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股指期貨怎樣避險

  你知道空股指期貨麼。你知道空股指期貨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麼。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空股指期貨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私募抗跌的祕密:做空股指期貨避險?

  在6月份的股市暴跌中,公募基金可謂是滿盤皆輸,最慘的是成立不久的次新基金迅速建倉,但輸得一蹋糊塗,私募基金又如何呢?

  統計表明,6月5日-7月10日調整期間,3351只非結構化有業績紀錄的對衝基金產品平均下跌14.17%,只有746只產品獲得正收益,佔比22.26%,77.74%的產品出現回撤。但也有部分私募在這場下跌中成為了屹立不倒者,化身為抗跌英雄。

  綜合相關媒體的報道,澤熙、重陽、澤泉等機構就在這場大跌中表現得著實抗跌,究其原因分為兩類:上述機構除去適時減倉外,就是在高位及時採用對衝工具做空對衝風險,首當其衝的工具就是股指期貨。

  抗跌英雄誰最強?

  來自私募排排網的報告顯示,從高收益的對衝基金產品看,主要分佈在股票策略、管理期貨和複合策略中,前三十強中分別有15、12和3只產品。

  倚天投資旗下管理期貨產品的倚天中國夢3號,調整期間表現最為搶眼,以104.66%的高收益高居榜首,該產品股災前表現一般,波動較大,憑藉著調整暴跌實現了大幅飆升,截至7月10日,最新淨值為1.9139。

  而排第二和第四名的同樣是管理期貨產品,九坤投資姚齊聰管理的九坤量化一號和粵商智富資產楊超傑管理的粵商智富1號分別獲得97.43%和56.36%的高收益,最新淨值分別為4.1917和1.8448。楊超傑管理的另一隻產品粵商智富2號收益率高達40.44%,排名第十四。

  而澤泉投資辛宇管理的中信信託-澤泉景渤財富股災期間表現十分強勢,以69.72%的高收益名列第五名,該產品是股票策略產品,如果從5月底算起,該產品期間漲幅高達驚人的128%,截至7月3日,最新淨值高達3.9832。

  在接受媒體的公開採訪時,辛宇表示獲取高收益後,其在5000點附近清倉離場,很好地保住了收益成果,公司旗下其他產品在6月的調整行情中均取得了高收益。

  如果從公司的情況來看,三十強中的大贏家無疑是澤熙投資和重陽投資。澤熙投資旗下股票策略產品大調整期間逆市平均獲取了25.52%高收益,徐翔管理的“華潤信託-澤熙1號”、“山東信託-澤熙3期”、“山東信託-澤熙2期”和“華潤信託-澤熙5期”分別獲得44.39%、32.14%、31.64%和23.55%高收益,攜手殺入前三十強。

  重陽投資是本輪下調中的另一大贏家,旗下產品平均收益為15.95%,外貿信託-重陽目標回報1期、外貿信託-重陽目標尊享A期、外貿信託-重陽對衝1號、華潤信託-重陽6期、外貿信託-重陽對衝2號、外貿信託-重陽對衝3號和君享重陽阿爾法對衝一號股災期間分別獲得32.97%、31.02%、30.99%、25.97%、24.85%、24.29%和20.95%收益,前三十強佔了七席。

  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重陽的相關人士表示,重陽年初使用了股指期貨做套期保值,對衝風險,而在選股上,偏向於低估值和保守型的藍籌股。市場調整期間,對衝產品的中性策略優勢凸顯:一方面股票現貨是防守型的,跌幅小,另一方面股指期貨連續下跌,所以業績有所回升。

  不過,或許這就是蹺蹺板效應作祟的結果。仍然以重陽為例,公開的資料顯示,重陽投資旗下基金產品主要分為純多和對衝兩大類別。頭五個月,純多基金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業績,前5個月的淨收益在15%-30%之間;對衝基金產品今年以來總體保持盈虧平衡,個別對衝產品目前略有浮虧。記者瞭解到,在大盤的上漲行情中,股指期貨空頭處於虧損狀態,所以在上漲行情中大部分量化對衝產品都難以跑贏大盤。

  而6月份,一切的情況發生了逆轉,這時候則是對衝基金產品衝了上來!

  詳解私募“做空”策略

  私募是怎樣“做空”的呢?

  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常見的市場中性策略有期現套利和阿爾法對衝策略。而阿爾法策略的原理是通過多因子條件選股模型等工具,遴選出一個能夠跑贏指數的投資組合,然後通過賣空股指期貨,消除大盤漲跌對該組合造成的風險和影響,從而直接獲取該投資組合的業績表現超越大盤的部分—也就是“超額收益”。

  不過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瞭解,這幾年來對衝產品策略實際上在私募圈中並不受到歡迎,原因是中國股市往往呈現單邊市的格局,這個時候所謂的對衝產品策略往往是失效的。而多位私募人士曾分別向記者表示過,實際上,在量化對衝產品中,市場中性產品始終持有和多頭等量股指期貨空頭進行對衝,而大部分股票多空產品也或多或少地持有股指期貨空頭。

  當然對於私募來說,做空的策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上述的利用股期期貨等工具開空倉實現做空,而另一種則是降低倉位賣股票來實現做空。

  根據華潤信託釋出的私募月度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華潤信託平臺170只私募基金平均股票倉位為75.78%,該倉位已經創出近一年月度倉位新低,比5月末下降4.08個百分點,其中持倉超過八成的產品佔比僅為46.59%,但有89.20%的私募將股票倉位維持在四成以上。意味著私募基金雖然減倉,但整體倉位並不低,較高的倉位暴露使得不少私募基金在本輪大跌中淨值損失較為嚴重。

  具體說來,比如抗跌榜中表現優異的澤泉,某媒體的報道顯示,其公開承認目前的倉位只有一成多,將過早抄底的風險拱手讓了出去,等待市場企穩時再大舉進擊。無獨有偶,同時有媒體報道澤熙掌門人徐翔在上週五大幅度減倉,稱徐翔判斷大盤仍然承壓,反彈期間隨時可能再次出現暴跌。如果報道屬實,那麼就意味著大佬徐翔早在本週大跌之前精準出逃。不過與澤泉不同的是,澤熙的傳聞未經公司方證實。

  同時記者瞭解到,大跌中私募基金還進行了持倉結構調整,主要思路是增持低估值績優防禦性板塊,減持高估值漲幅過大板塊。華潤信託統計顯示,按照資金流向來看,該平臺私募證券基金6月份增持了金融服務、公用事業、醫藥生物、採掘、農林牧漁等板塊,減持了輕工製造、資訊服務、資訊裝置、化工、有色金屬等。根據行業持倉的百分比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私募基金重倉的前五大行業分別為:金融服務、醫藥生物、資訊服務、食品飲料和公用事業。

  截至發稿,中國經濟網記者未能聯絡上澤熙方面的相關人士,網上所留的公司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而接下來抗跌私募們在震盪市中會如何表現呢,中國經濟網記者將保持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