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創業故事材料

  成功的比例幸運佔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慧,勤以創業,儉以聚財,誠以待人,遜以自處。看看那些在餐飲行業創業的故事,學習他們的創業之道,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從60平米小店到吸金5億的美國最火沙拉店

  這個創業案例主角是紐約最火的沙拉店Sweetgreen。從一個60平米小店到美國最火,經常排隊。最重要的是,它竟採取O2O模式成功。要知道,在國內,O2O更多代表著死亡,最近死的是大師之味。

  2007年,三個大學生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不到60平米的小店,當時專門開店賣沙拉還是一件新鮮事,開張前兩週,一個顧客都沒有。

  如今Sweetgreen在8個州開了 41 家分店,另外7間店鋪正在籌備之中。截止去年Sweetgreen籌集到的風投總額達到9500萬美元,大概5億人民幣。

  用餐高峰期瘋狂排隊,顧客平均等候時間約為20分鐘,通過手機軟體和網站可以直接下單,直接到店鋪取菜的顧客可以避過午餐的人潮。

  Sweetgreen的沙拉不算便宜,最高價的沙拉超過15美刀,大部分主菜的價格大約10美元。

  大部分食材都從當地農戶和食品供應商那裡採購,加上Sweetgreen獨特的祕製醬料,一次又一次挑逗著顧客們的味蕾。所有的食物始終是新鮮的,而且有益健康,選單不斷跟隨季節不斷更新。

  三個創始人 Nicolas Jammet,Nathaniel Ru 和 Jonathan Neman 曾就讀於華盛頓喬治城大學金融和管理專業,“我們有著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很難找到一家能夠滿足我們需要的餐廳,只能被迫吃漢堡和比薩餅等高熱量低營養的食品。”

  健康飲食是被很多人長期忽略的巨大市場,畢業後他們向家人籌集費用,立即在校區附近開設了第一家Sweetgreen沙拉店。

  從2013年開始,美國線上 AOL 創始人史蒂夫·凱斯對其多次注入鉅額資金。2014年,Sweetgreen 的銷售額達到 5 千萬美元。

  如何把“吃草”做成爆品

  1、拒絕反季節蔬菜

  下一個迎來新變革的將會是食品行業。美國在過去的十五年裡掀起了愈演愈烈的有機食品熱。美國人越來越關注食品質量,這也在提供優質食材的大型連鎖超市在美國遍地開花。

  一部分美國人不僅關注食物的種類,而且越來越在意自己吃的東西從哪裡來。

  大多數人吃到的都是反季節蔬菜,但是Sweetgreen希望改變顧客對事物的認知。很多食材下雖然只在選單上停留很短的時間就會更換,但顧客也會及時體驗到當季的特色食物。Sweetgreen希望顧客能吃到吃土地裡自然生長的食物,人們應該尊重大自然、保持和自然的節拍。

  2、有逼格的店面和設計感的包裝

  Sweetgreen每一間店都有獨一無二的設計,同時一致保持簡約主題、以綠白為主的色彩搭配、綠色的植物,切合其“自然”主題,很受年輕人歡迎。

  所有的分店裡都有一個共同的裝飾,那就是掛在牆上的春、夏、秋、冬四個字。迎合了隨著四季變換的菜譜。

  Sweetgreen很多分店裝修會選用回收的二手木料。在馬里蘭的一家分店,牆體和桌椅的木料分別來自於從舊穀倉和保齡球跑到。打包的餐盒也是用回收紙做成。

  3、 玩轉社群

  在美國,雖然健康飲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比較昂貴的價格還不能被普通大眾所接受。即使是現在,每天午餐來Sweetgreen這樣的沙拉店解決還只是小眾人群的選擇。

  當初開張的時候,人們還不太能接受Sweetgreen這樣新奇的事物,一段時間裡,小店門可羅雀。三個創始人購置一些音箱,每週六和週日都在店外播放音樂。奇怪的是,顧客漸漸多了起來,將音樂與食物聯絡起來,也許是因為熱愛生活的人本能的選擇。也是因為這個緣故,Sweetgreen每年都會舉辦自己的音樂節。

  “人們不是要買你做的東西,而是要買你做那些東西的方式。”Sweetgreen經常會舉辦一些其他的社交活動,將年輕人帶到一個農場中,舉辦一個沙拉party。

  大家都希望自己友善、迷人、漂亮鄉土氣息對久居城市的年輕人有著很強的吸引,一起聽廚師講解蔬菜的知識,也可以自己親手採摘然後製作沙拉。

  他們真正要做的便是與更多的小社群緊緊聯絡在一起,這些鐵桿粉絲是傳播健康飲食最好的群體。

  哥賣的不只是沙拉,更是生活方式

  Sweetgreen定位並沒有侷限於一個可以購買食物的地方,“我們不僅僅是銷售萵苣,我們賣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品牌的願景。這就是公司最性感的部分。”

  創業的時候,三個創始人總結了公司的五個價值觀。

  第一個價值觀是的理念公司、消費者和社群實現“三贏”。無論在什麼商業決策中,其中一方的勝利應該也是所有各方的勝利。

  第二個價值觀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公司業務。你做的每件事都應該比你的企業更長久。

  第三個價值觀是 “保持真誠”是指從員工的行為到食品的源頭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真誠的。

  第四個價值觀是 “增加些令人愉快的接觸”。如果員工付出了110%,那麼,顧客就會轉告一個朋友。

  最後價值觀是,整個企業的使命是產生影響。

  雖然現在和Sweetgreen類似的公司不斷湧現出來,但是Sweetgreen的目標是改變整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和農業的耕種模式,他們的生意好也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現在,每個Sweetgreen店的廚房都貼上了這些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也成為Sweetgreen團隊決策的原則。

  當然,這個模式存在著一定風險,像全食一樣大公司可能會以極低的價格重塑 Sweetgreen 辛苦培養起來的行業標準。但是Sweetgreen相信自己的理念、故事以及健康的食材能將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傳遞給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使未來競爭更激烈,Sweetgreen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

  80後女孩綠色餐飲創業,成臨湘餐飲界的後起之秀

  一位80後的君山妹,14年前來到臨湘,懷揣創業夢想,憑藉智慧、堅持,創辦了擁有4家直營店的小家庭餐飲服務公司,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臨湘餐飲界的後起之秀和閃亮之星。

  愛情夢激發創業夢

  1981年1月,瞿園園出生在岳陽市君山區廣興州的一個貧寒農家,她一直憧憬著能憑自己的勤奮,走出廣興州,到更高更遠的天空飛翔。

  天有不測風雲,在她念初一的那一年,父親不幸因病去逝。初中畢業後,園園輟學了,要強的她,暗下決心,要用自己孱弱的肩膀,為母親扛起生活的重擔。

  1998年,17歲的園園,揹著空空的行囊來到岳陽。她猶如一隻覓食的小鳥,在喧囂與陌生的城市,尋找著自己的生存空間。她在岳陽糧都賓館找到了一份工作,從端盤子開始,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來。3年時間,她幾乎將餐飲服務的每一個崗位都做到了極致,不到19歲,她便在一家海鮮酒樓擔任了餐飲部經理。

  這一年,園園的生命中出現的王子,卻是一位同樣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同在這家酒店打工的小廚師陳力華。小夥子的憨厚、實誠、能幹,讓園園動心。但愛情不能當面包,對這一份感情,同事、家人都不看好,甚至極力反對。大家都認為,憑園園漂亮的外表和現有的條件,完全可以找一個讓她衣食無憂的人。但園園相信自己的眼光與選擇。當然,園園知道,如果要想讓家人認可自己的選擇,唯一的出路就是兩人能打拼出一番自己的新天地。

  2002年,21歲的瞿園園和陳力華辭去了***的工作,懷揣從朋友同事那裡借來的15000元現金和雄心壯志,來到臨湘,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夢。

  愛心營造“家的溫馨”

  自己既當老闆又當夥計,兩個人都身兼數職連軸轉,經常是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忙得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當她的“君山怪味鴨”火鍋店剛剛走上正軌,一場全國性的非典不期而至。

  山窮水盡的時候,一籌莫展的時候,她也曾大哭過,哭過之後,擦乾眼淚重新來過。

  憑著一股永不服輸的韌勁,憑著對未來的執著,憑著對愛的堅守,憑著一心一意要闖一條出路的信念,園園選擇了堅持和變革。她和力華商量,重新籌集資金,將火鍋店改成家常小餐館,並更名為“小家庭”,意在能給顧客“家的溫馨”,又能圓兩個人結為連理的夢想。

  為了立足市場,園園堅持以誠信立業、以服務贏顧客、以質量樹品牌,把品質做到了每個顧客心裡。首先從衛生安全入手,讓每一個進店的顧客放心吃。每天清晨,他們從菜市通過精挑細撿,選取最新鮮的食材,一天下來,沒有用完的食料第二天決不再用。炒菜用的食油等佐料,也一定要選最安全最好的。為了讓顧客安心放心,他們把碗筷煮沸消毒,把煮碗筷的鍋和爐子就擺在店門旁。為了贏得回頭客,他們又從菜式的搭配與製作入手,認真研究食客口味,堅持做到色香味俱全。小店規模越來越大,由原來2個門面擴張到3個門面、5個門面、11個門面。2012年,小家庭餐館正式註冊為臨湘市小家庭餐飲服務公司。

  從2002年創業到2016年,14年時間,園園的事業發生了全新飛躍:從不足50平米的夫妻餐飲小門店到目前擁有員工160多人、資產1000多萬、年繳稅36萬元、擁有直營店的餐飲企業,併成功將“華園小家庭”註冊商標。

  “公司+基地+農戶”打造綠色餐飲

  為了讓顧客吃得放心、安心,從2013年開始,小家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開闢並逐步擴大自己的特供基地:先後與村民簽約合作,建立了小家庭特供蔬菜基地,嚴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種植和採收;與臨湘巨集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雲尚土雞專業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直供符合綠色純天然標準的食用菌和土雞。同時,啟用淨水系統,從廚房到餐廳,所有用水都通過了淨水系統處理。還充分發揮自己媽媽擅長製作各種醬菜、幹醃菜的技術,在老家農村又專門建立了作坊,由媽媽親自帶隊製作剁辣椒、豆瓣醬、麥醬、牛肉醬以及一些臘味和晒豆角、晒蘿蔔。

  唱響中國夢時代主旋律,創造小家庭餐飲新事業。在追夢的路上,小家庭一定會秉持做誠信企業、做愛心企業的理念,以更加踏實、更加務實、更加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一道菜,讓更多顧客享受到小家庭高品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