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閉症的病因有哪些

  自閉症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獲得康復,可造成終生殘疾,影響患者終生的身心健康、社會交往、學習、生活、就業,給家庭和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兒童自閉症的病因症,希望能幫到你。

  

  一、多種病因:

  許多研究表明、小兒自閉症常與某些疾病同時存在,如脆性X綜合徵、結節性硬化、肌營養不良、先天性風疹、苯丙酮尿症以及瞟呤代謝病等,故認為小兒自閉症是一個多種病因的神經綜合徵。

  二、遺傳因素:

  部分患兒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因素對小兒自閉症的作用已趨於明確,患本病的兒童同胞中有2%~6%患本病,單卵雙生子同病率高達36%。

  三、腦器質性損害:

  如產傷、宮內窒息、中毒、感染等,15%~50%的患兒伴癲癇發作、腦電圖異常、腦CT、磁共振有非特異性改變。有的伴有神經系統體徵、軀體畸形等。先天性風疹病毒感染、鉅細胞病毒感染均可能與小兒自閉症發病有關。

  四、認知缺陷因素:

  有人提出了認知功能與社會功能相關的學說,認為心理認知缺陷損害了小兒自閉症患兒對他人精神狀態的理解能力,導致社會交往能力的缺乏,甚至對待人就像對待無生命的物體,常錯誤理解別人有意識的行為。

  什麼是兒童自閉症?

  兒童自閉症***或稱兒童孤獨症***是發生於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也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為常見和典型的一種,它不是由一般的單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來自多數原因的障礙症候群。兒童自閉症男女發病率差異顯著,在我國男女患病率比例為4比1。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

  導語:自閉症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獲得康復,可造成終生殘疾,影響患者終生的身心健康、社會交往、學習、生活、就業,給家庭和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自閉症的五大臨床表現。

  一、社會交往障礙

  社會交往障礙是自閉症的核心特徵之一,即與他人缺乏感情聯絡,極端孤僻與外界隔離***自閉***。這種徵象在嬰兒期就表現出缺乏與他人眼與眼的對視,缺少面部表情,對人缺乏興趣。母親將其抱著餵奶時,他不會將身體與母親貼近,不會望著母親微笑。6~7個月還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不會像正常小兒一樣發生咿呀學語聲,只是哭叫或顯得特別安靜。有的患兒即使1~2歲發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後表現有飢餓、疾病或不舒服時,不會到父母親身邊尋求食物或安撫,或只是拉著父母親的手去取東西,而不會以言語或姿勢來表達。不會伸開雙臂要人抱。有的患兒甚至拒絕別人的擁抱,或當抱起他時表現僵硬或全身鬆軟。當父母離開或返回時沒有依戀的表示。和父母易於分離,跟隨陌生人也很少有膽怯不安的反應。對親人呼喚他們的名字時常無反應,以致使人懷疑他們是否有聽力問題。不與周圍小朋友交往,更談不上建立友誼,喜歡獨自玩耍。病情較輕的自閉症患兒社會障礙在2歲前不明顯,5歲後患兒與父母同胞之間建立起一定的感情,但患兒仍極少主動進行接觸,在與夥伴的活動中常充當被動角色,缺乏主動興趣。他們青春期後仍缺乏社交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或結婚。

  二、語言發育障礙

  自閉症患兒表現的語言、語言發育障礙十分常見和嚴重,此是最早也是最容易引起父母注意的症狀,常為自閉症患兒的首診原因。

  自閉症的語言障礙是一種質的全面的損害,具體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

  1.語言發育延遲或不發育

  患兒語言發育遲滯。約一半自閉症患者終生沉默。僅以手勢或其他形式表達他們的要求,或極少情況下使用極有限的語言。也有些患兒2~3歲前語言功能出現後又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2.語言內容、形式的異常

  不主動與人交談,不會提出話題或維持話題。他們常常是自顧自地說話,毫不在意對方聽與不聽,也不顧及周圍的環境或者別人正在談話的主題。部分患兒不會使用代詞,或代詞混淆不清,不能正確運用“你、我、他”,或把“我”說成“你”等。以致其言語變得毫無意義或不知所云。有的患兒即使有相當的詞彙量,也不能運用詞彙、語句來與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

  3.刻板重複的語言或模仿語言

  刻板重複的語言可為反覆模仿別人說過的話,亦可是患兒重複提類似的問題或要對方回答一樣的話,或重複自造的話,並渴望維持這種刻板重複語言和重複簡單遊戲活動不變,有的患兒則表現出無原因的反覆的尖叫、喊叫。

  4.言語音調、節奏的障礙

  語言缺乏聲調,存在速度、節律、語調、重複等方面的問題,語言單調平淡或怪聲怪調,缺乏抑揚頓挫,沒有表情配合。患兒有時尖叫,哼哼或發出別人不能聽清或不可理解的“話”,或者自顧自地說話,也有稱之為“自我中心語言”。

  5.非語言性交流障礙

  面部表情、手勢或姿勢語言缺乏,患兒很少點頭、搖頭或擺手及其動作來表達其意願,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需要或不舒服。稍大患兒可拉著大人的手走向他們想要的東西。