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溼疹最有效

  溼疹的皮損症狀呈多形性,按發病緩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溼疹的形成原因:

  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溼疹的產生,有文獻報道,在我國容易引起變態反應的食物主要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海產類食物,如蔥、蒜、洋蔥、羊肉等;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某些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某些富含蛋白質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類、魷魚、烏賊等;種子類食品,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等。這些食物除了引起食物變態反應外,近代食物生化研究發現,在香蕉的皮中可以分離出組胺物質,在香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組胺成分,雞肝臟、牛肉、香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溼疹的發生。

  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某些溼疹,尤其是溼疹型藥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任何藥物均有引起溼疹***疹的可能性,但常見者主要為:1、乙二胺類抗組胺劑如氨茶鹼、哌嗪;安息香酊吸入劑;普魯卡因、醋磺已脲;對氨基水楊酸;食物和藥物中偶氮染料;氯噻嗪、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水合氯醛、氯碘羥、碘化物及有機碘化物,X線造影劑;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巴龍黴素、***片、氨茶鹼栓劑和鹽酸乙二胺、氨基汞、祕魯香脂、苯左卡因和對氨基苯甲酸甘油、遮光劑、三氯叔丁醇、鹵化羥喹啉霜、碘、硫酸新黴素、***軟膏等。主要引起系統性接觸型藥物性皮炎。②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鎳、肝素及汞主要引起佛狒綜合徵。③青黴素、甲基多巴、別嘌醇、吲哚美辛、磺胺、金製劑、喹寧、氯黴素、可樂定與平陽黴素等主要引起內源性接觸性溼疹。溼疹型藥疹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溼疹型藥疹為後天獲得,雖然和過敏素質與遺傳有密切關係,但藥物過敏不能直接由親體遺傳;②溼疹型藥疹一般均發生於多次藥物接觸後,而絕少發生於首次接觸者;③溼疹型藥疹的首次發病均有潛伏期,一般至少經1周左右,而再次發病則無潛伏期,可以即刻發病;④溼疹型藥疹的激發劑量一般均較低,患者一旦致敏,則往往可由極少量的藥物接觸麗致發作;⑤溼疹型藥疹一般具有典型的症狀或體徵;⑥溼疹型藥疹患者僅見於少數用藥患者。

  其他因素

  溼疹的產生尚可由苦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溼、乾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溼疹發生的原因。

  溼疹有效的治療方法:

  1一般療法:

  ①儘可能追尋病因,隔絕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療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腸寄生蟲病、糖尿病、精神神經異常、小腿靜脈曲張等。

  ②注意面板衛生,勿用熱水或肥皂清洗皮損,不任用刺激性止癢藥物。

  ③禁食酒類、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魚蝦等易於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觀察飲食與發病的關係。

  ④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

  2全身療法:

  ①抗組胺藥物:H1受體拮抗劑有鎮靜、止癢、減少滲出等作用,常用藥有氯苯那敏撲爾敏4mg/次,3次/d,兒童0.35mg/kg·d;賽庚啶2mg/次,3次/d;苯海拉明25mg/次,3次/d;亦可選擇無中樞鎮靜副作用的藥物,如特非那定60mg/次,2次/d;西替利嗪10mg /次,1次/d。可兩種藥物交替應用或聯合應用,也可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以增強療效。

  ②非特異性脫敏治療:急性或亞急性溼疹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ml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脈注射,1次/d;或0.25%普魯卡因20ml加維生素C 1~2g靜脈注射,1次/d。

  ③糖皮質激素:一般不主張應用,對急性期炎症顯著且泛發者可考慮短期服用,如潑尼鬆20~40mg/d,見效後可酌情減量以至停用。

  ④免疫調節劑:可選用凍幹卡介苗卡提素、胸腺素、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對慢性溼疹,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效。

  ⑤抗生素:對伴有細菌感染、發熱、淋巴結腫大者,可選用如內服紅黴素、環丙沙星或肌注青黴素等。

  3.物理及放射療法 液氮冷凍治療,淺層X線或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敷貼療法等,可用於病期較久和頑固的慢性侷限性溼疹。

  3.區域性治療

  1急性期:

  ①在疾病初期僅有潮紅、丘疹或少數小皰而無滲液,治宜緩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選用溼敷或具有止癢作用的洗劑,常用2%~3%硼酸水溼敷,爐甘石洗劑或 2%樟醇冰片5%明礬爐甘石洗劑等。如僅有潮紅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或祛溼散或滑石粉30g、寒水石粉10g、樟醇冰片2g混勻,一天多次頻頻撲灑。

  ②水皰糜爛滲出明顯者,宜收斂、消炎,以促進表皮恢復,可選用防腐收斂***液作溼敷或蒸發罨包,常用者如複方鋅銅溶液,2%~3 %硼酸水,0.5%醋酸鉛或醋酸鋁溶液,馬齒莧煎水60g加水2000~3000ml,煮沸15~20min後,冷卻備用。黃柏、生地榆煎水黃柏、生地榆各30g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後,冷卻備用。或用蒲公英、龍膽草、野菊花等煎水同上方法。有繼發感染者可用0.1%依沙吖啶 利凡諾溶液,對糜爛滲出較輕者或結痂期除用溼敷外,亦可用氧化鋅油,10%鹼式沒食子酸鉍氧化鋅油膏、祛溼散或三妙散用植物油或甘草油適量調勻外用。

  ③急性溼疹末期——落屑期,如處理不當,易使病程遷延復發或轉為慢性。本期治療原則宜保護皮損,避免外界刺激,促進角質新生,消除殘餘炎症,可應用清涼軟膏、黃連軟膏或一般乳劑。

  2亞急性期:治療原則為消炎、止癢、乾燥、收斂,以選用氧化鋅油、泥膏或乳劑為宜。可根據滲出糜爛的輕重,面板浸潤肥厚的有無、瘙癢的程度而加入適當的收斂劑、角質促成劑及止癢劑,如3%黑豆餾油、5%紫草、10%生地榆氧化鋅油,2%樟醇冰片、5%黑豆餾油泥膏,亦可用祛溼散、新三妙散油調外用等。

  3慢性溼疹:治療原則為止癢,抑制表皮細胞增生,促進真皮炎症浸潤吸收。以選用軟膏、乳劑、泥膏為宜。根據瘙癢及面板肥厚的程度加入不同濃度的止癢劑、角質促成劑或角質溶解劑,如5%~10%複方鬆餾油軟膏,2%樟醇冰片、10%~20%黑豆餾油軟膏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等。或用黃連膏、去炎鬆尿素霜各半,混合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