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唯物論知識點總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政治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唯物論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辯證***唯物論知識點歸納

  1、自然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在人類產生後,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依賴於人的意識。

  【方法論】:⑴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前提。 ⑵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原理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物質和運動相互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和運動是密切聯絡、不可分割的:***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3***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方法論】:***1***我們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和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錯誤觀點。

  4、運動和靜止相互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l***區別:二者含義不同;二者性質不同: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永恆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暫時的。 ***2***聯絡: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法論】: ***l***要求我們既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還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2***既要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又要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5、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1***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變或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2***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

  【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1***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2***在客觀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6、意識能動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②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方法論】: ***1***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2***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和片面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7、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2***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8、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 ⑴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規律是隱藏在事物之中的本質的東西,人們不能直接感覺到它,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調查研究,並認真思索,才能瞭解和掌握規律,並利用規律去改造世界。 ⑵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客觀規律始終制約著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們是否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決定著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效能否收到積極的效果。 ⑶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人們辦事情的過程,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而要把事物辦好,就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方法論】: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看過" "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