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下垂治療方法

  眼皮鬆弛了,下垂了,感覺似乎都有點腫的樣子。那麼,眼皮下垂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眼皮下垂的分類

  依據眼瞼下垂程度分為完全性、不完全性。

  依據發病特點分為:

  1.單純性上瞼下垂,約佔77%;

  2.伴眼外肌麻痺,如上直肌、下斜肌麻痺,約佔12%,以神經核發育不良多見;

  3.伴眼瞼或其他部位先天異常如先天小瞼裂綜合症;

  4.Marcus-Gunn ***中樞核性異常聯絡***。

  

  上眼瞼下垂大多數為先天性,也有遺傳性,有時可與內眥贅皮、小瞼裂、眼瞼狹窄、斜視等同時存在。有些上瞼下垂是後天形成的,多為單側性,系外傷、病後肌肉或動眼神經損傷所致。

  上瞼下垂的病人,由於上瞼提肌的功能減弱或消失,睜眼時上瞼瞼緣的位置低於正常,部分或全部遮蓋瞳孔,妨礙視力。有的病人為了看清物體,用額肌收縮來帶動上瞼的抬起,結果額紋增加,眉毛豎立,既影響儀表,也不雅觀。

  對上瞼下垂的治療,一般採用上瞼提肌縮短術。額肌懸吊術等方法,手術年齡以5歲後比較合適。在矯正的同時,一般還會形成雙眼皮。另一種眼皮下垂則是因為年齡大,面板鬆弛、肌肉張力喪失,以及連線面板與眼眶中隔的纖維發生鬆解,而導致上眼皮下垂,嚴重的可影響視線。手術可切除鬆弛多餘的面板和增厚拉長的肌纖維,必要時把突出眼眶的脂肪也摘除。

  上瞼下垂手術

  聯合筋鞘膜手術***CFS+LM***技術原理是採用CHECK韌帶力量替代提上瞼肌,具有解剖分離層次少、範圍小、手術創傷小、術後形成雙眼皮的深淺和弧形、力量的線性調整可控性等特點。術後提供新動力的肌肉被粘連限制的機率為0%,術後複發率低,1年內不閉眼的機率幾乎為0%,不會出現永遠閉眼不全的情況。

  眼皮下垂治療注意事項

  1.術後一般7~10天才能拆除面板縫線,在這期間手術切口尚未癒合,因此在洗澡或洗頭時須避讓眼部,避免切口感染,不宜游泳。

  2. 術後遵醫囑滴抗菌素眼藥預防感染。

  3.如果以往證實患者是瘢痕體質,選擇手術治療要慎重。

  4. 上瞼下垂手術後特別要注意防止併發症的發生。最常見併發症為暴露性角膜炎。即使術前檢查Bell徵存在,也會因為睡覺時閉目不全引起眼表乾燥,特別是手術近期有疼痛,一些患兒甚至白天也很少瞬目,這些都是造成暴露性角膜炎的原因。睡眠時如果角膜暴露,需要塗眼藥膏保護角膜避免乾燥。手術近期注意觀察患兒瞬目情況,如果瞬目明顯減少,要時時提醒患兒做閉目、瞬目或轉動眼球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