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教育相關論文

  作為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能夠把它與西方音樂相融合是音樂教育者不可忽視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就可以完善以及提高我國民族音樂教育,使之更加豐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了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意義以及地位,民族教育可以提升素質教育,在採用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建設師資隊伍等方面都要對民族音樂教育有所改進。

  關鍵詞:音樂教育、民族音樂、教學

  一、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

  作為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能夠把它與西方音樂相融合是音樂教育者不可忽視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就可以完善以及提高我國民族音樂教育,使之更加豐富。對於民族音樂的完善問題是我們研究的關鍵。在音樂教學中,我國大多采用的是西方的教學模式,傳授的都是歐洲的理論知識,傳統的民族音樂知識卻被忽略。因此,我國出現的是中國式的西洋音樂家,其中,西洋音樂也就佔據了主導地位。近代以來,我國音樂的創造理論採用的是蘇俄音樂理論。這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就是民族音樂在音樂教學中是毫無意義的。

  二、民族音樂的地位

  在社會上,人們普及音樂以及對於音樂的教育發展程度就是音樂的社會地位。民族音樂是我國的本土音樂,有著悠久的淵源,但是它是否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能否與經濟文化相適應?

  民族音樂在我國社會上是有一定成就的,以下就是這些成就:

  第一,世界各地的流行歌曲都取材於民間。第二,民族音樂對於一部分人是情有獨鍾的,他們自發的組織樂團,比如民間的花燈,二胡等等,他們使民族音樂得以發展與繼續。第三,中國的音樂開始進入世界領域。這些年來,中央樂團不斷的出國巡演,這樣就把民族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地,比如《牧童短笛》、《梁祝》。

  三、民族音樂的作用

  ***一***培養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決定著民族的興衰,五千年來,我國的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主,我們宣揚和平、勇敢勤勞、團結友善。我國的文化思想與民族信仰是與民族音樂一脈相承的。民族音樂教育要讓學生運用情感體驗,瞭解民族精神在音樂裡的存在使民族意識得到強化今年來,我國經濟不斷髮展,與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是日益密切,這就給音樂教育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我們要防止青年人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利用民族音樂讓學生學會自強、自信、自愛、自尊。

  ***二***培養審美觀

  各地的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組成了我國的民族音樂,他們各自表達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審美習慣與審美觀也是不同的。少數民族與我們的風格與特點也不一樣,在表達方式與節奏上也有並不一樣的特色。然而很多青年人都青睞於流行音樂,缺乏民族音樂知識,審美觀範圍也就相對狹窄,更為嚴重的行為就是對明星的刻意模仿。對於這些沒有自我意識的行為,我們應該從根本不杜絕,否則就會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民族音樂對學生的心理和文化素質,思想意識以及審美觀的提高與培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促進理解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澱是博大精深的,民族音樂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加強民族音樂的教育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起到積極的作用。《十面埋伏》是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它的表現手法生動形象、富有交響音樂藝術,使當時的戰爭場面得以再現,給人一種和平的嚮往。在民族音樂教育中,要讓學生了解以及學習民族音樂,最重要的是能夠透過藝術科學、全面、系統的認識民族傳統的文化底蘊。

  四、加強民族音樂教育

  ***一***創新教學手段

  生命力滿活力就要用創新的手段才能激發出來,因此民族音樂要想更好的發展就要創新它的表現形式,得以傳承。民族音樂要在內容與教學手段上加以創新,改變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教師在民族音樂教學上要注意貼近生活,跟隨人們需求與時代要求。整合資源是最有效的方法,流行民族音樂,使學生接受民族音樂教學。在青年歌手大賽中,比賽內容也加入了原生態的民族音樂,這樣就可以使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在比賽中創新民族音樂,使民族音樂也得以流行。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創編具有時代氣息的歌詞,使民族音樂更為豐富。

  ***二***科學教學方法

  教師是傳授知識的,學生知識一個接球者,這是傳統教學中的角色扮演。這種模式,學生沒有主動性,不積極,處於被動地位。在這種局面下,教師與學生是很少交流的,因此要想讓學生的實踐能力與音樂感知能力加以提高是很難的。

  第一,學生在教學中要注意看和聽。教學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例如多媒體技術與課件等,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課堂內容與形式得到極大豐富,同時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觀與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對音樂的感知與想象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二,要想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就要讓學生親身體驗演出與練習的過程。給學生自己組織活動的權利,讓他們自己去想象與發揮,用自己的想法去設計與創造,用這種方法來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理解。

  五、結語

  當代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培養全面綜合型人才,教師應該承擔這個使命。借鑑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繼承與發揚民族音樂。***作者單位:保定學院音樂系***

  參考文獻:

  [1] 張君仁,王冰.中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研究綜述[J].音樂研究,2011***02***

  [2] 劉茜.試論高校音樂專業民族音樂教育[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02***

  [3] 樑璐.淺談加強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及措施[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4] 徐陽.淺談加強我國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0***

  [5] 馬瓊.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J].中國音樂,2007***04***

  [6] 張天彤.高師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傳承——關於高師民族音樂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J].中國音樂學,2004***0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