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有什麼表現

  床上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各年齡段及妊娠期婦女均可發病。慢性闌尾炎較為少見,那麼你對闌尾炎的形成原因瞭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闌尾炎怎麼形成的。

  闌尾炎的成因

  1、急性闌尾炎

  ***1***梗阻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

  ***2***感染其主要因素為闌尾腔內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闌尾黏膜稍有損傷,細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被認為與發病有關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祕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產生闌尾管腔狹窄、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2、慢性闌尾炎

  臨床上大致可分為反覆發作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大類。前者多由於急性闌尾炎發作時病灶未能徹底除去殘留感染,病情遷延不愈而致。後者沒有急性闌尾炎發作史,症狀隱晦,體徵也多不確切。

  闌尾炎的治療

  1、急性闌尾炎

  ***1***非手術治療可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當急性闌尾炎診斷明確,有手術指徵,但因患者周身情況或客觀條件不允許,也可先採取非手術治療,延緩手術。若急性闌尾炎已合併侷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腫塊,也應採用非手術治療,使炎性腫塊吸收,再考慮擇期闌尾切除。患者應臥床休息、禁食,給予水、電解質和熱量的靜脈輸入等。

  ***2***手術治療原則上急性闌尾炎,除黏膜水腫型可以保守後痊癒外,都應採用闌尾切除手術治療。

  2、慢性闌尾炎

  手術治療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在決定行闌尾切除術時應特別慎重。慢性闌尾炎確診後,治療原則上應手術,特別是有急性發作史的患者,更應及時手術。

  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闌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當炎症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

  ***2***胃腸道症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徵。在肥胖或盲腸後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徵,壞疽穿孔併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

  ***6***面板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面板感覺過敏現象,範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面板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2、慢性闌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患者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

  ***2***胃腸道反應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噁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祕。

  ***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徵,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範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

  ***4***體徵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徵、羅氏徵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