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有什麼攻略技巧

  怎麼將人像放到花的場景中?或者,該反過來說,該怎麼將花的元素及有趣的場景,加到人像的主題中?這是環境人像的拍攝者一直在思索的議題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人像拍攝攻略,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拍攝模式

  因為景深的控制是拍花的重點,所以光圈先以及全收動控制可以說是重要的選項。

  在拍攝模式上,因為景深的控制對於花卉的拍攝時重要的,建議可以直接使用A擋,即光圈優先模式。

  光圈的控制並不是要一昧的使用大光圈,在想要獨立表現一、數朵花,強調主體時,可靠近主體,並用大光圈讓背景模糊。若要表現前後景的關係時,可以使用大約f5.6左右的光圈。若是帶大景,希望可以全部清楚時,則採用約f11的光圈。

  以目前數碼單反及鏡頭的搭配情況,F5.6常會是在銳利度最佳的光圈設定。而人像鏡如85mm鏡頭,f2.8則是一個很銳利的狀態。

  若是採用順光拍攝,拍攝的重點在於時間點以及光質,初春的季節裡,光線算是柔和優美的,陽光也不會太炙熱,若可以在下午3:00或是早上10:00以前拍攝,光線是相當柔和的。

  逆光拍攝可以讓花朵、樹葉呈現透光的晶瑩感覺,並且讓人物、場景、花……的輪廓鮮明,整個影像會相當的立體感。當然,以逆光拍攝時,要注意人物的補光問題,不要讓人物的臉部變黑,才不會有花朵明亮,美女變暗淡的感覺。補光時,可以兼併使用反光板及閃光燈。

  逆光時,人物的服飾、裙襬也是一個考量的重點,因為有些服飾也會有透光的感覺,是否讓影像變的過於性感,攝影師可能要事先跟大家討論一下調性的問題。

  帶前景,表現場景的空間感

  在場景中,可以先退的遠一點,將所在的場景觀察一遍,看看有什麼色彩適當、可以運用的前景,在拍攝時,若可以同時顯現前、中、後景的感覺,整個畫面不僅空間感較佳,也可以透過前景呈現不同的韻味及感覺。

  試試不同的角度、構圖、距離及焦段

  在同一個場景下,為了讓影像看起來更多元的豐富,除了設定情境讓模特兒有不同的演出外,攝影者可以仰賴於運用不同的角度,橫式構圖、直式構圖、破格構圖等,靠近模特兒、拉長距離用遠鏡,或是更換不同的鏡頭,來演繹畫面的多元性。

  雖是易懂的原則,但在實際執行上,大家還是很容易為場景及美女所魅惑,只著重在單一的拍攝方式捕捉神韻。當然,在後續的選圖上,我們還是要儘量做到一個單一的場景不要選擇太多的影像,如何把單一場景變成不同的感覺,或是仿如不同場景的感覺,便是攝影師的一大考驗!

  注意事項

  梯子有時是必須的

  也因為角度的考量,有的時候我們還是得準備梯子,再運用廣角從空中拍下,這樣,通常會有很不同的震撼感覺。這是因為在花田中,我們不一定可以找到制高點,當大家都是平行或是低角度的拍攝時,影像也就會較為平常。

  曝光補償的考量+/-EV

  花卉的色彩及光澤,是影響畫面美感的重要因素,想要表達出適切的色彩,曝光補償的考量是相當重要的。就一般的概念,大片的白色的花朵,我們需要加EV以避免白色變成灰色,大片暗色的花朵時,反而要減EV,以避免曝光過度,這是白加黑減的概念。

  花色參雜時,則可以白色為測光的依據,以避免白色的花過曝。這些都只是基本的原則,還要觀察場景的情況來做曝光的調整。

  使用閃光燈壓出藍天的飽和感

  在豔陽天下的拍攝,若可以同時將藍天變的更蔚藍,花色更嬌豔,人像也曝光均衡,通常會是一張相當吸引人的影像。我們可以運用CPL或是閃光燈來增加藍天的飽和感。

  究竟是用CPL或是閃光燈,要考量當時整個場景的光差情況。而運用閃光燈時,可以對藍天做一測光,並稍減1/2 或一格的設定,再以閃燈將人物光線補足,即可以讓藍天更飽和了。

  借位及拍攝位置

  人物在場景中的安排, 以花田為例的話,有時人物並無法進入花田***要看花田的管理單位是否開放***,營造出人在花中的氣氛。此時可以利用借位的視覺錯覺來做拍攝。

  例如,讓人物在兩塊田地中間的通道,放低角度,帶前、中、後景,看起來就會很像是人在花叢中。或是在花田的角落,相機跟人分別在直角九十度的兩側。以花做為前景,這樣看起來也會是人在花叢中的感覺。

  善用道具

  道具可以增添整個場景的趣味性及多元。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花田中拉著大提琴或是小提琴美的少女,頭髮隨風飄逸,音樂在風中飄揚,是否是一個很有意境的影像呢?

  不僅僅是樂器,像是氣球、單車、帽子等,也都會是一個好的拍攝道具,這樣,除了人、花、場景外,又多了一個新的元素在畫面中。

  表現場景的其它元素,增加氣氛

  花海旁有時會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築,可以考慮將這些建築帶入影像中,會有不同的氣氛的感覺。另外,天空中的雲彩也是一種重要的元素,當然,這個因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應隨時觀察場景的情況,予以妥善的安排,便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新意。  拍攝區域性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一定要讓模特兒的全身入鏡,可以考慮只拍模特兒的眼睛、側面、背影,或是雙手。區域性的影像,會帶領我們延伸想像。當然,也是讓影像有不同的思索空間。

  拍攝角度

  七分麵人像

  七分麵人像,指被攝者面部略微向一側轉動,但從照相機的方向仍能看到被攝者臉部正面的絕大部分。如果以被攝者面部正面和側面所佔的比例劃分,七分麵人像應是臉部的正面佔大部分,而側面只佔小部分。這種七分麵人像,不僅仍能表現出被攝者的正面相貌,而且顯得靈活並富有變化,容易收到較好的效果。選擇七分面拍攝還有一個特點:它不像正面人像中被攝者臉圍兩側的輪廓線條同等突出,而是面都較窄的那面的輪廓線條最鮮明,面部較寬的那面的輪廓線條則退居較次要的地位,不顯得那麼突出。拍攝中,如果有的被攝者臉部兩側的輪廓線條不十分對稱,我們便可以讓其面部轉向輪廓好看的一側,使略有缺陷的一側處在不太突出的部位,儘量表現好被攝者的外貌。不過,對於顴骨太高的人,不太適合用七分面拍攝,因為它會使過高的顴骨更加顯露。

  三分麵人像

  三分麵人像,是指被攝者比七分面的拍攝角度更側轉一點。從照相機的方向雖然仍能看到被攝者臉部的正面,但正面所佔的比例不如側面大。與七分麵人像相比,在三分麵人像中,面部較窄的那面的輪廓線條更鮮明、更重要;而且,鼻樑的高低更加明顯,面部較寬的側面的輪廓線條在視覺上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所以,如果有的被攝者臉部兩側的輪廓線條不十分對稱,我們在拍攝時便可以讓其轉向輪廓好看的一側,使略有缺陷的一側處在不太突出的部位。對於顴骨太高的人,不太適合用三分面拍攝,因為它與七分面一樣,會使過高的顴骨更加顯露。拍攝三分麵人像時,被攝者的鼻尖不要接觸或超出臉圍的輪廓。鼻尖如果觸及或超出臉圍輪廓,基本上就算側面人像了。

  側面人像

  側面人像,是指被攝者面向照相機側方,與照相機鏡頭光軸構成大約90度的角度拍攝的人像,從這個方向拍攝,其造型特點在於著重表現被攝者側面的形象,尤其是從側面觀看時被攝者面部的輪廓特徵,包括額頭、鼻子、嘴、下巴的側面輪廓。當然,如果拍攝半身或全身人像,也包括身體的側面輪廓。不過,從側面拍攝,被攝者的身體不一定要與照相機鏡頭光軸構成90度的角度,而是臉部朝向側面,身體卻可以朝向斜側面或正面。這樣仍屬於側面人像。

  由於被攝者的面部側面輪廓在側面人像中表現得十分鮮明,因此,只有面部側面輪廓非常好看的人,才適合這樣拍攝。假如被攝者的額頭太大、太低,或者鼻樑太高、太凹,嘴形不正,下巴太尖、太短,都不適於從側面拍攝。在選取拍攝角度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此點。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