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勵志文章精選兩篇

  創業者要懂得:在指導工作的時候,老闆也應該是幫助員工找到自己的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創業者勵志文章精選·老闆最忌諱說的10句話

  如何當好一個老闆?我覺得從說話開始!一個好的老闆,最忌諱說的10句話!

  1.“因為我這麼說。”

  雖然對於無法理解成年人邏輯的五歲兒童來說,這種說法可能會有用,可是在商業環境中,靠著你作為經理的權威做事真是一種懶惰而愚蠢的行為。

  因為他們是有責任感的成年人而不是兒童,所以如果員工們能夠理解老闆做出某個決定的理由,就更有可能支援他們不贊成的決定。

  聰明的老闆會說:“我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

  2.“照我說的做。”

  很多老闆認為他們應該比員工自己更瞭解他們的工作。結果是,這些老闆規定了每件事該怎麼做,並且堅持要求員工按照他們的要求完成工作。

  可是,老闆們只是管理員工,而不是管理這些員工完成的工作。一位老闆應該告訴員工該做什麼而不是怎麼做。即使在指導工作的時候,老闆也應該是幫助員工找到自己的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

  聰明的老闆會說:“讓我們試試你的方法。”

  3.“這個謠言不是真的。”

  老闆們常常覺得只要否認一個傳言的真實性就能將其平息。可是,任何一個有一點點常識的人都會意識到如果傳言完全是無中生有,那麼老闆就不會這麼在意。

  儘管如此,老闆們不斷地試圖平息謠言,特別是當他們的公司走上下坡路了之後更是如此。下面就是一個例子。當老闆否認公司走上下坡路的謠言的時候,聰明的員工就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了。

  聰明的老闆會:什麼也不說。

  4.“你會得到寶貴的經驗。”

  只要老闆們想要讓別人少拿報酬的時候就會這麼說。最好的例子就是沒有薪水的實習,不過老闆們也會用這種說辭誘惑經驗豐富的員工。

  讓我們假定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那麼如果有人是第一次擔任執行長,受命管理一家已經成型的企業,是不是也應該是零報酬?畢竟他們不是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麼?而且這些經驗可以用於下一份工作。

  聰明的老闆會說:“我們會根據你的價值付給你薪水,而且你也會學到一些東西。”

  5.“我們唯賢是舉”

  很多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都聲稱得到提拔的總是最聰明的員工。可是,只要匆匆一瞥,就會發現幾乎在所有的中等規模的企業中,“彼得原理”都是通行法則。

  除此之外,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只要頂級管理者中的女性不到一半,談什麼用人唯賢就非常可笑。畢竟,在四十年前,進大學的女性和男性一樣多。

  聰明的老闆會說:“我們會竭盡全力聘用並且提拔最好的人。”

  6.“我們希望你們對公司保持忠誠。”

  很多老闆相信員工願意留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即使他們已經在別的什麼地方獲得了更好的職位也是如此。特別是在僱主花了錢對員工進行了專業技能的培訓之後更是如此。

  可是,說到忠誠,應該是雙方面的。如果企業能夠保證提供終身職位的話,也許對企業保持忠誠還有點意義。可是,現在員工們都知道他們可能被外包取代,為什麼還要對企業保持忠誠呢?

  聰明的老闆會說:“我會繼續按照你的價值付給你薪水。”

  7.“客戶永遠都是對的。”

  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客戶往往是錯的》中討論了這個問題。這裡的問題是如果老闆說這種老掉牙的話,就會影響銷售人員的判斷,可是銷售人員是更接近並且瞭解情況的人。

  老闆是管理員工而不是管理客戶的,所以當他們介入客戶關係處理的時候,他們的行動很大可能是建立在無知的基礎之上的。只要問問銷售人員就知道了。

  聰明的老闆會說:“我支援你的決定。”

  8.“少使用一些辦公用品。”

  當然,辦公用品是要花錢的,但是操心要少使用辦公用品同樣有成本。例如,我曾經在一家公司工作,這家公司大幅度限制影印紙的使用,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節約成本。結果卻造成了突擊使用和囤積,所有這些行為都需要花費金錢和時間。

  與之類似,我曾經兩次見過財富100的企業在內部發郵件要求員工重複使用回形針。可是,如果辦公室的員工把時間花在操心怎麼使用回形針上面的話,這份損失可能比回形針的價格要高多了。

  聰明的老闆說:“多在如何完成任務上操心吧。”

  9.“把你每個小時做了什麼記錄下來。”

  一些老闆相信如果他們能夠跟蹤組織裡每個人的時間分配,他們就能夠更好地控制局面,而且也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

  但是,強制性地時間跟蹤妨礙了絕大部分公司中創新的主要來源。同時,員工不可避免地會“粉飾”自己的時間分配情況,以期達到管理層的期望。

  聰明的老闆會說:“我需要你完成……”

  10.“別和我的老闆說話。”

  有時候一位老闆會擔心如果自己的員工和自己的老闆說話,會有損自己作為老闆的權威。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他/她通常會要求員工按照正式的管理鏈條進行各種溝通。

  這種說法之所以愚蠢是因為資訊/留言/意見會以光速在公司內部傳播,任何人想要控制這一點都會顯得非常可笑。因此,希望壓制討論的老闆只會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偏執狂。

  聰明的老闆會說:“一定要讓我瞭解情況。”

  創業者勵志文章精選·全球657名白手起家的超級富豪的共性

  《福布斯》雜誌對全球657名白手起家的超級富豪進行研究之後,總結出了億萬富豪的八大共同特性,不知道您看過之後,有和感想。

  一,父母數學很棒

  《福布斯》雜誌發現,億萬富豪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父母具有較高的數學天賦,而數學才能是可以遺傳的。在美國超級富豪的父母們所從事的職業當中,最常見的是工程師、會計和小企業主。比如,比爾·蓋茨的父親是美國十大商務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之一,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成為百萬富翁,而蓋茨的母親則是銀行董事。

  二,九月出生者最多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秋天出生的美國億萬富豪要比其他任何一個季節出生的都多。在進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380位白手起家的美國億萬富豪中,有42人出生於9月。與此同時,12月出生的美國億萬富豪相對要少很多。

  三,大學退學後創業

  在美國380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當中,有20%以上的人從未上過大學或沒有完成大學學業。在那些註定要成為科技創業者的億萬富豪當中,這一現象尤其明顯。其中最著名的有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邁克爾·戴爾、拉里·埃裡森、西奧多爾·瓦伊特和馬克·扎克伯格。

  四,頂級商學院畢業

  金融業的億萬富豪是學歷最高的群體之一:有超過55%的人擁有研究生學歷。其中,有近90%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人都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或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能源投資者喬治·凱澤和對衝基金巨頭肯·格里芬都有哈佛MBA學位而且均為億萬身家。

  五,曾就職於高盛

  在美國金融業億萬富翁中,至少有11人的早期職業生涯是在高盛度過的。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愛德華·蘭伯特、大衛·特普爾、丹尼爾·奧克、湯姆·斯蒂爾以及理查德·佩裡。

  六,加入神祕骷髏會

  設在耶魯大學裡的“骷髏會”是美國最神祕也是最有權勢的同學會——“骷髏會”所在地。一些當前以及曾經的億萬富翁都曾以“骷髏會”會員身份完成耶魯大學學業。曾加盟“骷髏會”的億萬富豪包括投資大亨蘭伯特、黑石聯合創始人施瓦茨曼等。

  七,曾經“很受傷”

  有幾位億萬富豪在其職業生涯早期曾遭遇過苦難挫折。製藥業大亨柯克的第一次商業冒險最終以失敗告終,對於這次經歷,他感到遺憾但也心存感激。柯克早在2007年便對《福布斯》雜誌表示:“早期的失敗雖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但卻是一個必要條件。”

  八,在巴斯投行打工

  巴斯兄弟公司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年輕天才投資者的聖地。私募股權巨頭大衛·邦德曼和吉姆·庫爾特都曾在巴斯家族的投資部門效力。其他曾在巴斯兄弟工作的億萬富豪包括房地產大亨湯姆·巴拉克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