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楓種植的辦法

  秋楓常綠或半常綠喬木,適宜庭園樹和行道樹種植,具有藥用價值。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秋楓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秋楓的種植技術

  秋楓Bischofia javanica又名重陽木、茄冬、秋風子、大秋楓、紅桐、過冬梨、朱桐樹、烏楊,常綠或半常綠喬木,適宜庭園樹和行道樹種植,也可在草坪、湖畔、溪邊、堤岸栽植,具有藥用價值。秋楓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越南、印度、日本、印尼、澳大利亞。

  秋楓的形態特徵

  常綠或半常綠大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2.3米;樹幹圓滿通直,但分枝低,主幹較短;樹皮灰褐色至棕褐色,厚約1釐米,近平滑,老樹皮粗糙,內皮纖維質,稍脆;砍傷樹皮後流出汁液紅色,幹凝後變瘀血狀;木材鮮時有酸味,幹後無味,表面槽稜突起;小枝無毛。三出複葉,稀5小葉,總葉柄長8-20釐米;小葉片紙質,卵形、橢圓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7-15釐米,寬4-8釐米,頂端急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至鈍,邊緣有淺鋸齒,每1釐米長有2-3個,幼時僅葉脈上被疏短柔毛,老漸無毛;頂生小葉柄長2-5釐米,側生小葉柄長5-20毫米;托葉膜質,披針形,長約8毫米,早落。花小,雌雄異株,多朵組成腋生的圓錐花序;雄花序長8-13釐米,被微柔毛至無毛;雌花序長15-27釐米,下垂;雄花:直徑達2.5毫米;萼片膜質,半圓形,內面凹成勺狀,外面被疏微柔毛;花絲短;退化雌蕊小,盾狀,被短柔毛;雌花:萼片長圓狀卵形,內面凹成勺狀,外面被疏微柔毛,邊緣膜質;子房光滑無毛,3-4室,花柱3-4,線形,頂端不分裂。果實漿果狀,圓球氣形或近圓球形,直徑6-13毫米,淡褐色;種子長圓形,長約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常綠或半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樹皮褐紅色,光滑。三出複葉互生,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緣具粗鈍鋸齒每釐米2-3個圓錐花序下垂,雌花具3-4花柱;花期3-4月。果球形,徑8-15毫米,熟時藍黑色。[1]

  秋楓的生長習性

  喜陽,稍耐陰,喜溫暖而耐寒力較差,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水溼,根系發達,抗風力強,在溼潤肥沃壤土上生長快速。

  常生於海拔800米以下山地潮溼溝谷林中或平原栽培,尤以河邊堤岸或行道樹為多。幼樹稍耐蔭,喜水溼,為熱帶和亞熱帶常綠季雨林中的主要樹種。在土層深厚、溼潤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特別良好。分佈於印度、緬甸、泰國、寮國、柬寨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和波利尼西亞等。模式標本採自印度尼西亞爪哇。

  秋楓的分佈情況

  分佈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區。雖產中國南部,越南、印度、日本、印尼至澳大利亞也有分佈。[2]

  秋楓的播種技術

  播種繁殖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儲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

  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裡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溼,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溼,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種後管理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溼;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

  秋楓的病蟲防治

  秋楓嫩葉被葉蟬危害後,葉尖先乾枯,然後整塊葉片乾枯、脫落;老葉被害後,葉色變淺,並無明顯脫落現象。葉蟬危害雖然不會讓樹木致死,但會吸取葉片汁液,致使枯黃、枯落,然後蔓延開來,影響生態和景觀。夏季氣溫較高,秋楓葉蟬蟲害發生較多。初始時期,抓緊用藥效果較好。可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於早晚噴灑,10天用藥一次,連噴2-3次效果較好。藥後加強肥水管理,適施複合肥,促進生長,恢復良好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