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論文

  市場營銷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系統性學科,但高校其在教學過程中卻未能結合高校自身特色和學生特點以及行業需求特點等要求,形成高校的特色教學模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嘗試性地提出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教學

  一、目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市場營銷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系統性學科,但高職類院校其在教學過程中卻未能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特色和學生特點以及行業需求特點等要求,形成高職院校的特色教學模式。從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設定、教學模式和方法來看,出現了諸多問題。

  ***一***重概念及理論體系。市場營銷學課程是市場營銷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實踐性很強。但一般市場營銷課程往往強調概念,注重理論,而對實踐性較強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夠重視,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間接傳授、輕親身體驗的偏向,致使學生遇到實際問題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學生學習靠死記硬背,缺乏創新和思考,理論與實踐相脫節,致使學生高分低能。

  ***二***教學方法落後,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與營銷實踐相脫節。現行的市場營銷教學方法仍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過程大多是知識灌輸,內容講解過細,造成學生過分依賴教師,教學內容還不能適應營銷實踐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

  ***三***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設定不合理。主要體現在課程體系與高職培養的人才定位不相符。有些高職學校仍過多地採用理論式教學,因而培養的營銷專業的學生實戰能力不足,這與我們在教學中實踐環節太少有直接關係。多數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設定仍是借鑑普通本科類大學的課程體系而建立的,而從學生的就業崗位情況來分析,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都是進行市場營銷調查、客戶關係管理、廣告策劃等工作。這說明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以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理論夠用為適,儘量增加營銷實踐學時,由老師帶領學生真實地從事營銷相關活動,使學生在參加營銷工作後能夠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完成相應的營銷工作任務。

  二、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供需矛盾充分暴露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反映了以就業為導向辦學的重要性。所謂以就業為導向,就是要將學生的就業作為引導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指向,高職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應圍繞使學生能更好地實現就業展開。教育部《關於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高職院校應主動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學校在區域經濟與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力度,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對於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而言,以就業為導向就是要根據地區、行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特點設定相應的專業、開設相關課程,改革教學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大力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營銷專業人才。

  ***二***合理的課程設定。基於整體素質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職業能力,這一切源於合理的課程設定。首先,合理設定人文素質課程,增加課時和增加屬於人文精神的課程內容如文學、美學、哲學、社會情感與價值衡量和商業文化等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誠信、敬業和團隊意識;其次,注重專業基礎課在內容上的整合與更新。市場營銷專業與社會接觸密切,所以對社交禮儀、商務禮儀、營銷禮儀這些課程進行整合,避免在內容上重複;同時,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內容,如資料庫營銷知識適當增加,豐富學生的市場營銷知識。同時,注意與專業技能課程的對接。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針對性。工具性較強的課程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基礎、公共關係、外語等,突出他們的實踐性;最後,專業技能課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實訓場地的建設有待加強,工學結合落實到位,真正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建立一個良好的平臺。

  ***三***加強實踐教學

  1、加大實訓場所建設力度,為課改提供物質保障。實訓條件不能滿足任務教學需要,將導致課程實施水平低劣,甚至無法開展教學活動。高職課改應吸取中職校在這一方面的教訓,市場營銷專業屬文科性質,更加不可忽視,否則培養高技能人才只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要加大投入,建設足夠數量的能滿足教學需要的具有模擬現場或模擬特點的實訓***驗***場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2、強化技能,建立開放性自導式實踐課程模式。圍繞著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自我發展綜合素質能力這兩個目標,我們對市場營銷與策劃專業的實踐教學計劃做了整體的修訂。首先是增加實踐性教學學時,其學時數不低於總學時的40%;其次是將學生實習實訓課程在形式安排上做提前、拉長、加寬。從第二學期開始,每學期都有實訓課程。實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強化訓練市場調研與預測能力、推銷能力、營銷策劃能力等,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與素質,為將來職業發展的需要打下基礎。具體形式是校內模擬實習與實習基地崗位實習相互配合,互為補充。

  3、把職業教育當成就業教育來做,創新校企合作形式。大膽推廣“訂單培養”,密切與企業和人才、勞務市場的合作;實施工學交替,與企業簽訂協議,定期去賣場或公司進行現場教學;嘗試校企聯辦專業的合作機制,學校提供經營場所、實習員工,商家提供商品、資金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市場運作,實現互利雙贏;還可以建立自己的商場、貿易公司、交易中心等。

  4、充分重視基於企業實踐的教學研究。組織教師經常去企業一線調研、頂崗,瞭解流通領域最新動態、指導教學工作;發現和幫助企業解決營銷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校企聯手參加省級以上課題的研究,真正把產學研相結合;配套相應的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主要參考文獻:

  [1]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改革.2010.3.

  [2]五年制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改的幾點思考.2011.8.

  [3]於忠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知識結構和課程設定初探.2011.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