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風景攝影的用光

  在風景攝影中,用順光拍攝景物,能夠給人明亮、清朗的感覺。但是,順光照射在景物上過於平正、缺乏明暗之分,往往使景物主體與背景的色調融合,使景物缺乏立體感。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風光攝影的用光。

  風景攝影的用光技巧

  但是順光的利用對於初學者來說比較簡單,攝影者只要使用相機的評價測光模式,基本可以拍攝出令人滿意的照片。

  側光在風光攝影中是用的較多的一種形式。尤其是45度角的前側光,不僅能夠使景物具有一定的明暗反差,增強景物的立體感和畫面影紋層次,同時,對畫面色彩的還原也比較理想。而90度側光,能夠使景物的明暗各佔一半,畫面的明暗反差和立體感非常明顯。尤其是在表現建築等表面不平整的物體時,效果更為突出。攝影在利用側光拍攝時,要注意儘量對畫面的明亮處進行測光,避免產生畫面高光區域性的曝光過度。

  逆光是風光攝影中最有個性的光線。逆光是指陽光從相機的對面照射過來,景物被光線照射的部分都會產生光亮的輪廓,主體與背景得以明顯的分開。逆光最適合表現前後層次較多的景物,在每一景物背後都勾勒出一條條精美的輪廓光,使前後景物之間產生較強烈的空間距離和良好的透視效果。

  拍攝逆光景物時,畫面往往會因陽光的照射和景物的光亮輪廓而造成曝光不足。因此,攝影者在拍攝逆光景物時,最好以景物的陰暗部分來確定曝光時間,這樣才能充分顯示出景物的層次。如果攝影者想得到剪影的效果,那麼拍攝時以亮部為準即可。

  高光一般是指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太陽在空中幾乎垂直照射到地面的光線。高光是一天中陽光最強烈的時候,會給畫面造成很深的陰影。同時,高光具有一定的垂直性,除了表現從上到下的陰影層次外,並不利於表現物體的質感。所以,這種光線並不很適合表現風景題材。

  散射光一般是指在陰天等太陽光線被薄雲層遮擋所散發的光線。在這種光線下拍攝,被攝物體沒有明暗的線條界線,也不會產生陰影,而只能表現出平淡的物體影像和陰沉的氣氛。因此,當攝影者處於陰天的散射光情況下,需要儘可能縮小景物範圍,採取較近距離的中景或區域性場面來進行拍攝,才可獲得比較清晰的效果。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採用較大的光圈或者增加一定的曝光補償量,可以避免陰天光線引起的曝光不足。

  攝影教程淺談微型風景的用光感謝 第十號員工 的投遞 時間:2014-08-18 10:24 來源:POCO攝影網   微型風景由於所處的環境很狹小,所以基本上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可以創作。但是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和不同天氣還是對拍出來的效果有很大影響,讓我們來分別看一下。

  日出和日落的光線

  在日出或者日落時拍攝微型風景,尤其是在光線極佳的環境下,不能不說是一種奢侈,這是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會選定一個大場面的拍攝點來捕捉紅雲漫天的畫面,而很少會用這個時間找小景拍攝。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日出前半個小時的最精彩紅雲也不適合創作微型風景,因為我們很難將天空收進畫面,而即便能將天空收進來,也無法表現漂亮的彩雲。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最精彩的天象並不為我們拍攝小風光提供多少幫助,所以我這裡要說的日出日落光線,主要集中在太陽升起來之後半個小時,或者日落前半個小時。對於日出前的紅雲或者更早些時候的暮光,我們完全可以將它們和陰天一起對待,這我在下面會單獨講解。

  為什麼說日出後半個小時的光線適合拍攝微型風光呢?這是由這個時間段的光線特質決定的。日出後半個小時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光線金色,溫柔,且適合拍攝逆光,和日出前半個小時的光線比起來,這個時間段的太陽光能夠照射到拍攝物件本身,請看圖一的例子理解。這裡冰雪中的小樹枝剛好被晨光低角度照射,逆光的拍攝角度凸顯了冰結晶的紋理,同樣的道理還可以應用到花瓣,樹葉等等有細節的物體上面,就像我們在太陽下拿著一片葉子看太陽,各種經脈都顯現出來了,只不過這裡我們是借用日出半小時後的金光,讓整體調子更吸引人。

  一般來講,微型風景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可以拍攝,但至少要保證我們能看到風景本身。比如夜晚,很多時候由於太暗不利於捕捉到物體的細節。但這也不是說就完全不能創作。比如滿月的時候,月光將拍攝物件照亮,也能形成一種獨到的視覺效果,見圖九。這裡池塘中的生長的水草和水中倒影的月亮形成鮮明的顏色和形狀的對比,即便它們的細節都不是特別突出,這也算得上一幅不錯的作品。所以我們應該隨時睜大眼睛,開拓思維去觀察,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微觀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