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計算機病毒與防範論文

  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病毒利用網路互聯的優勢和計算機系統及網路系統安全性上的漏洞進行惡意傳播,已經成為計算機系統安全的最主要的威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安全預防計算機病毒論文

  1.計算機病毒的技術檢測和預防

  1.1計算機病毒的智慧診斷

  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只要一種型別的病毒被製造出來,將會在大範圍的網際網路系統中廣泛傳播。當今計算機系統存在著較多的漏洞,在設計方面難免會有瑕疵。從目前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被黑客攫取個人財務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尚且屬於容易感染的型別。目前的計算機病毒差不多都發生與個人PC微型計算機系統中和計算機網路領域。發生在微型個人PC計算機中的病毒具有較強的“進攻性”,可以輕鬆的破解電腦使用者的銀行賬號、支付寶密碼、QQ賬號密碼等等。他們以攻擊作業系統中的各項軟體為目標,從而達到破壞公司內部的防護系統的目的。發生在網路系統中注入DECC-VAXⅡ等小型機上的電腦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攻擊性”,這些黑客利用電腦內部安全檢測軟體的薄弱環節,通過植入亂碼等錯誤資訊,導致計算機系統超載而執行癱瘓。

  1.2強化計算機病毒的預防系統建設

  使用個人計算機DEBUG或者市場上常見的奇虎360電腦衛士、QQ電腦安全管家、金山毒霸等等,都能夠很好地對一般病毒進行預防和掃除工作。個人電腦使用者在日常的病毒檢測和防止的過程中,一定要定期對停留在電腦系統盤記憶體在的各種已裝軟體和操作資料進行實施掃描和技術更新。對於某些並未感染病毒的系統,也要提高預防的警惕,小間隔時間地對其進行系統升級,切記不可間隔太久時間才展開漏洞修補和補丁安裝操作。個人使用者PC機MS-DOS作業系統的資料結構大致分為五個區。系統引數區***Systemparameterarea***為整個計算機內部系統提供執行支援,中斷向量表***interruptvectortable***是通過建立資料交換通道,提高硬碟執行速度,還有檔案控制塊***FilecontrolBlock***保證檔案妥善分割槽和高效儲存,以及起動前操縱檯***PrestartPanel***,維護計算機系統的啟動穩定和執行通常,第五類是BPB***BIOSParameterBlock***磁碟引數塊,保證各項資料儲存安全。磁碟資訊主要有計算機資訊引導記錄,專案分割槽表以及操作更目錄等。在針對電腦病毒查殺的過程中,通過檢查和有效比較,確定這些資料部分是否正確,並且及時將遭受破壞的資料部分恢復過來,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

  1.3加強大眾型計算機常識教育

  為了更好的維護電腦保安,必須要向廣大的人民群眾普及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方法。從社會宣傳和預防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制定強有力的計算機內部系統的法律法規,加強大眾計算機常識性教育,切實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行網路文明和資訊保安,使人們不再因為個人私慾或者純屬娛樂而編造大量病毒。從計算機系統的管理方面來看,必須要加強個人PC計算機的使用規範教育。在展開日常網路操作的時候,儘量使用固定盤啟動系統來喚醒計算機。對於外來盤,在讀取各類資訊和資料時,一定要經過嚴格檢查,確定無毒無害之後,才能夠接入到個人PC計算機上。內部系統盤儘量不要隨意外借,如果確實需要進行內盤轉借時,一定要對其進行滅毒處理。

  2.結束語

  網路計算機黑客,主要是通過編造各種計算機病毒,進行鍼對性較強的破壞活動。如同醫院治療病人一樣,計算機病毒也需要“早發現和早治療”,及時發現病毒是抑制計算機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計算機病毒的應對方法,在早期來說,採用先進的檢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對於一些個人PC微型機來說,使用人工檢測進行計算機系統的掃描和除害是十分必要的。

  範文二:計算機病毒的入侵與防治路徑分析

  計算機病毒的入侵途徑

  1通過移動儲存裝置入侵。U盤是主要的儲存裝置之一,微軟作業系統為了方便使用者,在可移動儲存裝置插入電腦時系統就會自動的讀取autorun.inf檔案,然後啟動與此相對應的程式,但這一方便卻常常被病毒利用。致使U盤成為很多病毒的藏身之地。

  2通過安裝檔案入侵。病毒開發者為達到傳播病毒的目的,把病毒藏在一個正常的軟體安裝包裡,當你安裝這個所謂“正常”軟體的同時,就把病毒也一起安裝進電腦了。

  3通過原始碼入侵。這種病毒主要是一些高階語言的源程式,這些病毒並不是後置性的,而是在源程式編譯之前就插入病毒的程式碼,然後跟隨源程式一起被編譯成可執行檔案,這些執行檔案就成為不安全檔案,攜帶大量的病毒。

  計算機病毒的判斷與防治

  1判斷認識計算機病毒。***1***掃描法。用反病毒軟體進行查殺。目前比較有名的系統反病毒軟體如金山毒霸、360安全衛士、諾頓等;***2***觀察法。如硬碟引導時經常出現宕機、時間較長、執行速度很慢、不能訪問硬碟、出現特殊的聲音或提示故障等;***3***記憶體觀察法。此方法一般用在DOS下發現的病毒,我們可用DOS下的“mem/c/p”命令來檢視各程式佔用記憶體的情況;***4***系統配置檔案觀察法。此方法一般也適用於黑客類程式,這類病毒一般隱藏在system.ini、wini.ini***Win9x/WinME***和啟動組中,在system.ini檔案中有一個“shell=”項,而在wini.ini檔案中有“load=”、“run=”項,這些病毒一般就是在這些專案中載入自身的程式,有時是修改原有的某個程式。我們可以執行Win9x/Win-ME中的msconfig.exe程式檢視;***5***硬碟空間觀察法。有些病毒不會破壞系統檔案,而是生成一個隱蔽的檔案,這個檔案一般所佔硬碟空間很大,有時會使硬碟無法執行一般的程式。

  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措施。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硬體和軟體實體就是工作站和伺服器,所以計算機病毒的防治須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尋求防治措施:***1***伺服器防治技術。計算機網路的中心就是網路伺服器,目前,比較成熟的網路伺服器病毒防治技術一是防病毒可裝載模組;二是插防毒卡,可以有效地防治病毒對伺服器的攻擊,從而從源頭上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2***工作站防治技術。工作站病毒的防治主要有軟體防治、插防毒卡和在網路介面上安裝防毒晶片等。軟體防治需要人工經常進行病毒掃描,此病毒防治法具有後置性的特點;防毒卡和防毒晶片可以有效地進行實時檢測,但這兩種方式升級不方便,而且會影響到網路的執行速度;***3***做好自我防控。病毒的傳播很多情況下是由於自己的不當操作引起的,比如使用移動儲存裝置沒有進行防毒,對於新下載的網路檔案或者軟體也沒有養成事先檢測病毒的習慣。這就為網路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條件;***4***定期進行掃描。定期使用防毒軟體對系統進行掃描。計算機病毒經常利用系統的弱點對其進行攻擊,系統安全性的提高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完美的系統是不存在的。所以,對待計算機病毒,思想重視是基礎,防毒軟體及有效的防治手段是保證。只有對病毒進行徹底的瞭解、剖析,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毒的發展。


計算機病毒與防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