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市場營銷的參考論文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內電力市場的逐步構建和完善,電力資源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也開始進入市場,並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生產和銷售,國內電力企業也相繼開始構建和完善市場營銷模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供電企業市場營銷創新構建研究》

  摘要: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力市場使用者對電能質量及服務質量要求日益提高,而供電單位現代市場營銷的理念尚未建立,供電單位市場營銷創新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因此,從觀念、市場、組織和技術四個方向進行了創新研究,以構建現代供電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

  關鍵詞:構建;研究;創新;供電企業;市場營銷

  中圖分類號:U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7***b***-0000-00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力市場供求關係已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電力市場使用者對電能的產品質量及服務質量要求日漸提高,而供電企業先進市場營銷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市場營銷戰略概念模糊、方針定位不清。因此,掌握目前供電企業的市場營銷狀況並實施積極的營銷戰略,是供電企業供電營銷工作的核心問題[1-3]。

  1觀念創新

  ***1***從以計劃用電為主轉變到以電力營銷為主的體制上來。供電企業開展營銷服務的員工,其思想觀念要完成從舊的計劃用電管理模式轉變到市場營銷模式,從計劃用電、限制用電到促進使用者合理用電、安全用電的轉變,企業管理模式要完成從生產管理為主轉變到以市場營銷為主的體制上來,要主動研究市場、開拓市場,樹立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理念,確實將客戶的利益放在我們服務的首位[4,5]。

  ***2***思想觀念轉變到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軌道上來。要樹立明確的價值觀念,以科學合理的電價和優質服務的辦法促進電力銷售;要樹立競爭觀念,在價格、質量和服務上與煤、油、氣銷售行業進行對比,通過競爭手段不斷擴大電力銷售市場;樹立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觀念,變“客戶圍繞電力轉”為“電力圍繞客戶轉”,使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成為供電企業不斷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樹立依法經營觀念,一方面以嚴格遵照執行已有的法律法規開展營銷工作;另一方面要學會、掌握並善於運用法律手段維護供電企業合法權益;樹立供求規律觀念,調整營銷策略,把解決用電卡脖子問題、社會上缺電的問題作為擴大電力市場的重點來抓。

  2技術創新

  首先,技術創新要在供電企業現有營業管理資訊系統基礎上,加速營銷環節電子化業務流程管理,建立需求預測、合同管理、負荷管理、工程管理、表計資產執行管理、劃賬付費等計算機網路資訊系統。第二,大力促進科技與市場營銷的結合,加快實施對電力市場營銷全過程的計算機網路化控制與管理,開發符合市場需求和適應各供電企業自身特色的電力市場營銷軟體,促進營銷流程應用電子商務技術。第三,在營業場所宣傳以電代油、以電代氣、以電代柴的新型電氣產品,引導電力消費,刺激用電需求,積極推進用能結構的合理調整。第四,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網路系統,推進網路電子付費方式,方便客戶網上交費。通過用電計量裝置方面的創新,大力推廣高精度、長壽命、多功能的電錶,並使其具備有效防止智慧竊電的功能,以遏制竊電歪風屢禁不止的勢頭。

  3組織創新

  營銷組織的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各項創新的保證[6]。按照市場營銷規律,以市場為立足點,建立具有市場策劃與開發、需求預測與管理、業務發展、客戶服務、電力銷售、合同管理、公共關係與形象設計、用電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與諮詢等功能的市場營銷體系。原本一套辦事程式複雜、工作效率低下、服務方式簡單、營銷意識薄弱等“坐等”上門的用電管理體制,僅僅靠“承諾”服務、示範視窗等治標的手段並不能改變營銷體制的僵化,應儘快將用電管理職能轉換為市場營銷職能。要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市場導向型的專業營銷組織機構——“一部三中心”***市場營銷部、客戶服務中心、電費管理中心、電能計量中心***的模式,具體可引申為將原有營銷管理資源進行整合,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和電網生產經營特點的、整體協同運作的營銷組織模式和管理機制,構建供電企業統一、高效通暢、反應快速的專業化營銷組織管理體系,實行管理層與執行層分離。

  4市場創新

  隨著國家能源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電力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強,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份額也必然會越來越大。電力市場有許多空檔,是“賣不掉”與“買不到”和“買不起”同時並存的市場。供電企業要根據具體情況,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電力市場營銷管理,積極開拓電力市場。

  從當前看,市場創新的要點是:***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排程,對城鄉所有配電線路敞開供電,不拉不限,並採取鼓勵措施,動員大負荷使用者在低谷時段滿負荷執行,最大限度地向市場推銷電力,全心全意滿足客戶需求。***2***嘗試讓利促銷經營策略,在對大中型高耗能企業生產經營瞭解的基礎上,對確實能通過降低電價、且能保證售電量和結清電費的企業,我們實行電價優惠,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3***最大限度地減少檢修停電次數和時間,實施零點檢修作業,從檢修中搶電量。***4***開拓好城鄉居民生活、農村、三產等具有長期發展潛力、前景廣闊的大市場。***5***開發能改善電網執行狀況,有利於環保和企業效益的低谷電消費市場。與此同時,要解決制約用電市場發展的具體問題,比如:城鄉用電卡脖子問題,以及農村戶戶通電問題等等。通過市場創新,能夠在買方市場總格局下挖掘區域性性的賣方市場,開拓區域性的賣方市場,營造階段性的賣方市場。

  5總結

  隨著國家能源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電力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強,只有改變傳統的市場營銷模式,積極穩妥地推進構建創新機制和體制,才能現在現代市場對企業營銷理念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明星.供電企業營銷效果指標評價[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3.

  [2]王德祿.淺析供電企業電力市場營銷管理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1***:227-228.

  [3]時續東,王海.我國供電企業電力市場營銷的對策分析[J].決策借鑑.1999***4***:25-28.

  [4]範永根.供電企業電力市場營銷模式探討[J].上海電力.2001***4***:7-9.

  [5]王冬容.對供電企業戰略管理的思考[J].湖南電力.2002***3***:1-4.

  [6]王晨旭.基於過程能力指數的供電企業運營過程能力評價研究[D].鄭州大學.2011.

  篇二

  《構建發電企業市場營銷管理模式》

  摘要:論文首先簡要分析了我國目前發電行業現狀,提出了通過構建適合自身的營銷管理模式來改善現狀的方法,然後具體分析了國內主要的三種營銷管理模式各自的組成及優缺點,並就營銷管理模式的三個基本問題做了簡要探討。

  關鍵字:發電企業;營銷管理模式

  一、引言

  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電煤逐漸走向市場化,但近些年中,2008年我國發電企業竟然出現了全行業的虧損,2009年也僅僅遏制住了虧損的態勢,2010年下半年開始,煤炭價格又一次持續走高,部分發電企業連年來的負債率已然達到了90%,在資金困境下,銀行的扶持力度也在逐年降低。對於部分中小型火力發電企業,尤其是地處山區的小機組電廠,如何繼續生存下去已然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在這種社會情形下,如何採取有效的營銷管理,來爭取市場拿到更多的電量計劃,多發效益電,實現利潤最大化是發電企業的焦點之所在。[1]

  二、市場營銷管理模式概述

  我國的發電企業一般存在三種營銷管理模式,第一種是在各大集團成立初期,主要採取的是“總部-電廠”式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即電廠自身擁有完全自主經營權,負責自身區域內的市場形勢判研,並承當與當地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的工作。這種營銷管理模式人員精簡而擁有一定的管理效率,總部能全面及時的掌握基層單位的工作情況,及時把握全國市場動態,而電廠因為自主權大故而能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區域營銷計劃,並能合理協調好廠內的資源分配,營銷人員的業務能力也能得到較強的鍛鍊。但這種扁平化營銷管理模式也使得當總部面對較多的電廠的時候,區域間的協調顯得吃力,區域間亦容易出現各自為戰的局面,難以形成區域優勢。

  第二種是“總部-分公司-電廠”式的三級營銷管理模式,通過分公司來加強區域控制,使得區域內的電廠得到統一,加強落實總部的營銷策略。這種模式下的總公司承擔的工作量較少,對全國市場的把握更顯著,能及時通過分公司來獲取區域間的資訊,電廠的工作量亦得到減少,能更好的加強場內各部門的協同配合以完成營銷工作任務。但這種模式下的管理效率下降了不少,資訊要通過層層傳遞,營銷人員的增加一方面使得管理成本上升。

  第三種模式則是當下較為普及的,發電企業發電企業市場營銷主要是對外的工作,面向市場,營銷電量,分公司做大做強後,電廠一級的營銷構架就顯得無足輕重了,故而在考慮到人員精簡和員工數量問題的時候,出現了撤銷電廠層面的營銷機構,形成了“總部-分公司”式的兩級營銷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下總部的工作沒有顯著變化,但分公司的營銷管理許可權得到很大程度的自主,且需要執行部門或策劃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傳達落實分公司的營銷任務和工作要求。

  三、發電企業營銷模式的基本問題

  怎麼構建合理的營銷管理模式,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從業經驗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值得入手,即權利結構、觀念及制度規範,這三個方面不僅從根本上決定了營銷模式的能力和競爭力,也充分體現了營銷的科學性。

  1.營銷組織機構

  當電廠擁有自身營銷組織機構的時候,發電企業的各級營銷組織都應該直接和競價上網、電量期貨交易等聯絡起來。因此,營銷機構的設定首先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要明白是哪些因素制約了營銷組織效率,在充分掌握了影響各自效率的主要因素再來尋找合理的營銷組織機構才是最科學的;其次還要研究設定的營銷機構的具體職權責任是什麼,如何分配權利,各部門負責什麼方向,用電大戶、散戶或是專電單位等等。

  2.觀念要素

  任何一個企業都應該有自身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裡面就包含自己的營銷文化和營銷觀念。一個企業沒有靈魂是難以長存於殘酷的市場經濟環境的,而這個靈魂就是企業文化,而作為企業文化中的核心,便是營銷觀念。當下各行各業許多企業更願意在央視投入巨資來打一些宣傳自身企業文化的短片或廣告,但作為發電企業,不能隨機應變便只能盲動,沒有個性化的觀念則也就失去了營銷管理模式的特色。

  3.營銷制度規範

  營銷制度規範是營銷活動順利長久進行的保證,具體來講包括營銷管理制度、營銷業務規範、業務評估制度等,其中的核心自然是營銷管理制度,這方面筆者考證後發現相關論述較多,故在此不作過多的贅述,其次應該注意業績評估制度,這與營銷激勵措施息息相關,與營銷人員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能直接影響整個營銷活動的效率性。[2]

  四、構建適合自己的營銷管理模式

  目前來講,在不同的區域都做大做強是各大發電集團的初衷,而伴隨著其屬下的發電廠越來越多,“總部-電廠”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更適應中小型發電企業,而“總部-分公司-電廠”模式及“總部-分公司”模式更適應於較大型的發電企業,也漸漸成為了當下的主流模式。後兩者方式也只有在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機制和相應設施下才能有足夠的用武之地,實現最好的效果,若要以此為雛形來構建自己的營銷管理模式則需要尤其注意清理總部、分公司、電廠之閘的權責關係,總部充分授權分公司管理電廠的營銷工作,電廠在分公司的指導下,協調好廠內各種資源。

  總之,這三種市場營銷管理模式各有優點和缺點,各自有適宜的大方向,具體情況需要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營銷管理機制,搭建有合理權力分配的營銷機構,深入落實企業文化及營銷觀念,充分發揮好管理制度規範的作用,這樣才能構建或完善好自身的營銷管理模式,努力提升本單位的電力市場份額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葉谷芳.供電企業營銷管理方式創新淺析.今日科苑.2009.

  [2]劉海波.淺析發電企業市場營銷.現代商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