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可持續增長管理策略研究

[摘 要]進入21世紀,為了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作為經濟社會微觀主體必須獲得財務持續競爭優勢,實現財務可持續增長。本文通過對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進行分析,分別提出了高速增長和低速增長情況下的企業財務可持續增長策略。
  [關鍵詞]財務可持續增長率;持續增長策略;財務資源

  1 引 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逐漸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進入了買方市場,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我國企業的市場意識增強。關注市場需求,“以銷定產”,擴大銷售收入,將“蛋糕做大”,逐漸成為大多數企業不斷追求的目標。另外,近年來我國股民對高成長股票的追捧不斷升溫,導致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對於銷售增長的明顯偏好。企業管理者滿足於銷售高速增長帶來的銀行青睞、政府關注、媒體追捧,卻忽略了公司的潛在財務危機和經營危機。快速增長容易導致公司破產,“三株”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在企業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味地追求規模的擴大、資產的擴充、銷售的高速增長,結果並不一定是企業價值的增加,反而有可能大大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從而降低企業的營運能力與償債能力,使得企業陷入困境。財務資源、能力及資訊是實現財務可持續增長管理的基礎。企業要實現財務可持續增長,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務資源、能力及資訊。財務資源數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財務可持續增長速度的上限;企業財務行為活動能力的強弱,影響企業財務資源效能的發揮,並最終影響財務可持續增長率;財務資訊的完整性、及時性及透明度,是確保企業財務決策活動正確的前提條件。因此,企業在增長管理中應充分考慮財務資源的約束,針對企業的增長過度和增長不足採取相應的財務策略,以保證企業健康、穩健發展。
  
  2 財務可持續增長的內涵及模型
  
  對財務可持續增長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希金斯模型。希金斯是最早對財務可持續增長理論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其從財務的視角對可持續增長率內涵進行了界定。希金斯指出,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是指在不需要耗盡其財務資源的條件下,企業銷售所能夠增長的最大比率。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財務指標,體現企業在現有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財務政策之下所具有的增長能力。該模型計算也比較簡捷和易懂。其模型的假設條件有:①公司意圖以與市場條件所允許下的增長率相同的比率增長;②管理者不可能也不願意發售新股;③公司打算繼續維持一個目標資本結構和目標股利政策。
  可持續增長率=[SX***]期末股東權益-期初股東權益[]期初股東權益[SX***]=?
  銷售淨利率×總資產週轉率×留存收益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可持續增長的思想,不是說企業的增長不可以高於或低於可持續增長率。問題在於管理人員必須事先預計並且加以解決在公司超過或低於可持續增長率時所導致的財務問題。任何企業都應控制銷售的增長,使之與企業的財務能力平衡,而不應盲目追隨市場。儘管企業的增長時快時慢,但從長期來看總是受到可持續增長率的制約,是以可持續增長率作為財務可持續增長的控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