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羊創業準備計劃書

  養羊業是寧夏的優勢產業,寧夏具有發展養羊業的資源優勢和條件。但是長期以來,在縱深發展養羊業的過程中,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養羊業的發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一、摘要

  近些年來,老百姓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對於肉類食物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然而“禽流感”令人談雞色變;“瘦肉精”又令人們談豬色變。而羊肉相對於雞肉和豬肉而言,更加健康,價格也相對不高,因此運用生態環保的模式養羊相信能夠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二、背景與簡介

  2012年4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羊肉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目前全國均價達到每公斤50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普遍超過2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羊肉價格上漲集中反映了肉羊生產能力不足,供給增長速度跟不上需求的高漲。在當下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養殖效率不高、飼養成本上升、散戶退出加快、規模養殖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其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

  據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資料,2012年7月份第1周全國羊肉平均價格50.60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3.7%。據有關資料對比分析,2006年同期我國羊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8元,現在漲至50元,同比上漲達到277%。

  羊是草食性動物,以秸稈型飼料為主,配以營養全面的精料。養羊業的發展,可促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種草養羊,特別是低產農田,促進土地增值。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率,變廢為寶,並促進農作物秸稈微貯等加工業和飼料加工業、飼料新增劑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高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

  三、市場分析

  羊肉消費已打破了地域性、季節性限制,從區域性消費變成全國性消費,一季消費變成了四季消費。而隨之而來的是羊肉產能供給的嚴重不足,導致2012年羊肉價格不斷上漲,因此養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長期以來,我國羊生產主要依靠地方品種,繁殖率低、生長慢、產肉率低。由於良種繁育體系不完善,優良品種覆蓋率低,現代新技術推廣普及不夠,羊肉檔次提升不大。而我們的創業計劃是要建立一個規模化的肉羊養殖場,採用最新的生態養殖技術,降低成本,提高繁殖率與產肉率。

  此外,儘管目前市場豬肉依然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的“主力軍”,但牛羊肉消費所佔比重不斷上升,逐步向國際“三三制”過渡***豬肉、牛羊肉、禽肉各佔1/3***。

  四、養殖管理

  湖羊是我國一級保護地方畜禽品種,具有成熟早、繁殖率強、早期生長快、耐溼熱、產品利用價值高等優良特性養羊創業計劃書範文養羊創業計劃書範文。適應潮溼、多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夏季近 30℃的持續高溫和80%以上的相對溼度下,湖羊仍能正常生長、繁殖,特別適合一些山區飼養。由於湖羊適宜圈養,有利於發展規模養殖,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與山羊相比,湖羊的生長速度要快得多,個頭也比普通山羊大。3月齡斷奶體重公羔可達25公斤以上,母羔可達22公斤以上。成年公羊體重更是高達65公斤以上,母羊也可達40公斤以上。湖羊肉用效能良好,與其他綿羊品種比,瘦肉多,脂肪少,膽固醇含量低,肌纖維細嫩,羶味輕,味美多汁,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保健食品。另外,湖羊繁殖能力強。母性好,泌乳效能高,性成熟早,母羊4~5月齡性成熟。公羊一般在8月齡、母羊在6月齡配種。四季發情,可年產兩胎或兩年三胎,一般每胎產2~3只,多的可以達到4~5只,產羔率平均為229%。因此我們選擇以湖羊養殖。

  1、羊舍管理

  羊舍內要求通風、乾燥。羊欄面積平均每頭羊2平方米,分建成每個8-10平方米的單欄。羊欄地面一般不需澆鑄水泥,只在泥土上鋪稻草。現也可試用架空羊床,即用水泥板***竹片***架空地面80-100公分,板間留1-1.5公分空隙***以羊糞能掉下而羊腳不會下去為合適***,板上不需再墊稻草。;建造符合湖羊的生理要求、便於現代飼養管理的輕型、耐用、高床漏縫地板羊舍或“吊樓型” 羊舍。

  2、種羊的選擇

  一是選擇產羔率高,一胎產三羔以上的羊或後代留作種用;二是選擇生長速度快、產肉效能好,體型大而豐滿,成年公羊80公斤、母羊50公斤的羊留種。

  3、飼料管理

  湖羊的食性比較雜,各類青草、作物秸稈、菜葉、秕穀、豆腐渣、菜餅、蠶沙、穀糠等等皆可作為飼料,同時積極開發新的飼料資源,應用“氨化、鹼化、青貯”等養羊技術,利用冬閒田或另星空地種植產量高、營養好的人工牧草餵羊。種植高產優質飼草,並對飼草進行以青貯為主的調製,確保飼草料一年四季輪供。

  4、飼餵管理

  除做好常規管理外,重點抓以下幾點。

  1、保證供應充足、乾淨的飲水,適當新增點食鹽。

  2、挖掘母羊泌乳潛力,實施“一母帶雙羔或多羔”技術。

  3、注意羔羊適時斷奶。哺乳期一般控制在45日齡以內。

  4、肉羊***特別是老羊***出售前需進行1-2個月的加強飼養,以改善肉質,提高肉用價值,增加養羊效益。

  5、繁殖管理

  湖羊的繁殖季節一般按排在春季4-5月配種,秋季9-10月產羔,一年一胎。但一部分羊也可適當調整繁殖季節,按排在9-11月配種,次年2-4月產羔,以實現“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養羊創業計劃書範文工作計劃。但秋配春產的羊不宜留種,只准用於肉羊生產。

  6、疾病防治

  羊常見疾病的防治

  1、羊黑快疫:注射“羊黑快疫、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羊卒死”四聯苗預防,發病後治療效果較差。

  2、五號病:注射“五號病”疫苗預防,一旦發病後,病畜及同群畜全部撲殺處理

  麥田無界

  3、羊肝片吸蟲:每年春、秋兩季用“丙硫咪唑”驅蟲,效果較好。

  4、羊蝨:用1%的敵百蟲或殺滅菊脂在羊的背部條狀塗擦,隔三天再塗一次,但每次都不能塗滿全身。

  五、市場與銷售

  由於冷凍技術的發展,羊肉可以四級供應市場,然而還是供不應求,而且各地都建有活羊交易市場,因此市場銷售基本沒有問題。

  六、效益分析

  以下收益分析按養殖30頭母羊,配備2頭公羊計算。

  支出

  種羊費用:母羊每頭1000元,公羊每頭1500~2000元,按2000元計,需費用34000元。

  篇2

  大火無情奪去雙腿

  撥通王曉兵的手機,他正要去羊圈給羊喂草料,“一共70多隻小尾寒羊,一天得喂六七次。”羊圈的圍牆有近一米高,王曉兵把雙手搭到牆頭上,用健壯的雙臂用力一撐,整個身體便輕鬆地翻過了圍牆,下到圈裡,給羊新增草料。從這個簡單而熟練的動作,不難看出王曉兵背後付出的艱辛。

  王曉兵小時候聰明活潑,不幸發生在7歲那年,王曉兵在與小夥伴們玩耍時,不慎將油漆灑到了腿上,油漆遇到火星迅速將他下肢引燃。因為傷勢太重,不得不從大腿根部高位截肢。從此,一個歡蹦亂跳的孩子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面對殘酷現實,王曉兵表現出異常的堅強。他一直堅持讀完初中,後來因家庭貧困最終才不得不輟學。為了能幫家裡分擔,王曉兵開始苦練用雙手支撐走路。這讓王曉兵的手臂看上去比常人粗壯很多。為了防止手部磨損,無論嚴寒酷暑,他的手上總戴著一副手套。

  學藝創業贏得事業家庭

  因為殘疾,王曉兵跟隨父母下地幹農活很不方便,也正因為如此,父母不讓他幹農活。“閒”在家的王曉兵思緒萬千:我總不能讓父母養活一輩子,得想辦法找事做,為家裡掙點錢。於是,他自己悄悄練習用雙手支撐走路,手磨破了皮,流著血,雙臂痠痛腫脹,可他一直咬著牙堅持,最終,他可以憑著自己的力量行走了。知道父母種地辛苦,他總是在家裡備好飯菜,等候父母和妹妹回家。

  1999年,18歲的他到宣化區河子西拜師學藝,學習修鞋,配鑰匙。由於他待人誠懇,童叟無欺,周圍的人們都願意到他那修鞋、配鑰匙,生意也還不錯,靠修理所得的錢足夠自己生活開支,不管嚴寒還是酷暑,他都一直堅持著農村養羊創業故事農村養羊創業故事。之後他學習維修電動車,只有初中學歷的他看不懂電路,在別人修車時,他在一旁仔細看,還不時詢問,抽時間對電動車的零件迴圈拆裝,以此來加強自己的技能,王曉兵很快掌握了維修電動車的原理,還與朋友合夥開了電動車專賣店。正當王曉兵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番時,因缺少週轉資金,他不得不放棄開店。

  通過市場分析,曉兵又把目光投向了投資小的獸藥生意,沒多久,便在西榆林開辦了自己的獸藥店。為拓寬市場,他給自己定下目標,一天至少跑4家養殖戶。一來二去,附近幾個村子的養殖戶幾乎沒有不知道他的,也會經常向他預定藥品。

  已經能夠自食其力,但他沒有止步不前。今年初,他又瞄準養羊行情,在家門口蓋起羊圈,購買了30多隻小尾寒羊,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在養殖上。不善言談的王曉兵,談起他的羊便滔滔不絕。“靜脈、皮下、肌肉等打針方法他都會,是我們家羊的‘好管家’。”母親王鳳珍調侃他。

  為了掌握養羊技術,他買來小尾寒羊飼養、防疫、治病的相關書籍。白天割草、鍘草、餵羊、走村入戶銷售獸藥,夜晚在燈下廢寢忘食啃起書本來。通過理論聯絡實際,王曉兵很快掌握了防疫、治病等一系列養羊技術。在他的精心飼養下,圈養的30多隻羊長勢很好,還順利地產下10多隻小羊羔,現在,王曉兵已經是50多隻小尾寒羊的“羊爸爸”了。“兼賣獸藥的同時,擴大養殖規模。”對未來,王曉兵信心滿懷。

  王曉兵不僅靠自己所學的技能自食其力、衣食無憂,而且還贏得女子的芳心。2008年冬天,湖南長沙姑娘李成梅被王曉兵的勵志事蹟感動,千里迢迢來到張家口與王曉兵喜結良緣,如今兒子已經5歲。當記者問到他與妻子李成梅相識並結婚生子的經歷,王曉兵卻不好意思地婉言回絕。

  如今,王曉兵的妻子在北京打工,他則把主要精力用在小尾寒羊的養殖上,在父母的幫助下王曉兵在家門口蓋起羊圈,由於王曉兵同時還開著獸藥店,並自學了防疫、治病的相關知識,羊只數量由最初購買的30多隻繁殖增加到現在的70多隻。他的勵志經歷不僅使同樣身有殘疾的人士,甚至讓身體健全的正常人都為之欽佩。

  一個大學生的農村創業養羊之路

  2006年初,張勇大學畢業,所學的專業是企業工商管理,學校給他推薦了一所大型公司做管理,待遇還可觀,每天按部就班,工作也很輕鬆。張勇工作積極熱情公司領導同事都非常看好他,但張勇有個很大的願望那就是自己創業,張勇出生在農村,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但打他心地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敢於拼敢於去闖的小夥子,他想:“得到這份工作意味著吃穿不愁,但是沒什麼意義。一直想到農村去創業,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致富。”他不顧家人朋友同事的勸阻,對於這份穩定的工作你決定放下,自己去農村創業。拿著身上幾個月攢下的8000元工資背上了行李,從城市到農村,踏上了一條不尋常的路,這一年,張勇僅23歲。

  張勇來到了鄉下,首先他考慮到鄉下有很多荒廢的田地和山上的草場資源,他想到了做畜牧養殖,養殖中還不用投入太多的養殖成本,有現存的草場資源,並且現在政府也關注農業養殖,發展養殖業他們也非常支援,對於市場行情農牧產品價格都有上升的趨勢,做養殖這一塊也會很有前景農村養羊創業故事投資創業。如是他跑到離家裡幾公里外的網咖,發了幾天時間每天去網上查閱養殖相關的資訊,最後決定養殖山羊。他從網上得知常德山羊種苗繁育基地可以提供優質品種和技術指導,養殖滄山黑山羊品種,這個品種目前發展很好,市場的需求也很大,同時也可以提供回收,想到這一點他決定了下來就做這個品種。說幹就幹,4月份張勇去了常德,在那裡學習了相關養殖技術,引進了25只滄山黑山羊

  火數銀花

  回到家張勇就做起了25只的羊的羊倌,自己也買來了相關養羊的書籍,在放羊的是時候一邊學習養羊的技術一邊熟悉養羊的實踐技巧。25只羊全由他一人照顧,對於在農村長大的張勇來說他卻一點也不覺得累,每晚在羊欄餵食打掃,衣服汗溼了,布鞋張口了,面板晒黑了,背上的皮磨破了,他強忍著。

  6個月過後,20只母羊紛紛的都在產羔,張勇的羊群逐漸龐大起來,由原來的25只發展到了70只。張勇為自己小小的成功感到了一絲驚喜,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反而更加專心,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技術上的難題他都一一寫在紙片上,再到書上找答案,或向引種基地技術員求教,張勇一步步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養羊技術,起初強烈反對的父親,看到張勇的養殖場成績,看見70只山羊膘強體壯,油光水滑,喜不自勝。在父親的幫助下,張勇又投資了5萬元引進了100多隻滄山黑山羊擴大了養殖規模,同時建起了一個兩百多個平方的羊場,張勇兩父子幹得更起勁了,羊場及養殖規模的擴大很快就引來了買羊的客戶,紛紛到他的羊場引種,20只,30只的銷售,張勇得到一筆豐厚的收益,同時周邊地區農民也感覺到養殖的利潤也都到他的羊場購買,2007年,經過將近一年時間勤扒苦做,他深感創業獲得的喜悅,決定幫助本村養殖戶來做山羊的繁殖,自己成了當地養殖戶的技術指導老師,山羊得到了大力的繁殖,買羊客戶源源不斷,村民都開始富裕起來,很快鄉政府也知道了張勇的事蹟,給予大力的支援,表示張勇的這一創業帶動整個村莊的發展,使得農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後來鄉政府又給予了張勇10萬元的投資以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現再在當地已建成了一戶繁殖,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山羊種苗的龍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