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創業人的勵志文章

  當你面對挫折、面對不如意的時候,應該有淡定如水的心境。讀懂了淡定,才算懂得了人生。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激勵我們創業,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給創業投資人的啟示

  伴隨著那英三年連續成為好聲音的冠軍導師,我覺得中國好聲音,其實就好比投資的名利場!

  今年的融資競賽***好聲音***跟往年的不一樣,有5個人經過了天使到D輪的融資後仍然活了下來,周杰倫投資了兩個創業者分別是【陳梓童】和【李安】,如果按照最後有一個創業者成為終極的獨角獸的話,那麼周杰倫投資的成功概率應該是2/5,但他投資並不專注,沒有把全部的資源放在一個賽手上,作為投資人來說賭了賽道,卻沒有賭賽手,如果杰倫就一個學員,足夠All-in,那麼勝算的概率更大!哈林的專案是【譚軒轅】,汪峰的專案是【貝貝】,而那英的專案是【張磊】!

  亮點是:作為一個前兩年連續投出冠軍專案的投資人,那英這次其實並不淡定,因為周杰倫可是全亞洲乃至世界級的成功創業者,本屆作為投資人角色出現就廣博眼球,而且一下就投出了兩個種子選手,論實力,論眼光,都不輸那英,而且深得廣大創業者的認可,在本次投資人的路演過程中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想拿周杰倫老師的投資,周杰倫基本上是在一開始選擇到了無論是顏值,還是經驗,都非常成熟的創業者,難怪本屆好聲音一開始就有傳言說,周杰倫一上來就是奔著本屆最佳投資人的位置去的。

  結果咧?無論是哈林老師有多High,無論是杰倫有多“愛呦不錯”,無論汪峰有多頭條,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那英的種子選手又是冠軍!

  都說創業是能力+運氣,如果說三個學員的運氣很好,那不得不說那英的運氣要好到什麼程度!能夠在數百名候選人中押寶三年,回回都中,真的不一般啊,坊間傳言說中國好聲音要改名中國好那英了。

  可是,我們都明白,如果一次成功是運氣,兩次成功是非常好的運氣,三次成功可就不是運氣那麼簡單。

  那英可謂一個好投資人,與其他三位相比,有三個特點:

  1、幫忙但不主導:

  從《中國好聲音4》第一期開始,周杰倫就顯示出了無比強大的氣場。從選歌中不難發現,周杰倫此次入圍的兩個學員陳梓童、李安,全部選唱了周杰倫的歌曲,唯一一首《刀馬旦》雖然不是周杰倫唱的,但也是周杰倫創作的。這不儼然又是要將總決賽變成“小公舉”個人秀的節奏嗎?再加上總決賽每位學員都會與導師有合唱表演,《鞋子特大號》、《牛仔很忙》、《免費教學錄影帶》、《發如雪》四首歌的“周董演唱會”,就這麼妥妥地上演了。作為一個創業者,選歌並沒有表現自己的意志,而是幫著投資人完成夙願,這個肯定是有問題的。除了周杰倫之外,汪峰組學員也繼續選唱了兩首汪峰的歌曲,創造了《中國好聲音》歷史上唱導師歌曲最多的紀錄,但是張磊就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民謠風,而他也憑藉著一路以來的民謠風格在《中國好聲音4》中暢通無阻,那英有摻入了個人的意志了嗎?並沒有《夢一場》+《南山南》+《異鄉人》,三首歌裡面只有一首是那英的,而且也完全是那英的風格,但是你看李安本來特別擅長英文歌而且是情歌,周杰倫就一定讓他唱中國風的歌曲。一個幫忙的投資人才是好投資人,如果只是表達個人意志的投資人不一定能夠幫到創業者!

  2、給創業者想要的,不只是給創業者自己想給的:

  張磊唱的是民謠,所以那英帶著張磊去見了老狼和葉蓓,那英說他兩是堅持唱民謠到現在的,無疑這是張磊夢寐以求的事情,那英唱的是通俗流行樂,老狼葉培才是張磊心目中的燈塔。相反,另外三位導師雖然也很不錯,很盡責,比如哈林還把譚軒轅帶到了臺灣自己的工作室和住的地方,無非是想讓譚軒轅體會成功的感覺,同樣周杰倫也是在打溫情牌,汪峰也是。小編認為其實讓創業者體會物質的成就很重要,體驗大哥的關懷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幫他去發現或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

  3、為了創業者的成功關鍵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定的犧牲:

  中國好聲音是個比賽,創業是個比賽,比賽就有輸贏,關鍵時刻,投資人不是面子第一,而是要贏,我們看看在最關鍵的比賽的拉票環節那英是如何做的:

  第三屆好聲音,那英為愛徒樑博狂放拉票

  張磊最後唱完《異鄉人》的時候,那英幫助張磊進行終極超級拉票的時候,導師那英說:“歌聲裡代表了很多北漂的人的故事,現場一定有很多同樣經歷的人”,為此那英也特意讓全場的觀眾與她一起大聲祝賀張磊生日快樂,現場頓時成了一個感人的慶生場面。大家知道這個時間越長,留給投票的時間越長,而且現場也有很多人蔘與終極投票,這個氣氛的烘托把對張磊的祝福推向了高潮。

  那英能夠連續投資出來三屆的好聲音冠軍,其實不能說只是運氣的事情,縱觀投資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其實能夠連續成功投出三家上市公司的機構和個人也屈指可數,能夠投出一家上市公司的早期投資人的回報都是超過百倍的,有的甚至是千倍的回報,但是失敗率也很高,所以往往投資人會感嘆,為什麼好的創業者,我miss掉了,我當時沒有轉身,沒說“I Want You”!

  滴滴打車融資的時候很多人沒有轉身,口袋購物融資的時候很多人也沒有轉身,包括曾經的美團,曾經的點評,曾經的餓了麼,曾經的今日頭條,股權融資風險非常非常高,沒有投出來牛逼創業專案的投資人是非常苦的,哪怕是一場沒有金錢利益直接相關的好聲音的比賽,我們也看到了汪峰對媒體的憤懣,周杰倫的冷嘲熱諷,其實都想成為站在椅子上的那英,同樣付出那麼多,誰不想成為馬雲背後的孫正義,劉強東背後的徐新,滴滴打車背後的王剛呢。

  臺上的選手還是幸運的,挺到了後面,沒有一蹴而就的天使到IPO,也可以在冬天到來之前成為一個相當有知名度的創業專案,但是臺下也有更多的歌手在等待散場,等待落幕,等待結束,好聲音一年一次,大不了這次不行了,還有好歌曲,換個舞臺,一樣重頭再來。

  如果總結那英那裡最能學到的東西是什麼,我覺得是好心態,有積極的心態,才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做出最清楚的判斷。有人說創業是能力加上十年的運氣,相比之下投資人已經很幸運了,能夠利用金融槓桿的力量去參與到數十個甚至是數百個創業專案裡面,去體驗不同的專案,經歷不同的人生。中國好聲音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唱歌跑調,大大咧咧真性情的那英,還有無數個不計形象和言語匱乏簡單粗暴的表達,但是我們還是要說一句,她真的是個好投資人!

  最後補個吐槽,60秒的哼哼哈嘿,上優信二手車,節奏完全符合雙節棍的調調,不知道臺下的周杰倫聽到怎麼想,是不是這3000萬里面應該有自己版權的分成?***笑***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夜晚九點,回港的飛機,機艙內耳膜震著發動機的轟鳴,有些刺耳;睏倦的眼皮抵擋著機艙內明亮的燈光;廣播裡粵語、英文、中文播報著同樣的航班資訊,聽著熟悉的疲倦;空姐空少的制服,還是紫色;機艙外,夜空罩著一塊巨大的黑布。

  在座位上打盹的我,突然想起,就是去年的今天,我割斷了原來的生活,心裡裝著盲目的勇敢和樂觀,飛了1200公里,來到香港這片陌生的土地。

  一晃,一年了。心裡唏噓一聲,像做夢一樣,掐自己一下,疼。

  一年之間,兩個世界,猶如硬幣的正反面,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另一種完全新鮮的人生體驗。又好像鋒利的時光刀片,清晰地隔斷了過去和未來,過去是一面透明的牆,看的到,回不去。未來是脫軌的衛星,彷彿要重活一遍青春。

  過去是體制內,現在是體制外。

  我會依然記得一年前,我向教育局遞交辭職信的那個下午。教育局副局長表示不太理解的複雜表情,我當時心裡也是五味雜陳。從辦公室出來後,就在旁邊的另一個辦公室,門前排著長龍,是剛考進編制的年輕老師們在遞交入職手續,他們表情輕鬆,眼神有光。好不容易考進了編制,好像高考中榜,是高興的;他們一定不會知道,在另一個辦公室,他們的一個同行,放棄了當地最好學校的編制。

  我看著他們,他們像當年的自己,又不像當年的自己。

  在體制內,是一部分人的福音。

  在體制內,意味著也許現在賺的不多,但是不用擔心以後會斷糧餓死;有人樂在體制的生活,沒有大風光,也有大自在;而對於另一些人,感覺好像進錯了籠子,總覺著哪裡不對。

  這種感覺,就像很多在海外工作的華人,高學歷高素質,一方面掙著體面但卻不算高的薪水,過著穩定的生活,不捨放棄現在的生活;另一方面,看到國內迅猛發展的新行業,井噴的新機會,心裡又不甘。

  就像BAT公司的資深產品經理,天天被風投天使圍堵約著喝咖啡,“你出來創業吧,難道想一輩子就這樣打工嗎,只要你肯出來,我就投錢給你,不管你做什麼。”

  回還是不回,不捨與不甘,兩頭野牛在搏鬥,內心在燒火。

  五年前大學畢業的時候,“體制內”這個詞多火呀,就是人生贏家的背書,比贏取白富美的聘禮值錢,比嫁給高富帥的嫁妝還貴。到現在開始出現的不少公務員離職,體制內員工的跳出圍牆。兩種境遇,也就是幾年的光景。

  體制內是一口深井,體制外是一片江湖。混江湖前,腰上的劍,磨鋒利了麼?

  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最不能放棄的,是不斷的自我成長。我也越發相信,人生最寶貴的,還真不是豪車洋房,而是豐富的人生體驗。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有體面生活的日子,我已經體驗夠,但是如果缺少人生豐富體驗的核心,傳道書一章十四節說——“我看過日光之下發生的一切事,一切都是虛空。”

  而豐富體驗的核心,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以一種舒服自然的狀態,甚至是一種自己願意的辛苦,過好每一天。而這種狀態,和體制不體制,並無多大關係。我看著情商極高的小夥伴,在體制的框架內遊刃有餘,野蠻成長;也看過體制外的殘酷競爭下,不堪壓力,日日抱怨,卻怎麼考都考不進,吃不上體制內的那碗飯。

  有些性格,是基因決定的,是戰士,就去攻城略地;是文人,就耕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刺破手指,好好看看流出的慾望的血有多濃。

  很多事情,要麼走,要麼忍,不應該拿體制的擋箭牌,成為懷才不遇的洩憤出口。

  高曉鬆說:人都是高自己。

  而高看自己,是人類進化的鎧甲,也是軟肋。

  這一年,從深井走向了江湖,也從甲方變成了乙方。

  體制代表了穩定,體制內的人,大多數情況下,代表了甲方;做甲方,意味著不用求人,有社會地位,意味著談判桌上擁有話語權。甲方帶來穩定的體面感,繼而帶來安全感,安全感帶來幸福和自由。有人說,乙方自由的天空更大,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有穩定感的自由,太不靠譜,沒有確定未來的自由,太不安全。自由的天空太大,仰起頭看,眼會暈眩,心會發慌。

  穩重求進,不犯錯誤,不激進,不左。做甲方,挺好。

  能放棄甲方的光環,而選擇去做乙方,也許只是因為有些東西,乙方獨有。比如能滿足更大的夢想和野心,更高的財務自由,更充分燃燒的人生體驗,一輩子太短,腳步要丈量去更遠的風景,心裡裝著更大世界。

  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從高大上的投行高盛,到做滴滴打車的CEO,當被問及過去生活和現在生活的不同,她說,“原來住四季酒店,現在住漢庭;原來坐頭等艙,現在坐經濟艙;原來不求人,現在要求人。”

  我相信柳青能克服住漢庭,坐經濟艙的心裡落差。畢竟創業初期,本來就是白天做老闆,晚上睡地板。但是,原來不求人,現在要求人,這個點上,需要時間和謙卑隱忍來克服內心的驕傲;這不容易,因為這觸碰了尊嚴,地位,認可,等等人性中最敏感和脆弱的神經。

  想起老電影《肖申克救贖》裡的臺詞:

  “Somebirdsaren’tmeanttobecaged.Theirfeathersarejusttoobright.”

  滴滴快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美金,或將成為下一個BAT巨頭,也就三年功夫而已。

  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我應該是從甲方跳到了乙方。角色的轉變,開始多一個角度審視這兩者的區別,發現其實有些人是工作的甲方,卻是生命的乙方;而有些人也許是工作的乙方,卻是生命的甲方。而轉化的區別的關鍵,在於能否有強大的能力,來掌控自己生命的走向和節奏,有能力在大的框架內,平衡好生命的河流,可以越流越寬闊。

  看到很多工作性質是乙方的人,卻有著甲方的姿態和靈魂,因為他們專業,有價值,被人需要,俗話說,站著把錢掙了。錘子手機的老羅,是最好的典範。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都是自我價值的佈道者。有人殉道,有人放棄,有人走到了聖殿。

  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會不會是你?

  :創業路上的那些坑

  有人說“這是最好的創業時代”,中國每兩分鐘就會誕生一家新公司。“創業”似乎成了人人都可以掛在嘴邊的熱詞。可是,事實上,創業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失敗的居多!——這些冷水必須要潑,這些醜話必須要說。

  不可否認,中國正興起新一波創業浪潮。有人說“這是最好的創業時代”,中國每兩分鐘就會誕生一家新公司。然而,不得不說,創業是一種高危選擇!由於缺少創業指導、盲目創業,每天死在浪潮之下的創業者不知有多少。

  馮侖曾說,創業要做好三種心理準備,一是眾叛親離,二是妻離子散,三是家破人亡。——這是“創業熱”中必須潑出的“冷水”和說出的實話。

  ➤創業路上那些坑

  事實上,無論國家有多少幫扶政策或利好,對於創始人來說,依靠市場和團隊讓產品說話,才是創業公司不倒的關鍵!去試錯並走出泥潭,去經受發不出工資的壓力,去為如何走下一步掙扎,去為淘汰你跟不上的戰友而煎熬……,這些都是創業者必過的門檻。

  創業中最容易讓公司猝死的兩個地方,一是產品體驗不行就開始做營銷砸錢,這相當於自殺;二是沒摸清產品在使用者中的反應就開始規模佈局。還有一種慢性的***,是公司中混著一批責感心不強推一下動一下的人,他們是公司的癌細胞,癌症死得慢,最少也能活三幾個月,但有癌症的人肯定早死。

  ➤從錯誤中學到更多

  創業中看多了別人失敗的經歷有一個最大的好處:當自已犯類似的錯誤時改正起來非常快,比沒看的人要快多了。這就是我們看各種創業故事的最關鍵的一點,僅就這一點,其實對創業還是很有用的。

  創業這些年,我想不出有什麼能比從錯誤中學到得更多了。寫書也好,回答問題也好,指導路演也好,並不是因為我有資格教別人,恰恰相反,是因為挫折太多了!失敗和錯誤對人是有幫助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