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的水養殖方法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前都需要種植在土壤中的植物也可以進行水培種植了。那麼鬱金香這種花卉植物可以用來水培養殖嗎?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來了解一下鬱金香可以水養嗎?鬱金香的水培養殖方法。

 

  :

  1、種球選擇:選擇合適且無病的種球是鬱金香切花水培生產的關鍵,水培鬱金香需要對種球進行冷處理,10月底前控制溫度9℃,逐漸降低,12-1月保持溫度為2℃左右,溼度為85-95%。

  2、種植方法:

  ①根據需花的時間,選擇並確定栽培時間和種植方式。對於水培切花栽培,應將種球種植於消毒過且不漏水的針盤中,使生根溫度穩定在8℃,溼度60%~70%之間。

  ②生根兩星期左右,確保根長3釐米以上,將針盤運至溫室中。溫室的相關條件是:溼度在60%~70%,加營養液使其水中Ec值為1.5ms至2.0 ms ,溫度控制在15~20℃,這樣的數值以利鬱金香的迅速生長。

  ③生長的初期是非常容易遭到病害的,所以生長初期為防止絲狀菌引起的病害,可噴藥2至3次。藥劑選低毒、託布津、高效的百菌清、退菌特等,濃度在750~1000倍之間。

  ④根據生長情況適時噴葉面肥,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根系的分泌物及其他環境條件作用,針盤水錶面會產生一層油膜,這將使根系缺少養分供應,導致根系呈棕色。因此,視情況進行2至3次換水。

  3、培養液:種植盤放在溫度5℃,有少量空氣流動的生根室中,需適時補水,可用電導值為1.5ms/cm的自來水或雨水,對於容易產生葉片開裂的品種,生根階段應使用電導值為2ms/cm的水。

  4、養護:當鬱金香根長至100px時,將種植盤放在溫室中較平的地面上,除去感病或沒發芽的種球。此階段要確保水位達到溢位水口處,溫度保持16-18℃,溼度維持在60-80%。在種植末期澆水的次數可減少到此前的一半,收穫前,應提供給植株足夠的水份,可以延長鬱金香花期。

  鬱金香的病害防治

  防鱗莖腐爛栽培鬱金香,時常發生鱗莖腐爛現象,主要原因是:挖出的鱗莖,沒有晾乾,並附有帶病菌的泥土,貯藏期間溫度高、溼度大,適宜病菌繁殖蔓延,造成鱗莖黴爛;栽培時使用帶病菌多為鐮刀菌的土壤和未經充分腐熟的肥料,遭受病菌為害,造成鱗莖腐爛;盆土為粘性土,加上澆水過多,造成盆土積水,引起鱗莖受澇腐爛;起掘球根時間過早,新的鱗莖長得不充實,也易造成腐爛。防止鱗莖腐爛的方法,要根據上述發病因素,採取相應措施。

  病蟲害防治鬱金香主要病蟲害有腐爛病、菌核病、病毒病、薊馬、茄無網蚜及根蝨等。

  菌核病患病後鱗片上出現黃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圓形斑點,在內部略凹處產生菌核。病菌侵染莖部產生長橢圓形病斑,在地表處產生菌核。防治方法:一是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二是發病後立即拔除病株,並噴灑代森鋅500倍液。

  病毒病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質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花葉病毒和碎色病毒兩種。花葉病毒使受害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或微粒狀斑點,花瓣上產生深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腐爛,要注意及時防治蚜蟲和剷除雜草。碎色病毒使患病葉片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條紋或不規則斑點,有時形成花葉,花瓣上出現淺黃色或白色條紋或不規則斑點,在紅色或紫色品種上產生碎色花。其防治方法同一般病毒病,但種植地點要遠離百合。

  腐敗病該病主要危害鬱金香鱗莖與植株。鱗莖感病後,開始出現水漬狀褐色斑點,之後使鱗莖軟腐。而植株感病後,下部葉子的葉尖與葉緣退色,莖呈紫色,莖基部皺縮,後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鱗莖貯藏時,不能高溫高溼,並要注意通風,避免連作。發現病株與帶病的鱗莖要及時處理掉。感病初期及時用1000倍的70%託布津液噴灑。

  根蝨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將帶蟲鱗莖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鐘,取出後沖洗乾淨即可殺死根蝨。

  碎色病是一種著名的世界性病害,該病分佈廣泛,是造成鬱金香種球逐年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感病植株的葉片上形成花葉,或淡綠色斑紋。重病植株生長不良,葉緣呈波紋狀或扭曲。鬱金香碎色病是由鬱金香碎色病毒所致,這種病毒通過汁液、桃蚜或其他蚜蟲傳播。在防治中,要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毒蚜蟲,發現病株要及時銷燬,另外鬱金香不要與百合屬植物毗鄰種植,以免相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