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運營是什麼

  企業的發展,已經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州,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全球擴張的道路。而採購運營是企業其中的一個方法。採購運營是指確定如何從 組織以外採購 物資和 服務,才能最大限度滿足組織日常需求或 專案需求的過程。

  採購運營的內容

  採購運營主要考慮是否採購、採購什麼、採購多少、怎樣採購、何時採購等問題。

  1、是否採購。主要3種:外購,自制和 租賃。

  2、是否自己採購。如果選擇外購,企業還得進一步考慮是自己採購還是 採購外包。

  3、如何採購。主要考慮採購的模式;採購模式主要分集中化,分散化,混合採購。

  1***集中化採購模式是指整個公司所有的或幾乎所有的採購活動在某一處集中處理,集中化採購中,某個個人或部門被授權從事所有的採購活動。適用於產銷規模大,採購量大企業,部門及工廠集中在一個區域,產品種類大同小異。

  優點:比較容易達到標準化,減少 管理上重複設定,獲得規模優勢,有利於 採購決策中專業化分工和專業技能的發展。 集中採購可以達到“以量制價”的企業。

  2***分散化採購是指將採購工作分散給各需要部門分別處理。適用於企業規模較大,工廠比較分散的 企業

  優點:對 利潤中心直接負責,對於內部使用者有更強的顧客嚮導,與供應商直接溝通。缺點:分散了採購能力。

  3***混合採購模式:分散集中化採購模式,很多大的 跨國公司使用。

  4、採購多少、何時採購。主要考慮採購的數量和時間,有定期購買法、定量購買法。

  採購運營的依據

  在採購運營之前,必須先進行採購市場研究和採購組織內部的分析,這是運營的依據。

  1、採購市場研究:是指系統地收集、分類,以及分析所有影響 公司獲取貨物和服務的相關因素的資料,旨在滿足現在和未來的公司需求,使其能夠為最優回報做出貢獻。採購市場研究主要包括3部分內容:

  原料,貨物和服務; 供應商; 系統的程式。   2、採購組織內部分析:包括4方面內容:

  產品採購金額佔企業經營總成本的百分比; 採購對實現企業目標所帶來的機會或威脅; 所採購產品***服務***的性質; 勝任採購工作所應具備的條件。

  採購運營的原則

  採購工作必須圍繞“價,質,量,地,時”

  1、適價。適價的獲得方式:比價、 議價、 定價。

  2、適質。 如果品質不能達到要求,其後果:增加 管理費用,降低 生產效率,降低 客戶對企業信任度,導致客戶流失。

  3、適時。未按時到達,即會導致停工待料, 產品不能按計劃出貨,從而引起客戶強烈不滿。

  4、適量。大批量採購缺點,如果不能及時銷庫,很容易積壓採購資金,採購太少則不滿足生產需要。這個完全要根據自身公司實際運營情況來定製。

  5、適地。企業近距離不僅溝通方便,處理事務更快捷,而且降低 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