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資訊管理研究論文範文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加快了科技革命的歷史程序,人類社會逐漸由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轉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計算機資訊保安管理探究 》

  [摘 要]如今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計算機資訊保安問題時刻牽動著百姓的神經。本篇文章主要針對計算機資訊保安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以期為我國網路資訊保安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計算機; 資訊保安; 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2-0253-01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計算機資訊科技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緊密聯絡起來。然而隨著網路技術本身在各個領域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計算機資訊保安問題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威脅也在不斷增大。而所謂的計算機資訊保安,實際就是針對網際網路所採取的管理技術措施,通過相應的措施,來使得網路環境之內的資料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 計算機資訊保安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資訊自身的不確定性。在網路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進入了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人人都是接受者,通過網路人們傳送個人、集體或單位的資訊,供其他網民閱讀。然而,網路的資訊傳播具有匿名性的特點,傳播者可以上網播發任何資訊,由於網民素質的良莠不齊,就會出現一些虛假資訊或內容表述不明確的資訊來混淆視聽。另外,隨著人們利用計算機儲存個人資訊的普及,許多不法分子通過不合理的途徑盜取私人資訊,嚴重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給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失。

  1.2 安全軟體設計滯後。計算機的出現為各項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工作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伴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結合,時空的界限被打破,人們利用計算機幾乎可以瞭解世界各地的新聞動態,可謂是“一機在手,可知天下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系統總是不時的感染病毒或者出現被黑客侵略的問題,對計算機使用者造成極大的損失。而且相關的病毒查殺軟體總是在問題出現後才相繼出現,具有嚴重的滯後性。還有就是在一些正常軟體的使用過程中由於設計的不合理或者維護工作不完備,一旦有大批量的訪問時就出現卡機、癱瘓的狀況,給使用者的使用帶來不便。

  1.3計算機硬體配置不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計算機的體積越來越小,經歷了從臺式電腦到筆記本的轉變,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筆記本掌上電腦,手機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充滿人們的生活。許多有頭腦的商家都看到了這一商機,紛紛投入這一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每個商家無所不用其極,而價格優勢可以說是對顧客最大的刺激。在保證較低銷售價格的情況下,各大商家為了繼續維持自身利益把降低成本作為解決途徑,這就造成了計算機很多資訊保安保障系統的缺失。還有就是大量盜版軟體和系統的使用,造成計算機資訊保安保護工作的不穩定,在系統存在大量漏洞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洩露了使用者的資訊。

  1.4網路系統管理薄弱。我國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起步,遠遠落後於歐美過程中,現如今,所呈現出的基礎都還較為薄弱,並且資訊保安的管理體制也並不完善,這也是我國當前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時常暴露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網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本身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對於網路系統安全進行嚴格的過濾。部分工作人員抱著不法的目的故意洩露安全資訊。這主要是由於灰色產業鏈下,一直都有著利益的來往,部分工作人員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私自將計算機資訊系統、資料庫等方面的重要資訊販賣給他人,這也就直接導致網路安全問題的出現。

  2 計算機資訊保安管理措施

  2.1提高計算機資訊保安的意識

  雖然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但是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對計算機資訊的安全保護意識仍存在明顯的不足。在這一弊端之下,資訊洩露的情況時有發生,輕者只是對個人姓名等一些基本資訊的洩露,重者甚至會洩露諸如賬戶密碼、身份證號碼等的重要資訊,進而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提高個人和單位的安全意識,增加他們有關計算機資訊保安常識的培訓非常重要。另外,計算機使用者還可以在使用計算機上網時儘可能少的填寫個人資訊,即便填寫也要在有一定信譽和權威的官方網站;在網咖等公共場所使用他人電腦時要及時的刪除遺留下的個人資訊。

  2.2完善相關人才培養體系

  建立並完善以高等學歷教育為主,以中等職業教育和各科認證培訓為輔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根據社會需求,開設網路安全專業。暫時不具備條件的院校可以有選擇地開設網路安全類課程,開設網路安全基礎與防火牆、作業系統安全、資料加密與PKI技術等選修課,舉辦網路安全專題講座,結合培訓、認證機制,引進網路安全職業資格認證***如NCSE、CISP、CIW***等多種途徑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我國網路系統安全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2.3運用網路技術保證資訊保安

  防火牆是阻止網路黑客非法進入某個機構網路的主要屏障。它利用內網的邊緣,對計算機、其他外部網路和內部網路之間進行互相隔離,最大程度上阻止黑客的非法活動。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一個主要措施就是訪問控制,它主要是控制網路資源不被黑客進入,目前技術條件所支援的訪問控制策略主要以基於規則和角色的兩種方式為主。基於規則控制的訪問控制的策略有很多,如架設防火牆、口令認證、身份認證、證書訪問控制等。基於角色主要針對一些區域網之間,主要控制角色行為,這是最實用也是最安全的。其他控制措施還有網路伺服器安全控制、屬性安全控制、目錄級安全控制、網路埠節點安全控制等。

  2.4進一步完善資料保密及資料備份工作

  必須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資料的備份,應進行額外檢查以確保資料的正確備份和歸檔?。定期***每週***檢查原始資料,防止原始資料的錯誤傳播到備份資料中。?把每次進行備份的情況都通過電子文件記錄下來。?定期***至少每年***測試資料備份和恢復方案,確保資料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恢復,並基於測試結果改進備份方案。確保可靠和正確地獲得可需要備份的資料。如資料庫、業務資料等。核驗並確保獲取備份資料的過程是否可靠的,備份程式是否進行正確的配置。備份驅動器***例如磁帶驅動器***也應定期***每月***進行維護備份介質應定期***每週***檢查其是否正常,並定期更換。確保進行備份的人員經過了培訓並具備足夠的技能。當備份人員暫時無法工作時,應有其他人可完成備份工作。

  2.5加強資訊保安保障體系建設

  2012年,工信部發布了《網際網路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通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的戰略舉措,同時,要求強化資訊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全面提高資訊保安防護能力,重點保障資訊網路和重要資訊系統安全,建立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保障和促進資訊化發展、保護公眾、維護國家的安全。立足國情、以我為主、管理與技術並重,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最後發揮各界積極性,共同構築國家資訊保安保障體系。

  3 結束語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憑藉自身的優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假如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管理不當,就會導致資料遺失、洩露等問題,那麼所帶來的後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除了相關部門需要對於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工作進行防護措施建立和管理持續完善以外,廣大群眾也應當要自覺的樹立起計算機資訊保安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巨集飛 . 提高計算機資訊保安的策略研究[J]. 南資訊與電腦 *** 理論版 ***,2012***3***.

  [2] 周遊 . 計算機資訊保安管理研究 [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3***3***.

  [3]千一男,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風險的分析與防範對策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29期

  [4]魏建兵,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的研究與探討[J]矽谷,2011年22期

  篇二

  《 》

  摘要:對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的探討首先要正確的認識該課教學的意義,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實施有效的課前有準備、課中有策略、課後有延伸教學步驟,注重教學中的基礎操作的訓練、小學生認知規律、遊戲引入教學、素質、能力培養是教學關鍵等環節來培養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關鍵字: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 教學 認知規律

  一、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課教學意義重認識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資訊管理技術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成為人人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學生也不例外。教育部提出“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在全國小學基本普及資訊科技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只是一種基本知識的普及,其目的是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的基礎知識,比如計算機的用途、硬體的結構、操作軟體系統,並學會最基本的操作程式。同時,作為素質教育的拓展,培養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讓小學生掌握部分將終身受益的基本應用技術,並在學習計算機基本常識過程中讓大腦智力得到開發,讓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協調提高。

  在具體教學中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如何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規律、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並能緊貼《教學大綱》要求,用科學的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保護孩子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構建一種輕鬆、有趣、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教學過程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是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課老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二、有效開展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被廣泛用於計算機資訊管理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很有實效的教法,把教學內容設計在一個個實際任務中,教學過程變成教師帶領小學生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際任務,讓孩子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對於應用軟體的使用,不是單純地講解選單和命令的使用,那樣的話,會出現教師講,學生玩的現象,導致授課效率很低。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後,可以把學生的角色從“讓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任務分解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時間一長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為此,我在選擇任務時,將大的任務分割成許多的小任務,將每一個小任務再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次課講解一個小任務中的一個知識點,然後馬上動手進行訓練,以增強趣味性,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另外對於一些比較枯燥的內容,也不適合安排很大的任務,需把任務分割到每一節課中長期訓練,如指法訓練。

  三、有效的計算機資訊管理課程教學實施過程

  ***一***課前有準備

  計算機教學它既相同於其它學科,又有別於其它學科,所以,它同樣需要教師的備課。然而,這裡的“備”卻包含既要備軟體又要備硬體。備軟體,即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備教材,不僅要掌握小學階整個的教材內容,更要清楚課時教材所在的章節、內容、教材特點、難易程度、重點難點。備教法,要明確上課過程中使用什麼合適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學生,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還有第三者—計算機的參與。所以必須對它也要備一備,即備硬體。一臺計算機正常工作,就意味著每個學生能正常地接受學習,要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備好計算機,讓計算機在課堂上正常工作,很好地為學生服務十分重要。最後還得準備好多媒體課件,以便備的課能順利進行,完成目標。

  ***二***課中有策略

  備課是前提,上課是關鍵。如何使備好的課上好,有效率,貴在有法,且得法。而穩定教學秩序,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是最直接的方法。

  教學中,除了人的因素外,計算機因素也不可忽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全部都得通過計算機,計算機既是學的目的,更是學習的工具,而它卻又偏最會出現問題,到問題,就要學會調控。

  ***三***課後有延伸

  一堂精心準備的計算機課往往在上完之後還會發現或多或少的問題,由於現在同年級班級比較多,為避免在下個班出現同一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後及時不斷反思改進,以使教案不斷趨於完善,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應注意的關鍵環節

  ***一***注重基礎操作的訓練

  計算機資訊管理課中最基礎的是打字練習,所有的資訊與思考,都得通過鍵盤打字輸入到計算機程式中。在字根練習過程中,可以結合一年級語文課識字階段的筆順教學,採用計算機編碼將要教學的字拆成部件在螢幕上顯示出來,讓學生清楚的看到漢字的筆順,引起學習興趣,使筆順教學避免枯燥、死板的情況,活躍了課常教學氣氛。在打字速度練習時,可以讓孩子們輸入自己心裡想的話或者在電腦上寫作文,激起他們藉助計算機表達的興趣,讓學生在靈活處理的細節實踐中熟練掌握操作技巧。

  ***二***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要尊重小學生認知規律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小學計算機老師在展示學生作品的同時,要學會利用誇獎的語言,諸如:“你的排版佈局太大方啦”、“你畫的小夥伴真棒”、“你的指法練的太精準啦”、“你擊鍵速度又快又準”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讚揚看到自己的成績,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會激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自豪感,激發學習動力。從而掀起學生們再次學習趕追超的高潮,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強化學習效果,增強友誼。

  ***三***遊戲引入教學中

  小學生只有對事物產生積極的情緒才能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對事物產生積極的態度,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他們只有對教學感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興奮點,才能以最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熱情會逐漸降低,甚至產生厭倦情緒,這樣肯定是無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在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教學中注重運用遊戲教學法,以此為切入點,把遊戲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遊戲情有獨鍾,在教學中引入遊戲,迎合了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四***素質、能力培養是教學關鍵

  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在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及思維能力的同時,開發小學生的素質和智力。

  小學生對計算機的規範操作,對早期的養成教育有很大幫助,有助於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學習習慣;並且,在指法練習中準確性的要求,也可以培養學生認真、一絲不苟、刻苦的精神;在軟體學習的操作中,有的學生會因為爭得第一而歡呼,而有的則會因為落後而沮喪,這時,教師便可以教導他們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在教學中,只要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展自我、展現自我。

  五、小結

  小學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是培養孩子們計算機意識、普及電腦科學、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為小學計算機教師,我們將在具體教學中,以啟蒙為本、技能為主、尊重小學生心理特徵、學用結合、循序漸進、立足普及、適度提高為指導思想,不斷探索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新路子,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人才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凌勇灤.激發學計算機學習興趣教輔結合寓教於樂——小學計算機資訊科技教學心得[J].科技致富嚮導.2012***4***.

  [2]牛美敬.淺議小學計算機的有效教學[J].金色年華***下***.2011***9***.

  [3]趙巖.淺論小學計算機的教學初探[J].學週刊.2011***1***.

  [4]胡春花.小學計算機教學模式與技巧初探[J].新課程:小學***中旬***.2011***12***.

  篇三

  《 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探究 》

  摘 要: 本文旨在對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進行闡述,在介紹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面臨的各種問題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路的防火牆的設定,增加計算機網路的訪問策略,以及對計算機網路的傳輸資料進行加密等資訊管理策略。同時,對無線區域網絡的資訊管理問題做了詳細介紹,為保證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網際網路絡的安全穩定執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資訊管理 防火牆 增加訪問策略 資料加密 無線區域網資訊管理

  1.引言

  隨著通訊技術的不斷髮展及通訊線路製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中主要的通訊線路,構成計算機網路快速的互動式資料傳遞及聲音影象等資訊的快速傳播的資訊高速公路。由於網際網路絡的共享性和開放性,計算機網路中傳遞的資訊良莠不齊、混淆是非,需要採用特殊的方法或者技術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實現對資訊資源本身、操作人員、應用技術及網路結構等整個資訊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實現對各種網路資訊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計算機網路資訊的服務過程。

  2.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的必要性

  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約定的通訊協議,以通訊線路和通訊裝置為基礎,將不同區域內的計算機系統連線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功能的通訊網路系統,並且能夠利用裝置中特有的計算機軟體實現計算機網路中的資源共享、資訊交換、線上服務、協同處理和分佈計算等通訊服務功能。因此,計算機網路有利也有弊,只有人們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加強計算機資訊管理,加強網路資訊監管,才能正確高效地利用計算機網路,同時用法律和政策制約並引導網路資訊市場,增強全民網路資訊保安意識,加強網路資訊倫理道德建設,才能有效地建立健全網路資訊管理體制,完善網路資訊市場運營,保證網路資訊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由於計算機網路中充斥的各種資訊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複雜,加上有一部分人為了謀取個人私利,通過網際網路絡散佈各種有害資訊,從而加大了計算機網路資訊管理的難度,使網際網路絡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加大計算機網路資訊管理力度,解決網際網路絡資訊管理的各種問題。

  3.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措施

  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主要是對計算機網路自身傳遞的資訊及網路中各種服務裝置等進行統一管理,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正常執行。一般來說,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包含IP地址、域名和自治系統號AS等基礎執行資訊的管理。對網路中提供資訊服務的伺服器的配置情況,執行負載情況,以及資訊服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的伺服器管理,同時對計算機網路訪問使用者的姓名、身份識別、許可權等進行的使用者資訊管理及對各種網路資訊資源的管理,包括資訊釋出、資訊過濾索引和導航等。但是由於人為的疏忽及技術自身的缺陷,使得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系統並不能完全抵制網際網路絡中各種潛在威脅,導致計算機網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計算機網路的互聯性使得計算機病毒通過網際網路絡更容易傳播;網際網路自身協議的不完善,為不法分子入侵網際網路絡提供了可能,導致計算機網路或者企業內部網路存在安全隱患;人為地對於網路內部使用者許可權分配規則不明朗,對計算機網路造成了不必要的安全漏洞;作業系統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為黑客入侵計算機網路開啟方便之門,使計算機網路時刻受到安全威脅,所以我們必須採取必要措施,降低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保證網際網路絡正常穩定安全執行。

  3.1設定防火牆

  防火牆,也稱防護牆,是一種位於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將內外網分開的網路安全防護系統,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路通訊和資料包都要經過此防火牆,它通過智慧甄選外部網路請求允許或者阻止其是否能夠訪問計算機網路,即允許你“答應”的資訊進入你的網路,同時將你不“答應”的資訊擋之門外,通過這樣的網路隔離保護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同時,配合相應的防毒軟體和防病毒策略,對計算機網路中所有的出***進行設定保護,不僅能夠防止外來訪客惡意攻擊,同時保護了計算機內部網路的檔案及資料安全。另外,可在計算機網路中增設網路入侵檢測系統IDS,對網路中的各種操作時刻進行掃描並自動識別破壞性程式碼流,當有發現時可以自行記錄並進行報警、阻斷通訊連線或者應用相應的安全策略等操作,從而確保內部網路的資訊保安,提高了網際網路絡的容錯率。

  3.2增加訪問策略

  訪問許可權的設定可以讓訪客不能訪問某些受保護的檔案和資料,防火牆機制就是其中一種訪問策略設定。當然,我們還需要增加計算機網路的訪問策略,設定多級訪問許可權,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資源不被非法訪問和使用。首先可以對計算機網路的訪問者進行許可權分配,內部使用者和外來使用者對於網路中資源的使用許可權和範圍不同,同時設定對於不同的內部使用者對於計算機網路的不同目錄級別訪問許可權也不同,保障了檔案和資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通過對網路伺服器及網路埠和節點的安全控制、網路的檢測控制,從而增強資訊傳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證計算機網路的資訊保安。

  3.3增加資料加密策略

  網際網路絡中防止資訊竊聽、篡改、洩露等對於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同樣不容忽視。對計算機網路中應用資料、檔案、傳輸口令及控制資訊等傳輸資訊等採取資料加密可以有效地增加侵入者破譯傳輸資訊的難度,從而保護了計算機網路資訊傳輸安全,減少了入侵黑客對資訊進行非法操作的可能性。資料加密是採用各種不同演算法,將原始資訊通過特殊的技術,按照特定的演算法與金鑰值進行的資料處理。在收發雙方協定加密演算法和金鑰之後,在資訊傳輸時可以根據協定的加密演算法和金鑰進行加密操作,然後將生成的加密資訊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傳輸,當接收者收到傳播資料後,根據協定的金鑰,採取解密演算法對其進行解密操作,最後得到原始資料,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的資訊保安。

  3.4無線區域網的資訊管理

  由於無線網路具有很大的公開性,因此相對於有線網路資源來說,無線網路的安全問題更要被重視。常見的無線網路面臨的安全問題包括廣播監聽、MAC地址欺騙、AP偽裝、Dos攻擊等問題,其中廣播監聽是通過裝置接入無線網路的HUB的,由於HUB具有開放性,而且廣播資料不會去驗證接收物件,所以通過接收無線網路的HUB即可被竊取通訊資料;MAC地址欺騙就是使用偽造MAC地址來佔據AP裝置上的儲存空間,從而讓AP裝置不能再接入多餘的終端裝置而浪費無線網路資源;AP偽裝就是利用偽造的AP裝置誘騙終端裝置接入,從而影響網路的服務質量,此外,可以通過特別的技術和裝置獲取接入終端的各種金鑰,進行網路犯罪;拒絕服務***Dos***攻擊是利用和無線區域網同頻段的資料流覆蓋校園無線網,進而干擾校園無線網路的正常工作,降低校園無線網路的服務質量。所以在無線區域網建立時,應該選用最新的802.11通訊協議的無線網路裝置,使用嚴格的加密手段驗證接入無線網路的使用者身份,採用跳頻技術擴充套件無線區域網的訊號頻譜,使用非固定頻率對資料進行傳輸,來避免入侵者得到固定的監聽頻率來捕捉通訊資料,阻止了入侵者對通訊資訊進行監聽、破壞或者攔截。同時使用技術建立虛擬通道,利用加解密技術、密匙管理技術和身份認證技術三級安全認證提升校園無線網路的安全效能。

  4.結語

  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是保證計算機網路資訊傳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有效措施,進而保證網際網路絡的安全穩定執行,然而由於網路自身設計的缺陷和人為的誤操作,使得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存在很多潛在的安全威脅,我們需要今後不斷地努力和研究,對網際網路絡資訊傳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採取直接措施,以便進一步完善計算機網路的資訊管理機制,從而確保計算機網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得網際網路絡安全穩定長期執行。

  參考文獻:

  [1]吳曉東.計算機網路資訊保安防護探析[J].現代商業,2010***27***.

  [2]陳婷婷.計算機網路資訊管理[J].科技傳播,2012***15***.

  [3]劉港.企業網路資訊保安實現[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08***.

  [4]沈佑田.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與防護策略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6***.

  [5]施超.計算機網路資訊管理及其安全防護策略[J].資訊保安與技術,2012***03***.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