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唯物論知識點歸納

  唯物論是高中政治必修四課本的難點內容,我們需要知道哪些知識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中政治唯物論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唯物論知識點

  1.物質是標誌客觀存在的範疇。***“客觀存在”應為“客觀實在”。***

  2.物質是萬事萬物的總和。***物質概括了萬事萬物的共同本質***

  3.作為客觀實在的物質是獨立存在著的。***作為客觀實在的物質存在於物質的具體形態中,並通過具體形態表現出來***

  4.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因此,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是正確的。但物質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約不正確。類似的錯誤提法還有“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相互制約”、“實踐和認識相互制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相互制約”***

  5.意識離不開物質,物質也離不開意識,兩者相互依存。***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存在,並非相互依存***

  6.意識的本質是客觀實在在大腦中的反應。***“客觀實在”應為“客觀存在”,“大腦”應為“人腦”,“反應”應為“反映”***

  7.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意識的內容是對物質的反映,所以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但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8.意識的反映就是“想”,意識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識的反作用是指意識在實踐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但不同於實踐過程本身。***

  9.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在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應為“意識能反映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強調物質決定意識。***

  10.意識促進事物發展。***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發展***

  11.自然界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是客觀的,人的思維規律是主觀的。***任何規律都是客觀的。***

  12.離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能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否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辦事情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離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能認識和利用規律,就不能按規律辦事;是否尊重客觀規律才是取得成功的決定因素或關鍵***

  13.規律是永恆不變的。***規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具體地把握規律。***

  14.正確的規律起積極作用,錯誤的規律起消極作用。***規律本身是客觀的,無所謂正誤之別,其本身也沒有好壞之分***

  15.只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夠成功。***實事求是有利於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還要看各種主客觀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16.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人可以認識規律,但不能改造***創造、改變、消滅***規律***

  17.規律對客觀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規律起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關鍵是看人們如何利用規律***

  18.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的規律。***這不是規律,這是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

  19.絕大多數國家的汽車靠右行,極少數國家的汽車靠左行,說明規律是可以改變的。***這裡講的是規則,規則不同於規律***

  20.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使客觀符合主觀。***應為“使主觀符合客觀”***

  高中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

  第一步:審設問

  1、明確知識範圍:

  知識類別:經濟學、哲學、政治學

  知識形態:微觀、中觀、巨集觀

  2、明確問題指向:

  單一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複合型:談認識、作分析

  3、明確設問主體:

  經濟學:政府、企業、個人等

  政治學:國家、政黨、公民等

  第二步:審材料

  1、讀材料時既要把握材料中的顯性資訊,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隱性資訊。

  2、迴歸教材,試題雖然千變萬化 , 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 , 必須判明答題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幾課、哪幾節、哪幾框的內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的範圍。

  3、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

  第三步:呼叫知識

  1、依據關鍵詞,直接呼叫***關鍵詞本身是學科基本概念,則直接呼叫***

  2、把握知識聯絡,聯絡呼叫***依據關鍵詞,通過演繹、推導,找到可用知識***

  3、概括具體資訊,歸納呼叫***關鍵詞比較具體,與學科理論不能直接對應'則先歸納再呼叫***

  4、依據設問,有效呼叫***知識呼叫要根據設問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呼叫,反對盲目堆砌和過度引申***

  第四步:確定答題思路

  1、確定大邏輯:要點之間的邏輯,包括有幾個要點,要點之間如何排列;

  2、確定小邏輯:要點自身的邏輯,即要點如何展開,包括有幾個關鍵詞,如何排列。

  第五步:寫答案

  1、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反對不分段落層次的“一塊板”

  2、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反對使用文學化、生活化語言

  3、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反對語句冗長、畫蛇添足

  4、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反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

  高中政治常用哲學常識

  1.唯物論:

  ***1***物質決定意識,所以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阻礙事物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3***規律具有客觀性,因此要尊重客觀規律,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違背了客觀規律就要遭到規律的懲罰。

  2.辯證法:

  ***1***聯絡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反對孤立的觀點和主觀臆造的聯絡。

  ***2***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絡、相互制約。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搞好區域性,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3***事物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4***要有創新精神,要支援新事物的成長,學會創造性思維。

  ***5***規律是客觀的,但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認識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6***堅持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堅持一分為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7***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8***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理,堅持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9***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要善於把握重點和關鍵,反對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均衡論;同時要作到統籌兼顧,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10***要分析、認識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質、本質和主流。

  ***11***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1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13***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14***量變與質變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因此要重視量的積累,要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的飛躍。

  ***15***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3.認識論:

  ***1***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2***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標準。

  ***3***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性的認識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則會把實踐引歧途。

  ***4***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5***認識要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充套件、推移。

  ***6***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實踐的主體,所以我們要相信群眾,依*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

  ***7***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辯證統一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二者統一於實踐。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