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症狀及治療方法

  失眠症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失眠症症狀

  1、入睡困難;

  2、不能熟睡;

  3、早醒,醒後無法再入睡;

  4、頻頻從惡夢中驚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惡夢;

  5、睡過之後精力沒有恢復;

  6、發病時間可長可短,短者數天可好轉,長者持續數日難以恢復;

  7、容易被驚醒,有的對聲音敏感,有的對燈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歡胡思亂想。

  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記憶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嚴重一點會導致精神分裂。

  失眠症治療方法一

  常規治療

  一、不要緊張,樹立信心,尋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戰勝失眠,失眠不是一種嚴重疾病,1天或幾天少睡幾個小時沒啥關係,可以配合食療,中藥,西藥,鍼灸,理療,氣功等。

  二、對於繼發性失眠,以處理引起失眠的基本疾病或情況為主,一般來說,對失眠的病因解決後則失眠就會不治而愈。

  三、對原發性失眠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調整睡眠習慣,恢復正常的生物節律,睡眠時間各人不同,睡眠時間短些對人體並無多大影響。

  四、一般失眠症經過病因,心理,軀體鬆弛治療即可治癒。

  五、臨床上常用的***分3大類,即苯二氮卓類,***和其它非***,服用***的患者不可駕駛車輛和操縱機器,以免發生事故,兒童不宜,老年病人應慎重使用,肝腎功能減退者慎用,哺乳期婦女及孕婦忌用。

  以上藥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睡眠良好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標誌,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難,早醒,患者常有精神疲勞,頭昏眼花,頭痛耳鳴,心悸氣短,記憶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現。

  患者一般進入睡眠的潛伏期延長,睡眠時間縮短,在入睡過程中生理性覺醒增多,主要表現:輕者入睡困難,睡眠中易醒,並難於再次入睡清晨過早醒來,重者徹夜難眠,常伴有頭痛頭暈,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多夢等,患者常對失眠感到焦慮和恐懼。

  失眠症治療方法二

  家庭療法

  原發性失眠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壓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來越多,採用綜合療法治療失眠有一定的療效,現介紹幾種如下:

  1. 保健療法:每天按摩太陽穴,百會穴數次,用保健木梳梳頭5分鐘,從而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

  2. 飲食療法:取大棗,小麥,冰糖,先取大棗,小麥水煎去渣取汁,納入冰糖烊化頓服,每晚1次;

  3. 藥粥療法:取大棗,元肉,大米,砂糖適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時加入大棗,元肉,煮至粥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4. 填臍療法:取酸棗仁,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溼止痛膏固定,1日1換;

  5. 敷足療法:取硃砂,加漿糊適量調勻,置於傷溼止痛膏上,貼敷於腳心湧泉穴上,包紮固定,每晚1次;

  6. 足浴療法:磁石,菊花,黃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鐘,每晚1次。

  失眠症治療方法三

  中醫治療

  1、疏肝洩熱法

  【主症】失眠, 急躁易怒, 胸悶脅痛, 不思飲食, 口渴喜飲,目赤口苦, 便祕, 尿黃, 舌紅苔白, 脈弦數。

  【治法】適用於肝鬱化火型。

  【方藥】選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炒棗仁、夜交藤、白芍、茯苓、生地、龍骨、牡蠣、丹皮、梔子、柴胡、當歸、黃芩、知母、香附、甘草。

  2、化痰清熱法

  【主症】睡眠不安, 頭暈目眩, 痰多胸悶, 心煩口苦, 噁心納呆,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治法】適用於痰熱內擾型。

  【方藥】選用溫膽湯加減:珍珠母 、萊菔子、茯苓、神曲、半夏、陳皮、枳實、竹茹、黃連、梔子、 甘草。

  3、疏肝和胃法

  【主症】兩脅脹滿, 胃脘痛, 呃氣, 噁心, 噯氣吞酸, 納呆, 心情鬱悶, 失眠, 急躁, 舌苔白膩, 脈弦滑。

  【治法】適用於肝胃不和型。

  【方藥】選用疏肝和胃丸加減: 夜交藤 、 合歡皮、茯苓、白芍、延胡、川楝子、鬱金、 柴胡、當歸、半夏、陳皮、木香、砂仁、竹茹、枳殼、藿香。

  4、解鬱養血法

  【主症】失眠多夢, 易驚, 情緒低落, 傷心哭泣, 頭暈, 體倦,乏力, 記憶力差, 心悸, 氣短, 大便幹稀不定, 舌淡,苔薄白, 脈弦細。

  【治法】適用於肝鬱血虛型。

  【方藥】選用逍遙散加減: 白朮、合歡皮、 白芍、制首烏、茯苓、柏子仁、炒棗仁、當歸、柴胡、遠志、菖蒲、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