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誤區

  患有輕度的糖尿病的人,只要在飲食嚴格控制好,一般來說是沒什麼大問題的。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不要踏入誤區。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

  

  誤區1:粗糧不含糖,可以多吃

  錯。粗糧是比精米麵含更多有益健康的膳食纖維,但粗糧也是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構成,在進食時總量也要控制。從控制熱量的角度上看,正確的原則是對所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視同仁,控制每天的總熱量,膳食品種要爭取多樣化。

  誤區2:無糖食品隨意吃

  錯。進食高糖分的食物,的確對預防糖尿病有百害而無一益。可不吃糖,就不得糖尿病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這是因為我們每天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食物,而糖尿病主要表現在機體對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代謝的紊亂。所謂的無糖食品只是指不含葡萄糖,並非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吃多了還是對身體健康不利的。

  誤區3:得了糖尿病,就得少吃

  錯。要保持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擁有足夠精力,我們的身體需要一定的能量來源。正確的態度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和工作性質,再決定每天應該進食的總熱量,對每種食物都應適量食用。簡單概括起來,“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具體的飲食控制方案,因人、因時各異。如果長期保持飢餓狀態,血糖持續偏低,糖尿病反而會加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1、調整進餐次數

  在胃輕癱的時候,可以一日多次進食,但是每次的量要少。正常人的每日三餐,對於糖尿病人可以將它分為六到七次來進食。可以在餐後準備點點心,這樣可以避免飢餓,同時也減少了餐後的高血糖。

  2、調整食物狀態

  胃輕癱時,固體食物排空受阻較液體食物更明顯,因此,膳食搭配時最好將固態食物勻漿化,或多進食流質食物,必要時甚至完全依靠流質食物,這樣有助於改善胃腸道症狀與控制血糖。

  3、調整食物成分

  糖尿病胃輕癱患者,消化運動減弱,胃排空已延長,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纖維的含量,一些含豐富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馬鈴薯等***,雖有降低餐後血糖作用,但是易有胃腸道反應,因此糖尿病胃輕癱患者不能多吃。

  4、稱重治療飲食

  對所需食物,均應在烹調前將皮、根、骨等不食用部分去除後稱重、加工然後進行烹調,更為合理的控制熱量的攝入,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飲食較繁瑣之處。

  5、飲食豐富多樣

  糖尿病人的主食可以選擇穀類食物,然後進行粗細搭配。可以儘量多吃蔬菜水果,喝點奶類飲品,經常吃點魚和瘦肉,但是每天的量要控制好。吃菜以清淡為主,儘量減少油的用量。堅持運動,保持自己的體重,此外,每天還要大量喝水,但是飲酒要控制好量,不可過量飲用哦。

  6、用大豆來補充蛋白質

  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

  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飢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後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於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7、禁食含糖高的食物

  如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蔔等少用或食用後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1、自我監測血糖

  隨著小型快捷血糖測定儀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1型糖尿病進行強化治療時每天至少監測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穩定時要監測8次***三餐前、後、晚睡前和凌晨3:00***。強化治療時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2毫摩爾/升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小於10mmol/L,HbA1c小於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血糖的頻度可適當減少。

  2、口服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主要包括磺脲類藥物和雙胍類降糖藥。

  3、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製劑有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根據作用時間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胰島素,並已製成混合製劑,如諾和靈30R,優泌林70/30。

  4、運動治療

  增加體力活動可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量,增強體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長短應根據病人的總體健康狀況來定,找到適合病人的運動量和病人感興趣的專案。運動形式可多樣,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極拳、跑步、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