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護理用藥常識

  兒科疾病有什麼?小兒厭食症是兒科疾病的一種,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兒科疾病用藥常識,一起來看一看吧。

  兒科疾病用藥常識

  小兒厭食

  典型症狀:嘔吐、食慾不振

  代表藥物:賴氨酸B12顆粒、複方鋅鐵鈣顆粒

  聯合用藥方案一: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兒童魚油

 

  聯合用藥方案二:賴氨酸B12顆粒+鈣鐵鋅口服液+成長快樂

  小兒感冒

  典型症狀:輕症:只有鼻部症狀如流清鼻涕鼻塞噴嚏等也可用流淚微咳或咽部不適。重症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慾銳減,睡眠不安等。會波及咽部扁桃體,也會併發支氣管炎肺炎。

  代表藥物:小兒氨酚黃那敏、美林、***寶寶退熱貼***

  聯合用藥方案一:小兒感冒顆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黴素幹混

  聯合用藥方案二:小兒氨酚黃那敏+小兒咽扁+頭孢克肟

  小兒咳嗽

  典型症狀:咳嗽咳痰,咽癢,發熱,氣促

  代表藥物:小兒咳喘靈、美林、***退熱貼***、小兒咽扁顆粒

  聯合用藥方案一:小兒化痰止咳顆粒+阿奇黴素幹混+白三平

  聯合用藥方案二:小兒咽扁顆粒+依託紅黴素顆粒+蛇膽川貝液

  小兒便祕

  典型症狀:排便次數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一次,無規律性,糞質乾硬,常伴有排便困難感。

  代表藥物:小兒七星茶、金銀花露

  聯合用藥方案一:小兒七星茶+開塞露+蜂蜜

  聯合用藥方案二:四磨湯+乳酸菌素片+開露塞

  剖宮產嬰兒常見疾病

  1、剖宮產令"溼肺"寶寶增多有資料顯示,每年因溼肺入住NICU的病例有上升趨勢,此與愈來愈多孕婦選擇剖宮產有關。剖宮產兒,尤其是選擇性剖宮產兒,既缺乏產道的擠壓,又缺乏應激反應,新生兒血液兒茶酚胺濃度低下,出生時肺液吸收延緩,使肺液在肺內集聚過多而發生溼肺,臨床表現主要為呼吸窘迫。因此,建議準父母應首選經產道自然分娩,避免因喜好、擇日子甚或預約床位等外在因素而剖宮產。

  2、剖宮產寶寶更容易患哮喘據英國的一項研究報道,剖宮產孩子比順產的孩子更易患哮喘,剖宮產孩子患哮喘的概率比正常順產的孩子高80%。雖然確切原因尚不明確,但原因可能是剖宮產孩子沒有經歷過免疫系統和肺部發育的一些必經步驟,也與荷爾蒙分泌缺失有關。

  3、剖宮產應用的麻醉藥可能抑制胎兒呼吸幾乎所有的麻醉藥及鎮痛藥對中樞系統都有抑制作用,都較易通過胎盤屏障而進入胎兒體內。胎盤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充當胎兒的肺,進行著氣體的交換。但實際氣體交換的效率只有肺的1/150。母體血液輸送的氧氣要通過胎盤的絨毛間隙進入胎兒血液迴圈,胎兒血中的二氧化碳也要通過彌散的方式進入母體血液迴圈。麻醉藥物會通過兩種方式對胎兒產生影響,即直接抑制胎兒呼吸、迴圈中樞,或通過抑制母體呼吸迴圈而間接對胎兒產生影響。過量的麻醉藥或手術中媽媽出現了因呼吸抑制的低氧血癥,都會影響寶寶的氧氣供應和代謝廢物的排出,直接威脅著寶寶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選擇剖宮產麻醉時,醫生必須慎重考慮用藥的種類、劑量、時機和方法,以防止對胎兒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

  4、剖宮產寶寶易患感染性肺炎新生兒的各器官、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全身免疫功能差,極易患病。尤其是剖宮產兒,像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胎糞吸入綜合徵、營養不良、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都是剖宮產寶寶的常見疾病。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有規律地宮縮可使胎兒的胸部受到擠壓和擴張,使胎兒出生後肺泡更富有彈性,這對新生兒的肺部發育大有益處。而對剖宮產的寶寶來說,由於未經產道的擠壓,在母親子宮內吸入羊水和胎糞,因此容易導致肺炎。

  5、剖宮產的嬰兒更易發生過敏不同的分娩方式會對嬰兒腸道菌群發育帶來不同影響,剖宮產的嬰兒更易發生過敏。腸道菌群是一個複雜的微生態系統,對調節機體免疫具有重要作用。腸道菌群的結構受到許多外部環境和營養因素的影響,分娩方式就是影響嬰兒腸道菌群定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嬰兒通過接觸母親產道及分娩環境的細菌,在腸道有不同菌群的定植。然而剖宮產嬰兒卻是暴露於特定的醫院無菌環境,其腸道菌群的定植是推遲的,並且雙歧桿菌的定植率低,這可能就是剖宮產嬰兒易患感染、過敏風險升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