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種球繁殖方法介紹

  鬱金香的象徵意義與它能夠成為荷蘭的國花是有一定淵源的。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佔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下面給大家分享鬱金香種球繁殖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鬱金香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色彩豔麗、變化多端,以紅、黃、紫色最受人們喜歡,被譽為花中皇后。鬱金香適宜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環境,喜陽光,耐半陰,耐寒,可耐-35℃低溫。喜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質微酸性土質,忌黏重土壤。最佳生長溫度15-20℃,花芽分化適溫17-23℃,低溫5℃即可生長,超過26℃影響花芽分化。

  花朵晝開夜合,花期7-10天,在溫度低、溼度大時可開12天。花謝後地上部開始枯萎,且在老鱗莖基部發育成1-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6個小球。鬱金香鱗莖在休眠中進行莖、葉、花芽分化。根再生力弱,易折斷,移栽要注意多帶土壤。

  鬱金香繁殖方法有分球繁殖、種子繁殖和組織培養,後兩種方法繁殖需要時間長***種子繁殖需要5年才能開花***,成本高,除培育新品種、脫毒等特殊用途外,一般都採用分球繁殖方法。繁殖材料用6月份收穫的小鱗莖,經過去泥陰乾,放在5-10℃冷庫中貯藏,要注意通風換氣。

  鬱金香喜歡土質疏鬆、透氣好的砂壤土,分球繁殖應選擇排水良好,陽光充足,土質肥沃的地方,pH在6.6-7之間為佳。栽前要進行整地,整地前畝施腐熟農家肥8-10立方米,然後用拖拉機旋耕,使土壤與農家肥攪拌均勻。

  秋天15釐米的土層地溫降至9℃左右時,將小鱗莖栽植。株行距7釐米×11釐米,覆土厚度為鱗莖的4-5倍。栽後立即澆水,上覆稻草,以利於種球在地裡越冬。在3月初把覆蓋物揭開,新芽露出開始生長。

  早春土質解凍後,新芽萌動出土,每週噴藥1次防病防蟲,特別是蚜蟲。每兩週追肥1次,用硝酸鈣或硝酸鉀2-5%液肥結合澆水進行灌根。直至休眠前4周停止澆水。

  當植株完全乾枯時將鱗莖起出,按不同規格進行分級,均勻散開自然晾乾,不宜先混堆或裝箱。放在20-25℃通風乾燥處貯藏2個月左右,空氣相對溼度不得超過80%。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一下鬱金香種球怎麼儲存?

  鬱金香生長期間,如果遇到20度以上的持續高溫,反而不利於開花,會造成消蕾現象。沒有開花就全株枯萎,提前進入夏季休眠的狀態。種球儲存好,等秋播,明年仍有希望會開花。

  鬱金香的種球在莖葉枯黃後挖出鱗莖,陰乾後儲存於涼爽乾燥處。儲存的種球變黃,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外皮肯定要幹黃,如果是溫度過高,環境過幹,可能會整個種球乾死。所以為了能夠使得鬱金香能夠在明年再次開花,我們要注意鬱金香種球的儲存方法,下面是兩種常用的鬱金香種球儲存方法:

  常溫儲存:將種球直接用報紙或網兜包裹好,放陰涼、通風的角落。

  低溫儲存:將種球放冰箱冷藏室儲存。

  鬱金香繁殖方法

  鬱金香常用分球和播種繁殖。

  分球繁殖

  栽種的母球生長過一季後,周圍出現許多小鱗莖,將鱗莖按大小分類,分開種植,大球開花較早,當年栽種,當年開花,小球需要1~2年開花。

  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適宜大量栽種,多用於培育新品種。首先,選購好種子,可以多個品類混合播種。10月播種在室內的土盆中,室外用塑料薄膜覆蓋,第二年春天就發芽。3~4月開花。

  鬱金香繁殖時養護要點

  調控溫度

  在植株生長期間室溫保持在0-25℃。球根植物,根系的生長重要。鬱金香根系的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最佳。另外,鬱金香耐寒性極強,-35℃可以安然越冬。

  水分管理

  養護中不要澆水過多,需水量在不同時期呈波浪狀。定植後一週內需水量較多,要澆足,發芽後尤其是開花時需水量少, 做到"少量多次"。

  鬱金香生長期間,空氣溼度達到80%為宜,過幹或過溼都會影響植株生長。

  光照條件

  在陽光下,種球發芽會受到抑制,在栽種時要深植並適度遮光,避免陽光對種球的影響。

  種球貯藏

  種球貯藏的好壞直接影響鬱金香開花與否,種球應放在通風、乾燥、涼爽的地方。條件允許可以把種球放進15~17℃的冷庫中。

  鬱金香的生長習性

  鬱金香原產於高山地帶,喜歡冬季溼冷夏季乾熱的環境。

  夏季休眠,冬季生根、萌發新芽。但芽不出土,過冬後才生長形成枝葉。

  花期為每年的3/4月份,適宜溫度為15~20℃。

  鬱金香喜光照,避風的環境。耐寒性強,可耐-14℃的低溫,冬季侯雪覆蓋可越冬。但怕炎熱。

  要求土壤疏鬆肥沃,酸性沙質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