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莊創業準備計劃書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環境汙染加劇。我國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在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生態農莊以鄉村旅遊的一種新興形式出現,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名 稱:秦太山莊

  業主姓名:龐**

  法律形式:個體工商戶

  地 址:岐山縣北郭民俗村

  開業時間 :2011年9月

  現有狀況:秦太山莊是去年由垂釣中心經改建而成的集餐飲、住宿娛樂、休閒觀光、垂釣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機構。但是,目前只有餐飲、垂釣正常營運,其他專案還在啟動中。

  依照我們建設最美休閒山莊的願景,還需要大量資金,用來建設採摘園和養殖園。

  山莊概況:

  地處岐***山***--周***公廟***路中段,“陝西民俗第一村”牌樓下的秦太山莊,環境幽雅,文化積澱深厚 ,是西岐民俗精華的濃縮,是西府特色小吃餐飲的聚焦某農莊的創業計劃書某農莊的創業計劃書。山莊佔地28畝,內設餐飲、客房、垂釣、蒙古包、KTV,另有啤酒廣場、燒烤廣場、兒童遊樂廣場和1000平米的停車場。

  個人情況:龐廣錄,男,生於1963年1月7日,大專學歷。2011年之前,在蘭州市從事個體餐飲18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市場評估:山莊幽美的環境、地道正宗的臊子面、獨特原生的西岐小吃、異域風情的蒙古包、景色旖旎的垂釣魚塘在關中西部獨樹一幟

  麥田無界

  是寶雞地區,乃至西北地區休息度假的首選去處。面向工薪,服務大眾某農莊的創業計劃書工作計劃。客源眾多。

  經營計劃:在重點做好餐飲的同時,啟動住宿、垂釣、健身、養生等專案;建設30畝規模的養殖和採摘的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

  組織機構:總經理***1人***;部門經理***3人***;員工28人。

  固定資產:200萬

  流動資金:10萬

  收入預測:年收入6--10萬

  營銷宣傳:建立網站

  在附近旅遊景點和城鎮散發彩頁

  篇2

  一、專案介紹

  農家樂是新興的旅遊休閒形式,農民向城市現代化人提供的一種迴歸自然從而獲得放鬆身心、愉悅精神的休閒旅遊放鬆。

  一般來說,農家樂的業主利用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加工,滿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較低,因此消費就不高了。而且農家樂周圍一般都是美麗的自然或田園風光,可以舒緩現代人的緊繃的思緒,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輕人的熱烈歡迎。

  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旅遊始於20世紀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遊扶貧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但由於起步較晚,目前尚處於初期階段。目前我國各地的鄉村旅遊開發均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閒、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其中國內遊客參加率和重遊率最高的鄉村旅遊專案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遊;以收穫各種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務農採摘旅遊;以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的鄉村節慶旅遊。

  農家樂旅遊是鄉村旅遊的一種形式,它是傳統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的旅遊專案。農家樂的發展,對促進農村旅遊、調整產業結構、建設區域經濟、加快農業市場化程序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農家樂發展起來後,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收入,還有產品資訊、專案資訊和市場資訊,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農家樂成為農民瞭解市場的“視窗”,成為城市與鄉村互動的橋樑。各地遊客為農村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使農民及時瞭解到市場資訊,生產經營與市場需求相接軌。開辦農家樂的農民經常到旅客中間調查市場需求,然後有針對性地開展生產,有的建起了無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則做起農產品深加工的生意。

  二、專案概述

  1、專案簡介

  農民依託當地旅遊風景資源,利用村寨院舍開發農事風情和本土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地經營特色旅遊服務,成為勤勞致富的有效途徑。“農家樂”旅遊服務模式也就應運而生農家樂創業計劃書範文農家樂創業計劃書範文。農家樂旅遊專案不僅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特色農家旅遊,還注入現代人很少涉及的視覺旅行,讓人們子啊享受身體的旅行和心情的放鬆的同時,讓其視覺上也能得到很好的享受。

  除此之外,發展生態農莊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1、 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休閒旅遊成為城市居民一個新的消費需求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崇尚自然、迴歸自然、享受自然。每個人都有返璞歸真的慾望,而“農家樂”恰好滿足了人們走進自然,迴歸自然的心理。在青山綠水間,吃農家飯、幹農家活、觀農家景,臨走還捎帶點土雞之類的農家特色,盡情享受迴歸自我的輕鬆和飄逸。

  2、 當前城鄉二元化經濟結構逐漸被打破,城鄉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農家樂作為一項溝通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農業與休閒旅歐業的複合型產業,既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農業、貼近農民、認識農村的機會,也增進農村居民對現代化文明的瞭解和認知。

  3、 “三農”問題日益得到關注的今天,各地蓬勃興起的“農家樂”旅遊服務為農村人力資源轉換,開拓多渠道增收致富開拓了新路,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濃厚興趣和政府部門的熱切關注。

  三、市場分析及定位

  1、農家樂市場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收入增加,整天生活在城裡的人們對大自然的山水風景,農村的田園風光情有獨鍾——越來越多的人們都喜歡跑到農村去“擁抱大自然”。週末節假日走出喧囂的城市,到最貼近大自然的農村去領略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秀麗怡人的風景,豐富多彩的農家綠色食品……

  這些無疑給近年蕭條的農村經濟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但農家樂正處在萌芽時期,還不具備一定的規模化,專業化和市場化。大多是以家庭模式經營,其規模之不言而喻,且大部分農家樂產品重複,經營專案雷同,特色不鮮明,缺乏科學規劃,消費層次低,功能單一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些高層次,特色鮮明,功能齊全,集休閒娛樂,農村風情於一體的全新的農家娛樂莊園。因此我們應該儘快營造一個具有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的農家娛樂天地來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我們的農莊將在這樣的背景孕育而生。

  2、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價格適中 農家樂價格低廉,所處的環境非常幽靜,空氣新鮮,能使人身心放鬆,可以互換角色體驗不同的生活,農家樂的價格水平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2***有一定客源 和高星級酒店、普通社會旅店一樣,農家樂也存在著相對固定的數量巨大的客源。

  3***管理成本相對較低 相對於高星級酒店,農家樂的管理成本顯得非常低

  4***政府重視,政策環境支援

  ***二***劣勢分析

  1***農家樂發展時間較短研究尚處於探索階段,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特別是農家樂的理論基礎,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在農家樂旅遊資源評估、產品體系、空間佈局、開發規模和市場開發等方面也比較薄弱。經營者大多為本土農民,受知識水平限制,營銷觀念相對薄弱,設施裝置也不僅完善。

  2***經營服務不夠規範 目前相當數量的民營資本進入鄉村旅遊,旅遊經營者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更缺乏專業旅遊管理人才。農家樂的經營戶“小農經濟”意識較強,環保意識不強,對外宣傳不夠,包裝意識淡薄,服務檔次和接待水平不高

  ***三***機會分析

  1***中國經濟與旅遊業快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必將建立起開放的旅遊產權市場,創造融資、旅遊相關產業進入退出等方面的有利條件,這將為農家樂休閒旅遊的發展拓展巨大的空間。

  3***民營企業的進入

  ***四***威脅分析

  隨著國內中低檔酒店品牌的崛起,將衝擊現有的經營格局,特別是在管理方面,農家樂主要是以一戶農家作為一個單位建立的,沒有規範的管理模式,在處理很多遊客問題中沒有一個標準,這樣會給許多遊客帶來不滿,最終導致經營走下坡農家樂創業計劃書範文工作計劃。

  四、 運作方案

  1、營銷戰略

  1***建立農莊網站,與旅行社合作宣傳和組團

  2***定位市場主要面向廣大都市青年。作為一種體驗式的旅遊專案,農家樂使人們身處於幽靜的山水和迷人的田園風光,樸實的農家裝飾和舒適的休閒娛樂還有文明的接待氛圍中,迴歸自然,獲得一種心曠神怡

  3***市場細分為休閒旅遊消費群體和體驗消費群體,根據不同消費群體設計不同的活動方式

  4***確立目標市場在浙江省及其周邊地區

  2、風險分析及其對策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消費人群不穩定,目標群體的消費層次低

  對策:做強有力的推廣,藉助老客戶的力量通過促銷、定期舉辦活動等方式穩定客源,同時增強服務態度意識。

  2***競爭風險

  農家樂數量較多,競爭激烈。

  對策:做好服務,做好自己的特色,實現差別經營。

  3***經營風險

  任何投資如果不盡心經營,都會有很大的經營風險

  對策:對農家樂經營有高度熱情,盡心經營

  五、公司介紹

  1、公司簡章

  公司名稱:綠姿生態農莊

  公司所在地:浙江省慈溪市杭州灣新區

  公司法人代表:邱玲玲

  公司經營專案:農家樂經營及其附屬產業

  2、公司管理結構

  3、公司文化

  目前我公司的文化既定核心:

  行為準則:以人為本、真誠合作

  價值觀:一切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

  4、公司發展戰略

  在立足於本地農家樂市場的條件下積極拓寬市場,擴大目標消費群體,並將戰略目標發展到其他省市。在完善自主經營的同時,開拓農家樂相關產業的市場,從而增加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篇3

  一、基本情況

  福建寧化縣淮土鄉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區紅土地,長征出發地之一,地處該縣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贛相鄰四面環山紫色風化頁岩土為主。全村303 戶、 1296人,主要特產:山茶油、地瓜幹、辣椒、豆角幹、酸菜乾等。交通方便距離寧化縣25公里、距永寧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縣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時路程。長寧永鐵路建設中,完工後距離火車站10公里左右。村周邊主要風景名勝--中國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寧化祖山東華山、---龍華峰、---通天巖名勝風景區。還有距離寒谷村3公里一眼長年源源不斷天然溫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龍潭生態風景區等有待開發。

  寒谷村氣候屬中亞熱帶氣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變化複雜,造成日夜溫差懸殊,幹、溼、冷、熱明顯,光照充足。平均氣溫為17.5℃,極端最高溫度為 38.3℃,最低氣溫-3℃。年日照總數達1900小時,相應溼度81%,平均年降雨量為1633.6mm,雨量時空分佈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於高山丘、河谷盤地。多年平均陸面蒸發710~750毫米,水面蒸發890毫米,無霜期214~218天。

  二、規劃依據

  1、區位優勢。寒谷村緊靠閩贛兩省兩個縣城交界,交通便利、經濟基礎較好,而且兩個縣城有常住人口63.6萬多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有強大的消費群體做後盾,具有能消售、能帶動的優勢和消費群體消費層次較高的優勢2015年syb農莊創業計劃書2015年syb農莊創業計劃書。

  2、地理優勢。寒谷村處於武夷山脈南端、寧化縣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龍華峰海拔500米。最高東華山1140米。區域自然環境良好、生態植被豐富、山上主要經濟林種植多年生山油茶3.5萬畝。黃連木- 生物柴油樹種的發源地。村有耕地870多畝,可開發利用500畝。800多畝山地幾乎全部荒蕪,水庫資源200多畝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非常適合發展養殖業及種植業。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豐富:土壤為酸性沙質土壤與黃粘土壤。是亞熱帶特定的生物氣候形成的,表現出典型的土壤地帶性特徵。地帶性分佈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黃泥田土。呈非地帶性分佈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紅壤、黃壤、紫色土為多。

  3、開發優勢:現在村裡水、電、有線電視網路,移動通訊網路覆蓋100%:電話,寬頻、水泥公路,新蓋學校、衛生所;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近年裡,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創業,部分家庭已經進城買房居住。給開發利用這片土地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當前,國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援力度開發農業產業鏈。省市縣政府出臺農業發展優惠政策支援農村專案:可形成規模化、市場化的持續發展。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生態農業專案給以投資者長期的豐厚回報。

  4、產權優勢。3.5平方公里的區域,產權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於形成產業集聚、集生產基地+公司+生產+農戶合作+深加工+市場銷售+服務;場地規模化,產品品牌化發展,對吸納周邊分散農民參與的引力較強,生態農業有利於整體開發。

  5、政策優勢。海西建設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支援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較多,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明顯加大,且又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同步,為加快開發迎來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6、市場優勢。寧化和石城縣近年來經濟社會取得明顯成效,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74元,但休閒度假旅遊業發展緩慢,休閒娛樂功能滯後,開發的目標人群空間大,主要壓力是如何引導消費和引領消費潮流。

  三、建設思路

  本規劃以具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農耕文化為前提,以規劃、設計、修建為手段,以創設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為載體,以輸出觀光、休閒、採摘、購物、品嚐、農事活動體驗和傳統農耕文化回味為目的,把新農村建設與體現傳統農莊風貌結合起來,把農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講求“原汁原味”,避免“視角汙染”,追求設施與農業系統、生態系統、人文景觀系統的和諧統一,圍繞農莊活動場所,依託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活動、農村聚落及農村傳統的生活習俗資源,向遊客提供一種自在、自然、幽靜、野趣、新奇的新型遊樂空間,盡力體現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消費心態,形成一個集旅遊觀光、農業高效、優化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功能為一體的原生態農業旅遊、休閒、娛樂新型農莊。

  四、建設內容

  1、種植園區建設。圍繞基本農田,建設50畝長豆角種植園,種植採取小畦種植、標準化作業,盡力體現田園風光;建設50畝牛角辣椒種植園;建設50畝以上蔬菜用於脫水蔬菜生產的植園;達到生產加工出口的生態標準蔬菜基地2015年syb農莊創業計劃書工作計劃。建設50畝保護地溫室大棚反季節蔬菜種植園,長年四季有提供新鮮蔬菜供應周邊市場,豐富周邊老百姓的菜籃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鮮蔬菜;按國家規定無公害食品生產標準生產;合理搭配,並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四季生產、四季銷售,既體現觀賞性,又體現食用性。

  2、栽植園建設。圍繞現有200畝蔬菜種植基地配套,進行改造,提升和擴建;田攏和綠化帶上增加新特優時令水果種植,規劃修建田邊,水渠道,排水系統等均勻可以種植。盡力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時起到綠化和觀賞的立體生態園林效果

  麥田無界

 

  4、養殖園區建設。圍繞25畝人工水庫工程,可以投放魚、鴨、鵝等配套生產;實施捨飼和網欄養殖,把肉食性和觀賞性結合起來;另外建設20畝地特種珍禽養殖基地,10畝山地養土雞區、500只兔養殖區、其他如羊、牛、等家禽養殖區。

  5、生態系統配套。按照山地農業開發的立體框架,以宜則宜配套生態功能。25畝的水庫一座,建造200畝的栽植園,在栽植園建設景觀林帶;改造300畝山的經濟林和觀賞林帶,盡力體現田中綠野、山中綠蔭、道中綠廊、溝中碧水、園林中花、草、樹相映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