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股指期貨進行風險管理

  下面小編來向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股指期貨風險管理策略與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策略不同。套期保值策略解決的是如何完全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問題,而風險管理策略則是解決部分規避系統性風險而同時保留部分風險敞口的問題,即對所持有股票組合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保值。比如,投資者可以對自己的股票價值的30%進行保值,剩餘的70%保持股票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性,也可以對股票價值的一半進行保值,這個比例由投資者自由決定。

  由於國內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是針對滬深300指數而設計的,因此,通過股指期貨合約只能規避掉市場風險,而不能規避掉投資者所持個股特有的風險,故這裡必須引入一個衡量市場風險的指標β***β可以通過取滬深300指數現貨走勢和投資者的股票組合收益率的時間序列、輸入有關的統計模型得到***。在衡量股票組合風險的指標中,有兩個比較常用的指標,一個指標是衡量組合系統性風險的β,另一個指標是衡量組合綜合風險的標準差σ,總的風險則由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組成。當股票組合充分分散投資以後,β和標準差σ將趨於相等,此時,非系統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股指期貨只能用來對衝股票組合的系統風險,也就是β,而不能對衝掉股票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也就是說,股指期貨可以被用來靈活管理當前所持有的股票組合的風險水平,而這個調控過程是通過調整股票組合的β來實現的。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利用股指期貨來靈活管理現有股票組合的風險水平。

  某證券公司證券投資部持有市值1億元人民幣的穩健型股票組合***不要求與滬深300成份股完全一致***,其系統性風險β為0.8。假設現在中金所模擬交易中的股指期貨IF0711合約的系統性風險β為1.1,股指期貨價格參照IF0711合約10月29日收盤6,815點計算,滬深300現貨當天收於5,508點。現其研發部門預測今後三個月,整個股票市場的發展趨勢分別為上漲和下跌兩種情景,並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水平控制建議。下面根據不同情況來說明如何通過股指期貨的買賣來實現該風險控制的目標***以下所有具體的計算過程略***。

  上漲情景。依據研發部門股票市場短期內將上漲的預測結果,證券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決定將投資組合的β從目前的0.8提高到1.5,以大幅度提高股票收益水平,解決方案是做多買入31份IF0711合約。驗證結果如下,假設證券公司研發部門預測準確,滬深300指數隨後上漲了5%,現貨指數從5,508上漲到5,783點;因為IF0711合約的系統性風險β為1.1,所以IF0711合約將上漲5.5%,從6,815上漲到7,190點。由於股票組合的β為0.8,故股票組合上漲4%。股票組合盈利是400萬元***1億元×4%***,股指期貨盈利是349萬元***31×[7,190-6,815]×300***,整個組合盈利是749萬元。由此可以算出整個組合收益率是7.49%,目標實現情況是β為7.49%除以5%得1.498,基本實現了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決定把β從0.8提高到1.5的目標,微小的誤差是由於期貨合約份數四捨五入取整造成的。

  下跌情景與上漲情景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再贅述。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決定將組合的β從目前的0.8不是降低到0.5而是降到0,那就意味著這是個要完全套期保值的決定。

  還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一般需要使用模型來計算具體需要購買多少份股指期貨來實現我們的風險控制目標。模型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由於β是通過統計技術計算出來的,它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因此,根據β計算出的結果可能會與實際有偏差。究其原因,一是統計的質量問題,二是期現之間的不完全相關性。因此,在預期收益增大的同時,風險也隨之增加;如果大勢預測完全錯誤,將遭受更大損失。

  宣告:期貨資訊來源於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