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突然厲害是怎麼回事

  痛經,或稱為經期疼痛,是婦科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許多婦女在經期有輕度不適,不過痛經是指經期的疼痛影響了正常的活動,並且需要藥物治療。週期性的經期疼痛是常見的並且發生於大多數月經週期。痛經常為絞痛並伴有下背部痛、噁心、嘔吐、頭痛或腹瀉。

  痛經的分類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週期性月經期痛但沒有器質性疾病,而繼發性痛經常見於內異症、肌瘤、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息肉和月經流出道梗阻。因此,繼發性痛經常伴有其他婦科症狀,如性交困難、排尿困難、異常出血、子宮肌瘤或不孕。

  原發性痛經與繼發性痛經相比,更常在月經來潮後即開始。而疼痛的特點沒有什麼不同,原發性痛經的診斷只有在排除了器質性病變後才可做出。本章重點闡述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最常見於20-30多歲女性,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生率逐漸下降,而繼發性痛經逐漸增多。最近的世界性的總數報導痛經的發生率約為17-80%。由於定義的不同和調查方法的不同,使我們很難得出痛經真正的發生率。除非痛經的症狀影響到生活質量,否則女性不會去看醫生。

  當月經來潮子宮內膜脫落時,內膜細胞釋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刺激子宮肌層收縮並缺血。痛經越嚴重的婦女則月經血中的前列腺素水平越高,並在月經的最初兩天內達到高峰。前列腺素釋放也見於繼發性痛經,其水平相應於盆腔的器質性病變而不同。

  痛經引起的高危因素

  1.青春期;

  2.壓力性焦慮;

  3.體重指數30kg/㎡;

  4.與飲食紊亂相關的抑鬱;

  5.家族史;

  6.初潮早;

  7.月經量過多;

  8.不規則子宮出血;

  9.未產婦;

  10.吸菸。

  痛經緩解的方法:

  1.保持飲食均衡:少吃過甜或鹹的食物,因為它們會使你脹氣並且行動遲緩,應多吃蔬菜、

  水果、雞肉、魚肉,並儘量多餐。

  2.服用維生素:許多病人在每天攝取適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後,很少發生經痛。所以建議

  服用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最好是含鈣並且劑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數次。

  3.補充礦物質:鈣、鉀及鎂礦物質,也是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比

  未服用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能幫助身體有效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及期間,增加鈣及

  鎂的攝取量。

  4.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會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

  經期間的不適,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刺激小腸。

  5.禁酒: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那麼喝酒將加重此問題。

  6.不要使用解尿劑:許多女性認為利尿劑能減輕月經的腫脹不適,其實,利尿劑會將重要的

  礦物質連同水分一同排出體外,所以應該減少攝取鹽及酒精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