體育運動之前,其準備活動做的不夠充分,身體還沒有進入運動狀態下進行運動,很容易讓學生的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扭傷等。學生在進行準備活動時,也不能準備活動過於的充分,讓學生身體感覺到疲勞,不利於對體育運動課程的學習,如果再加大運動就會對學生造成傷害。這樣,準備運動不但沒有起到熱身的效果,反而給學生帶來損傷。

  ***3***教師對課堂運動量的安排不夠科學,也會讓學生過渡運動,導致運動損傷。主要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身體狀況瞭解的不夠充分,對運動課程把握的不夠細緻,沒有能夠合理的安排運動的強度和密度。不科學的練習會給學生帶來身上承擔不了的運動負荷,造成運動事故。

  ***4***教師的運動技能和實踐能力偏低,就不能夠安排合理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動作指導,在傳授技術動作時就會出現錯誤,這樣很容易在運動中出現運動傷害事故。

  ***5***教師在課堂上放鬆,沒有及時對學生的運動情況進行觀察。由於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不同,身體對運動的承受能力也不相同,如果運動練習過當,就會給一部分身體條件相對差的學生身體造成損傷,所以教師需要上課上觀察學生的情況,當發現學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時,應該提醒學生停止運動,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同時,課後為學生制定放鬆計劃,放鬆活動不能隨隨便便就進行,而是根據每節課程的訓練安排,制定相關的放鬆目的,從而達到放鬆的效果。

  1.2 學生方面

  學生對體育課運動損傷的原因有:

  ***1***學生在體育課堂的表現差,對體育課不重視。主要表現為不按照教師的要求穿運動服裝,不重視運動動作,或者在運動時不按照規定動作去運動,在聯絡的過程中就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2***學生在運動時的安全意識淡薄。很多學生在聽教師講安全措施時不上心,練習時碰到技術動作難度稍微大一些的動作就會給自己帶來損傷。

  ***3***學生身體素質差。在校的學生一般都以學習為主,每天的運動量都不是很多的情況,普遍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比較差,部分學生不適應教師的安排,逞強聯絡,當發現自己身體不能適應當前的運動量又不能及時做出調整,也會造成一定的運動傷害。

  2 高等職業體育中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2.1加強運動損傷的防範措施教育

  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醒和強調安全教育,讓學生對運動的安全性重視起來,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把安全教育列入到教學計劃當中,為學生重點講解運動不當,和對運動創傷不重視所造成的身體創傷。加強運動損傷的防範措施教育主要是讓學生從思想層面上與教師達成一致,掌握運動創傷防範方法。

  2.2 建立規範的體育課程

  體育課程的建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身體條件而制定,教師要在課堂上以身作則,同學生一起穿運動服,加強體育意識的防範。規範的課堂是需要良好的紀律做基礎的。比如說在做投擲練習時,如果學生不遠離危險區,嚴禁讓學生進行投擲,要告訴學生投擲到學生身上所帶來的危害。運動器材使用後,組織同學一起將運動器材搬回到學校的體育室內,不可以隨便拿器材去練習,需要按照老師的要求,科學的進行練習和使用器材。對因為不合理使用器材的傷害事故提前預防。

  2.3 加強教師的素質,提高責任心

  教師是體育教育運動中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僅為學生設定課程,還需要在課上保證學生的安全。所以,教師需要不斷的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品德修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關心學生,防止學生在運動時受到損傷。

  3 運動損傷的處理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動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包括擦傷、挫傷、骨折、脫臼、扭傷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處理。比如擦傷,首先要將學生的傷口沖洗乾淨,塗上紅藥水或者是紫藥水。如果擦傷比較嚴重,需要用繃帶加壓包紮法,用手指按住傷口部位進行止血。對於鼻出血的學生,讓學生坐下,仰頭防止繼續流血,然後用冷毛巾敷鼻子,暫時用口呼吸,直到控制出血為止。如果是骨折等比較嚴重的損傷,則需要及時止血止疼,注意保暖,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體育中運動損傷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重視,不斷的總結和分析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並及時的找到預防措施,對運動損傷能夠及時的處理,最大限度的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這樣可以放心讓學生進行體育練習,對保障學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