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護理

  生病是難免的,媽媽無需著急,只要平常對孩子細心一點,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感冒

  我們平常所說的“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感染較重,病情還會向下蔓延,引發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等。

  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尤以冬春兩季更為多見,常與氣候變化有關。一般經過治療大多可以很快治癒;但由於寶貝的體質較差,染病較重或治療不及時,就會併發為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影響寶貝的生長髮育和身心健康。

  寶貝容易患感冒的原因

  1.寶貝臟腑嬌嫩,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調。

  2.小寶貝活潑好動,經常玩耍得滿頭大汗,一旦安靜下來就很容易受涼感冒。

  3.有些寶貝體內缺乏鋅、鐵、鈣等微量元素,或A族、B族維生素,使機體細胞防禦病菌的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染病。

  寶貝患感冒的表現:

  1.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鼻塞、咳嗽。

  2.有些小寶貝由於鼻子不通氣而張嘴呼吸,或者陣陣煩躁、哭鬧。

  3.大一些的寶貝會訴說咽部疼痛,或伴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

  4.個別的寶貝還會因為發熱引起抽風,或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

  3大措施預防感冒

  1.平時應該注意寶貝的耐寒鍛鍊,提高寶貝的抵抗力,尤其要注意合理膳食,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質,以利體內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提高抗病能力。

  2.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溼度適宜,不要帶寶貝到空氣汙濁,人員混雜的地方去。

  3.家庭成員或照看寶貝的人員中,一旦有人感染病症,最好不要接觸寶貝。如果不能隔離,患病人員一定要帶上口罩,勤洗手,以防傳染給寶貝。

  寶貝感冒居家護理

  1.要保證寶貝的休息,不要任由寶貝蹦跳玩耍。充分休息,可以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

  2.寶貝發熱時應多飲白開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尿量正常。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為宜。每次出汗後應及時將浸溼的內衣更換。

  3.發熱38℃以上,或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寶貝,要及時服用退熱藥,或頭部使用降溫措施,如外敷“一貼涼”等,以防抽風發生。

  4.症狀緩解期,寶貝夜寐不安,體弱多汗,可以服用玉屏風散,提高免疫力。

  專家提示:

  寶貝如果發熱不退或感冒症狀加重,或突然煩躁不安,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由醫生診治,以免貽誤寶寶的病情。

  凍瘡

  生凍瘡的原因

  凍瘡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多發生在戶外玩耍、而沒有注意做防寒保護的寶貝。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溼環境,或手足暴露部位活動受限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如腳趾、手背、面頰、耳朵等,都容易長凍瘡。

  凍瘡的簡介

  被凍傷的部位一開始充血發紅,形成暗紅色的斑,並伴有腫脹、疼痛、發癢,尤其是一遇到熱時,又癢又脹十分不舒服;如果病變進一步加重,暗紅色的斑逐漸變成暗紫色,腫脹更為明顯,嚴重了會出現水皰。水皰可能會破潰,形成潰瘍面,這時,疼痛加重。通常,凍瘡會癒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氣暖和時才能好轉。

  3個防護策略讓寶貝遠離凍瘡

  1.帶寶貝去戶外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檢查寶貝穿著是否得當,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別是經常暴露的部位,可適當的塗抹護膚油以保護面板。

  2.寒冷的天氣寶貝在戶外玩耍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要讓寶貝久坐不動,要經常觸控寶貝暴露部位的面板的溫暖情況。

  3衣服要寬鬆,最好是蓬鬆的棉服或羽絨服;儘量穿透氣效能好的鞋,同時要注意不要太小,否則將會影響腳部的血液迴圈而易發生凍傷;襪子要吸汗並及時更換,以免因潮溼凍傷腳。

  治療寶貝凍瘡3妙招

  1.寶貝患了凍瘡要及時治療,沒有破潰時在紅腫疼痛處塗抹凍瘡軟膏或VE軟膏。

  2.當有水皰和水皰破潰形成潰瘍面時,不要自己處理,以免處理不當加重病變。

  3.既往有凍瘡史的寶貝,可在冬天到來前採取以下措施:

  用茄子幹煎湯,浸泡容易發生凍瘡的部位,經過多次浸洗也可達到防止凍瘡發生及復發的作用。

  也可請中醫開一些草藥煎洗,可減輕癢痛。

  兒童常見疾病

  腹痛

  腸蛔蟲病、胃腸痙攣症、急性腸炎、痢疾、急性闌尾炎等是引發腹痛的原因。

  兒童發生腹痛時,先應該臥床休息,這對於緩解某些原因引起的腹痛,連續觀察病情的變化,都有一定的意義。在腹痛原因找到之前,禁止使用任何鎮痛藥。同時應仔細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以及伴隨的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便祕、腹瀉、便血、發熱等。詳細觀察上述病情的變化,有助於明確診斷。如腹痛及其他伴隨症狀有所增重,應立即去醫院診治,不要延誤。

  腹痛時如使用鎮痛藥,疼痛可暫時緩解,實際上病灶並沒有去除,病情仍在發展,這樣反而掩蓋症狀,影響對病情的觀察,以致延誤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