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管理是什麼_營運管理的基本介紹

  營運管理是零售管理術語,是指零售商透過一些硬指標及軟指標對其門店的各項作業,起到培訓、督導、考核、獎懲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活動。

  營運管理目標

  企業運營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標是質量,成本,時間和柔性***靈活性/彈性/敏捷性***,它們是企業競爭力的根本源泉。因此,運營管理在企業經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現代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產品本身的技術和知識密集程度不斷提高,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過程日趨複雜,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多變化,世界範圍內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因素使運營管理本身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尤其是近十幾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為運營增添了新的有力手段,也使運營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使其內容更加豐富,範圍更加擴大,體系更加完整。

  營運管理範圍

  現代運營管理涵蓋的範圍越來越大。現代運營的範圍已從傳統的製造業企業擴大到非製造業。其研究內容也已不侷限於生產過程的計劃、組織與控制,而是擴大到包括運營戰略的制定、運營系統設計以及運營系統執行等多個層次的內容。把運營戰略、新產品開發、產品設計、採購供應、生產製造、產品配送直至售後服務看作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對其進行整合管理。

  資訊科技已成為運營管理的重要手段。由資訊科技引起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變革,成為運營的重要研究內容。近30年來出現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整合製造系統***CIMS***、物料需求計劃***MRP***、製造資源計劃***MRPII***以及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在企業生產運營中得到廣泛應用。

>

  營運管理髮展方向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劇,“全球化運營”成為現代企業運營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全球化運營也越來越成為運營學的一個新熱點。運營系統的柔性化。生產運營的多樣化和高效率是相矛盾的,因此,在生產運營多樣化前提下,努力搞好專業化生產運營,實現多樣化和專業化的有機統一,也是現代運營追求的方向。

  做到這一點,現代運營實踐中努力推廣柔性運營系統。例如,產品設計中的並行工程、快速原型法、虛擬製造技術、CAD/CAM技術、模組化技術等,產品製造中的數控機床、柔性製造單元、成組技術等。供應鏈管理成為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開始致力於整個供應鏈上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的合理化和優化,與供應鏈上的企業結成聯盟,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區別

  營運,經營的執行,名詞,表示經營狀態;

  運營,執行和經營,著重點在後面,是一個動詞。

  所以,企業的運營是指以增值為目的,實現利潤最大化而展開的各種經營活動的總稱。主要指過程和方式方法。

  營運則是指經營運轉,主要指結果和物件等。這兩個詞在不太嚴格的情況下,可以混用。

  公司運營管理制

  分公司既是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相對獨立的公司,同時又是受總部直接管理的分支機構,它有自己獨特的組織結構,包括業務部、財務部和行政部三個部分。企業運營制度是用來“管組織”的,所以分公司運營制度按照分公司的組織結構將包括三個方面:一、業務管理制度;二、財務管理制度;三、行政管理制度。一、業務管理制度

  分公司業務管理制度是根據分公司的業務流程來制定的,是對整個業務流程各個運營環節進行的具體規定。這裡的業務流程是指分公司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和過程。根據業務活動的實質內容和體現形式,可以將業務流程分為內在業務流程和外在業務流程。內在業務流程即業務活動的實質內容,包括尋找客戶、一般瞭解、深入瞭解、建立關係、鞏固關係五個部分。外在業務流程即業務活動的體現形式,包括尋找客戶、拜訪客戶、合作談判、銷售進行、售後服務五個部分。

  對於分公司開展業務活動來講,內在業務流程和外在業務流程兩個方面的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在業務流程屬於過程性的東西,適合溝通管理;外在業務流程屬於結果性的東西,適合約束管理。沒有內在業務流程的溝通管理,開展業務活動就會沒有思路和章法,就很難取得實質進展;沒有外在業務流程的約束管理,開展業務活動就會混亂不堪,就會導致高成本低效率現象。

  但是,內在業務流程和外在業務流程又是需要分開對待的兩種東西,不能混為一談。內在業務流程是企業開拓市場的銳利武器,是與客戶、與市場打交道的經驗方法,反而屬於外在性的東西;外在業務流程是企業內部管理的規章制度,是與部門、與成員進行的制度對話,反而屬於內在性的東西。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將內部管理做好了,才能更好的開拓市場。內在業務流程屬於經驗方法,即所謂的“思路打法”;外在業務流程屬於規章制度,即所謂的“業務管理制度”。因此,內在業務流程是公司培養和指導業務員開展業務工作的經驗方法,只能作為溝通管理,不能作為約束管理,而外在業務流程才是真正的對業務活動的制度管理。

  為了更好的區分內在業務流程和外在業務流程,這裡有必要再舉例說明。例如某業務員某天準備去拜訪某家客戶,他需要先與客戶預約好,因為是初次拜訪,他準備只遞上自己的名片和送一本企業綜合目錄,拜訪的目的就是了解客戶一般情況,再讓客戶瞭解我們的企業概況和產品特點等等。這時該業務員所做的實際工作就是內在業務流程中的“一般瞭解”流程,他在做這項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又該怎樣應對、怎樣能達到目的等等都屬於業務員心裡需要掌握的東西,即所謂“思路打法”,業務員在平時應該不斷總結學習,公司在平時也應該多加培養指導。業務員在這次工作中具體遇到了什麼問題,自己有什麼看法,應該及時向上級領導反映,上級領導也應該主動的瞭解業務員具體工作情況,這就是上級與下屬之間在工作過程中實時的交流溝通,即所謂溝通管理。但是,所有這些都沒有涉及到外在業務流程,都與制度管理無關。什麼才與制度管理有關呢?業務員預約客戶電話費問題該如何解決,業務員拜訪客戶交通工具和交通費用該如何解決,業務員名片製作該如何解決,業務員所要使用的資料該如何解決,業務員這次拜訪客戶工作該如何向公司反映,是否需要寫工作日記,工作日記是否需要製作統一的格式,該如何製作才能更好的反映業務員的工作情況等等,這些才是外在業務流程所關心的問題,才是制度管理問題。

  >>>下一頁更多精彩“營運管理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